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3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建设方,有可能是业主,也有可能是开发商,也可能是代 理。
业主,准确的说是建筑物的使用者。
举例:如果北京大学要建一座办公楼,但是出于某种原因 (没有地/缺少专业人人才/资金时国拨而不是自筹/其他… ),北京大学将此项工作交给万科来进行建设,建成了仍 然是北京大学所使用。
那么,业主:北京大学
建设方:万科
2、建筑工程管理(CM)模式
阶段发包方式的最大优点:
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整个工程 可以提前投产,节约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较早 地取得收益;
CM经理早期即介入设计管理,因而设计者可听取CM 经理的建议,预先考虑施工因素,以改进设计的可建 造性(Buildability),还可运用价值工程以节省投 资;
优点:
•管理方法比较成熟; •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人员和监理单位,可控制设 计要点; •通过招标来竞争价格对业主有利; •可采用各方均熟悉的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 管理和风险管理。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Design-Bid-Build)
存在问题:
•设计的可施工性差; •监理工程师控制项目目标能力不强; •工期太长; •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 •由于图纸问题产生争端。

11
22

33
时间
2、建筑工程管理(CM)模式
•与传统的DBB模式相比,在CM模式下,除有项目业主、工 程设计、工程施工的供应商参与工程建设外,增加了一个新 的角色——CM公司/单位,其受业主的委托,在整个工程实 施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建设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CM模 式特别强调设计
以1994年建设部召开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为起点,到1997年 西安项目管理工作会议推出学习全国优秀项目经理范玉恕先进事 迹,为全面推广和深化完善项目管理阶段。
从1998年建设部提出全面运用项目管理现代化管理方法创建优 质工程的先进经验到现在,为项目管理理论提升和实践运作 规范阶段。
施工方:中建三局
发包方:万科
承包方:中建三局
如果没有交给万科来开发,建设方和发包方都是北京大 学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Design-Bid-Build)
➢ 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DBB
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以及采用 FIDIC施工合同条件(99年第一版)的项目均采用这种 模式,传统模式招标文件中一般采用FIDIC “红皮书” 或“新红皮书 ”。
➢ 施工阶段,设计专业人员通常担任的是监督角色,并且是业主与承 包商沟通的桥梁。
➢ 业主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人员,对设计要求可进行控制,可自由选 择监理人员监理工程。
➢ 按照线性顺序进行设计、招标、施工的管理,因此建设周期长、投 资成本容易失控,业主单位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变更容易引起较 多的索赔。
第三章 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第一节 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概述
3.1.1建筑业企业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第一阶段
从1984年我国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到1986年国务院领导提出 学习总结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项目开始为 探索研究阶段。
第二阶段
从1987年五部委联合颁发的计施(1987)2002号文件为起点, 到1993年内蒙古呼市会议为项目法施工的试点推广阶段。
3.1.2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发展趋势
推广采用FIDIC项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条件。 培育总承包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
落实投资项目法人制。 组织开展项目管理技术研究开发。
第二节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中应用的工程项目 管理模式有多种类型。每一种模式都有不 同的优势和相应的局限性,适应于不同种 类工程项目。业主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选择工 程项目管理模式时,业主应考虑项目的进 度要求、复杂程度、业主的合同经验、当 地的建筑市场情况、资金限制、法律限制 等。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Design-Bid-Build)
建筑师/咨询工程 师的顾问
建筑师/咨询工程 师(进行可研、 设计等工作)
监理工程师
合同关系 管理协调关系
业主 业主代表
贷款方
承包商
承包商
分包商 分包商 分包商 分包商
供 应商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Design-Bid-Build)
•可以对CM模式的内涵作这样的解释:在采用快速路径法施 工时,从工程建设设计阶段开始,业主方就选择具有施工经 验的CM单位(或CM经理),如咨询单位建设开发公司、工程 总承包公司等,大多选择施工总承包公司,参与到工程实施 中来。为设计方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并且随后负责施工管 理。这种治理结构的设置,目的是将工程建设的实施作为一 个完整的过程来对待,并考虑到协调设计、施工的关系,以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高效、经济地完成工程建设的任务。
2、建筑工程管理(CM)模式
CM:(阶段发包方式或快速轨道方式) •采用的“fast-track”将项目的建设分阶段进行 ,“边设计,边施工”。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 合同管理模式。
2、建筑工程管理(CM)模式
传统的连续建设模式的招标发包方式与阶段发包模式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雇佣设计工作人员
设计阶段
招标、签 订合同
连续建设发包方式
施工阶段
单一的施工合同
雇佣设计工作人员和CM工作人员
设计阶段
室外绿化 装修 间壁工程 外墙工程
设备安装 屋顶构筑 钢架工程 基础工程
施工阶段
分阶段发包的多个施工合同
阶段发包方式
2、建筑工程管理(CM)模式
方案 扩初 设计 设计
施工图 设计
11 2 33
招标
11 22 33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Design-Bid-Build)
➢ 传统(Design-Bid-Build)模式, 在国际上比较通用,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 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 一个阶段结束以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
➢ 业主与设计机构签订专业服务合同,建造师、工程师负责提供项目 的设计和施工文件。在设计机构的协助下,通过竞争性招标将工程 施工任务交给报价和质量都满足要求且最具资质的投标人来完成。 通过招标来竞争价格对建设单位有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