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

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


2.一战后处理的不彻底和不公平

背景: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
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
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
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
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实质:是一战后对于世界格局的
重新安排,是战胜国对战败国遗产的重
新分赃。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重
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因 两 同盟国:
发 展
大 德意奥

协约国: 英法俄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规律— 根本原因
• 2、各列强间的矛盾激化—主要原因 •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
原因 • 4、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导火线
总结:
综合以上多种事实证明,我们研究小组认 为二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出现在世界 局势上.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 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 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经济危机与战争的关系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 严重的经济危机,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 危机,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激发了资本主 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了政治危机,使资本 主义国家内部政局动荡,国家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 界形势的紧张。为了尽快摆脱困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 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尖锐。为尽快走出经济困境,他们进一 步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的歧途, 相继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以转嫁社 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危机。二战因此爆发
新奴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
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
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 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 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 治和对外扩张。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
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 盾。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 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遭受宰割而拥有极 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凡尔赛和
艘驱逐舰,并不准拥有潜水艇。 • ·不得组织空军。 • ·不得进出口武器。 •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四、战争责任 • ·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 • ·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2.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为什么会不平衡?
• 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 同;
• ②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程度不 同;
• ③各国人民民主意识、参与意 识强弱不同.
3.利益驱使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 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 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 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 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五、战争赔偿 •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
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德国对条约的反应
• 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 速在德国国内蔓延,似乎德国并未意识到他 们对发动战争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已经战败, 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以自 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
二、疆界的决定 • 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
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 •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
•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 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 国在山东的权益。
•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4.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盾三 大 矛
烽烟再起
伟大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红色狂飒——十次突击
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美军攻克硫磺岛
和平与自由的降临
“胜利之吻”
武汉欢庆胜利 苏联胜利日阅兵
但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被卷 入战争中,它对人类靠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第一次世 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 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 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 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 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 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 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 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 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 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 下了祸根界霸权 ……德国还要催垮英国的海上 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 奥匈国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 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 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约》的压抑,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 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 的愤怒和复仇情绪。正如法军元帅福煦 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 休战。”
凡尔赛和约
一、总览 《凡尔赛条约》共分15部分,440条。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
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喀麦隆、多哥以及德属新几内亚),16%的煤产 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 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亿人,直接军 费开支总计约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 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 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卫 国战争期间,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
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凡尔赛和约
三、军事上的限制 • ·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 ·海军员额限制在15,000员以下,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2
• 后来成立的魏玛临时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总 理谢德曼被迫决定接受条约,随后陆军总司 令兴登堡称德军已无力再战。1919年6月28 日协约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新成立的魏 玛共和国总统弗雷德里希·艾伯特决定接受条 约。
• 随后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开始 质疑条约。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 共产党人、犹太人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因为 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是魏玛政权的既 得利益者,也是他们“在背后捅了德国一 刀”。这种论调在德国投降后具有广阔市场, 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和俄 国布尔什维克政权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 斯克条约,而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 内。但实际上西线德军的春季攻势因给养不 足而被迫停止,在批评者眼中这次失败被归 罪于后方的罢工,尤其是犹太人。而他们却 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了总体战中,前线 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 败。尽管如此,这种论点在德国国内仍引起 了广泛共鸣并被纳粹党所利用。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 一、根源: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这场由资本主义大国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前所未
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 爆发原因:1.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带来共同
富裕,相反,加剧了贫富差距。2.即使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大批 工人失业。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准备了条件。3.国际市场上滞销 的农场品、初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4.伴随着20年代的繁荣出现的地产和股票投机狂 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 崩溃准备了条件。5.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计划起,德国从美国得到大笔贷款,德国以 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这种对美国过度的依赖,成为德国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 因。也使得国际金融关系中潜伏的危机为表面上似乎牢固的信贷关系的假象所掩盖。 • +表现:到处是一片萧条,银行倒闭,工商业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 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农民收入减少,濒于破产。各地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 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这时,法 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各国间矛盾和摩擦尖锐。 • 特点;1.范围特别广 2.时间特别长 3.破坏性特别大 • 经济危机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 危机,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 界,激发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 部政局动荡,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为了尽快摆脱困境。 美国罗斯福上台,大刀阔斧的对经济各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罗斯福新 政”。而德国日本却走上了法西斯的歧途,相继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 侵略,以转嫁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危机。世界大战欧亚策源地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