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

故宫藏元明青花龙纹瓷器元代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高46.1cm,口径6.2cm,足径13.4cm。

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

瓶身修长,有八棱。

肩饰斜格锦纹,锦纹下一周大如意云头纹,内绘凤或麒麟穿牡丹图样,瓶身中部一周绘4条白龙,衬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纹,近足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内绘牡丹花叶。

佛经中说曼荼罗始转于东方,末至西北,总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围各地。

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龙纹等为饰,寓意皇帝威加天下。

此器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细腻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艳。

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

器肩与近足处硕大的青花云头纹借鉴了元代丝织品披肩的图案,龙纹的出现显著增多也是这一时期瓷器装饰艺术的特点。

撰稿人:徐巍2009年12月关键词:梅瓶青花麒麟曼荼罗龙纹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元,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

内外施青白色釉。

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样带。

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撰稿人:王光尧2009年12月关键词:缠枝青花卷草纹莲瓣纹龙纹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元,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

底露胎,胎细白。

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间。

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花纹,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

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

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撰稿人:王光尧2009年12月关键词:釉里红折枝花青白釉灵芝卵白釉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梅瓶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梅瓶,元,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

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

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

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

腹部绘云龙纹。

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云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

撰稿人:王光尧2009年12月关键词:缠枝梅瓶青花卷草纹莲瓣纹火石红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元,高28cm,口径16.5cm,足径13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

外壁通体白地黑花装饰。

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遮盖住含杂质较多的坯体,然后用毛笔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妆土上描绘纹饰,肩部绘缠枝菊纹,肩以下至足部描绘龙、凤纹。

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撰稿人:吕成龙2012年7月关键词:磁州窑白地黑花斑花石化妆土明代—洪武青花云龙纹盘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盘,明洪武,高3.2cm,口径14.4cm,足径8.8cm。

盘撇口,弧壁,圈足。

内外青花装饰,内底双弦纹内绘三朵“品”字形排列的云纹,里口边绘卷草纹,外壁绘云龙纹。

圈足内施白釉。

无款识。

此器胎质精细,胎体厚重,釉面莹润,青花色泽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分散着极其明显的深色小星点,这种小黑斑的特征与元代和明永乐时的青花器常见的块状黑斑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此盘内壁釉下模印云龙纹,延续了元代卵白釉瓷器的装饰风格。

撰稿人:黄卫文2009年12月关键词:青花模印卷草纹龙纹卵白釉明代—永乐青花云龙纹盘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盘,高3.1cm,口径19.4cm,足径11.7cm。

盘撇口,弧壁,圈足。

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弦纹一周。

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

内壁模印云龙纹。

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

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

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脉相承之关系。

撰稿人:吕成龙2009年12月关键词:青花暗划模印划花弦纹景德镇青花云龙纹天球瓶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明永乐,高41.5cm,口径9.3cm,足径15.5cm。

清宫旧藏。

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

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

外口饰忍冬纹,以枝叶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

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

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

平底白釉无款。

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镇窑的创新之器。

此器造型饱满,青花龙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飞扬,刻画细腻,颇有气势。

使用进口青料描绘花纹,烧制过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更显出龙的凶猛有力,栩栩如生。

此器是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撰稿人:徐巍2010年9月关键词:青花忍冬纹天球瓶景德镇明代—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高45.3cm,口径7.8cm,足径14.5cm。

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

通体青花为饰,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

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

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

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

宣德时期,有“诸料悉备,青花为贵”之说。

此壶的装饰过程是先在瓷坯上以尖状工具勾划龙纹轮廓及龙之双目、冠发、厚唇、牙齿、爪趾、鳞等细部,然后在龙身周围用青花料满绘波涛汹涌的海水并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史载,宣德时青花多用郑和从西洋带回的“苏泥勃青”钴料,呈色深艳明亮,如蓝宝石一般,线条间往往有晕散现象,有如水墨画的墨晕,加上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使画面产生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撰稿人:高晓然2009年12月关键词:苏泥勃青龙纹缠枝壶青花卷草纹青花夔龙纹罐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夔龙纹罐,高19cm,口径15.8cm,足径13.8cm。

罐直口,鼓腹,内圈足。

内外施白釉,外饰青花纹样。

颈与肩部饰如意头纹。

腹部绘2只首尾相连的夔龙衔花纹。

近底处绘一周仰莲瓣纹。

底施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宣德青花图案以线条流畅、纹饰豪放生动著称。

夔龙纹样用于青花瓷始于宣德朝,至成化时已成为瓷器上的典型图案,后世亦多延用。

宣德时所用青料据明万历时王世懋《窥天外乘》和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所记为“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在适度的窑炉气氛下烧成后能呈现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在青花色彩上常自然形成不均匀的黑色结晶斑点,与艳丽的蓝色相互映衬,更增其艺术魅力。

此罐之青花色泽即具有这一时代特征。

撰稿人:蔡毅2009年12月关键词:青花宣德青花王世懋青花海水龙纹钵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海水龙纹钵,明宣德,高12cm,口径26.5cm,足径12cm。

钵(音bō)口微敛,弧腹,平底。

通体青花装饰。

外壁从上至下依次绘海水纹、云龙纹、莲瓣纹。

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款。

外底素胎无釉。

此器造型敦实,纹饰生动,青龙矫健,颇有气势,为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

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

但“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

明宣德时,皇家崇信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

大批藏地僧侣纷纷入京朝贡。

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瓷钵,敛圆口,弧形深壁,底有两种,一为细砂平底,一为无釉浅圈足环底。

品种有白釉、洒蓝釉和青花器。

洒蓝釉器的外壁饰有暗刻云龙纹。

青花器的外壁绘有云龙、缠枝莲等。

清代有仿制品。

撰稿人:徐巍2009年12月关键词:龙纹磁山文化景德镇青花藏传佛教御窑厂缠枝莲青花云龙纹碗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

清宫旧藏。

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

里白釉无纹饰。

外青花装饰。

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

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撰稿人:徐巍2010年9月关键词:青花莲瓣纹明代—正统青花麒麟翼龙纹盘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青花麒麟翼龙纹盘,明正统,高10.7cm,口径52.4cm,足径28.7cm。

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

内外青花装饰。

内底绘一麒麟驻足于松柏、山石与蕉叶间,麒麟所占空间很大,几乎占满盘里心。

内壁绘四行龙穿行于云海之间。

外壁绘缠枝莲纹。

素底无釉。

无款识。

明正统时期的青花呈色及画法与明初已有所不同,不见明初那种普遍出现的铁结晶斑。

麒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广泛出现于明代各时期的瓷绘之中,它是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幸福。

而纹饰中麒麟与龙纹组合在一件器物上,在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中却比较少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