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井底水仓,车场硐室设计规范篇一:大雁矿新编水仓规程2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巷道的关系。
巷道名称:水仓;位于主斜井下部,坐落于9#煤层底板岩石中,其西部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井,南部有水泵房、变电所、煤仓上口绕道,北部和东部是未开采区域。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井筒及井下各作业地点涌水储存的作用。
三、巷道设计长度巷道设计总长度:179米,服务年限与矿井同期。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预计开工时间:20xx年8月10日。
竣工时间9月30日。
附图1:巷道布置平面图。
1第二节依据一、《古交市镇城底镇雁门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xx]111号”批复;二、水仓掘进地质说明书(大雁矿地测科,20xx年7月下发);三、《煤矿安全规程》20xx年版及相关补充规定、《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四、报山西华润煤业批准的年度生产接替计划(20xx年5月-12月);五、《水仓设计施工图》,山西文龙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于20xx年7月11设计的图纸)六、《水仓施工平、剖、断面图》;20xx年7月11日。
七、《水仓掘进工程施工通知单》;20xx年11月26日。
八、《山西省煤矿(井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九、《大雁矿探煤孔地质总结》;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xx]121号十、煤矿防治水规定;十一、大雁煤矿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十二、山西华润煤业技术管理规定;十三、山西华润煤业“一通三防”管理规定;十四、大雁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十五、《煤炭工业设计规范》(gb50215-20xx);十六、《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20xx);十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xx);十八、《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20xx);十九、《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xx);二十、大雁煤矿提供的技术资料;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表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本工作面位于9号煤层底板,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上距8号煤层6.00m。
煤层厚度为3.96-4.49m,平均4.15m,厚度变化不大,属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本层为9、10号煤层合并层。
结构复杂,一般含夹矸2-4层,夹矸厚度0.05-0.20m。
9#煤顶板为砂质泥岩,厚度平均2.0m左右,裂隙较发育,岩石较破碎,属半软质岩石;底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厚度为2.0m左右,本工作面位相邻9#煤层特征情况见表2。
表29#煤层特征情况表本工作面位相邻9#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
表39#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附图2:煤岩层综合柱状图第三节地质构造:根据矿井提供的地质资料,井田整体地质构造简单,总体为平缓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坡度较缓,倾角为2-3°。
但具体到本区的地质资料较少。
为了防止古窑采空区或断层,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探巷采用探水钻垂直于工作面正前方和左、右两帮煤(岩)壁进行探巷眼。
距底高均为1.0m米,超前距20米,帮距20米,采取长探短掘的循环方式掘进。
若与采空区探通时,必须停止工作,不准拨钎杆,篇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更新日期:20xx-12-916:44:04索引号:530524-007219-20xx1209-0041发文日期:20xx-12-09名称: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2.1.1矿井预可行性研究应根据批准的井田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井田勘探地质报告进行,且必须经认真分析研究后,对勘探程度、资源可靠性、开采条件及经济意义等作出评价。
2.1.3计算矿井设计资源燉储量时,应从工业资源燉储量中减去断层、防水、井田境界、地面建(构)筑物等永久煤柱煤量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不得开采的煤柱煤量;计算设计可采储量时,应从设计资源燉储量中减去工业场地、井筒、井下主要巷道等保护煤柱煤量;其煤柱留设要求和计算方法,必须符合现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
2.1.4矿井采区的回采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厚煤层不应小于75%;2中厚煤层不应小于80%;3薄煤层不应小于85%;4水力采煤的采区回采率,厚煤层、中厚煤层、薄煤层分别不应小于70%、75%和80%。
3.1.7井筒数量及兼用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4箕斗提升井或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兼作风井使用时,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5高瓦斯、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必须设专用回风井。
3.2.15工业场地应具有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避开法定保护的文物古迹、风景区、内涝低洼区和采空区,不受岩崩、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等灾害威胁;3.3.12开拓巷道不得布置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中和严重冲击地压煤层中;3.3.4开拓巷道净断面,必须以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能满足行人、运输、通风、管线及设备安装、检修等需要为原则确定。
净断面的选取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叉点设计规范》MT/T5024的有关规定。
4.1.33立井井筒装备中所有金属构件及连接件,必须采取防腐蚀处理措施;4.2.22井底车场巷道不得布置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中和冲击地压煤层中;4.3.22井下硐室不得布置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中和冲击地压煤层中。
4.3.3井下设置的主排水泵房、管子道、水仓、主变电所、架线电机车修理间及变流室、蓄电池电机车修理间及充电变流室、防爆柴油机车修理及加油(水)站、推车机及翻车机硐室、自卸矿车卸载站、爆炸材料库及发放硐室、消防材料库、防水闸门硐室等各主要硐室,其平面和空间布置、安全设防及通风要求、支护方式及水仓有效容量等,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具体技术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矿井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MT/T5026的规定。
5.1.23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和开采有冲击地压的煤层,采区内采掘工作面布置,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5.2.6采煤工作面的回采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厚煤层不应小于93%;2中厚煤层不应小于95%;3薄煤层不应小于97%。
5.3.3高瓦斯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或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布置的采区,均必须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严禁一段进风、一段回风。
5.3.6采区巷道断面,必须以支护最大允许变形后的断面能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管线及设备安装检修等需要为原则确定。
净断面的选取,应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矿井巷道断面及交岔点设计规范》MT/T5024的有关规定。
7.1.1矿井通风设计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将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地送到井下工作场所,保证安全生产和良好的劳动条件;2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具有抗灾能力;3发生事故时,风流易于控制、人员便于撤出;4有符合规定的井下环境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5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7.2.1井下防水、防尘、防火、防煤与瓦斯突出和防冲击地压的设计,必须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作为设计依据的煤尘爆炸性、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必须按国家授权单位提出的鉴定意见确定。
7.2.2水患严重的矿井,应根据矿井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水措施,并应按有关规定配备设备。
矿井设计必须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留设各种防水煤(岩)柱,防水煤(岩)柱的尺寸,应按现行《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
在其他有突水危险的地区,只有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后,方可掘进。
7.2.3矿井设计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应采取湿式凿岩、喷雾洒水、选择适当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风流净化、机械捕尘、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回采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喷雾洒水、通风除尘、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应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水棚或岩粉棚。
7.2.4开采自燃和容易自燃的煤层,应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巷道布置、巷道支护形式和通风系统;应根据自燃危险等级采取建立灌浆系统、使用阻化剂、均压技术、配备惰气灭火装置等综合防灭火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浆系统必须配套,其布置方式应适应防灭火灌浆的要求;2采区设计必须明确规定巷道布置方式、隔离煤柱尺寸、灌浆系统、疏水系统、预筑防火墙的位置以及采掘顺序。
3灌浆材料、防火墙建筑材料不得采用具有可燃性、毒性、辐射性材料。
灌浆材料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选择粘土、不可燃岩粉、粉煤灰、砂等不可燃材料。
7.2.5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时,应根据突出危险性预测,选择合适的防治突出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突出矿井中开采煤层群时,应首先开采保护层。
保护层的选择,应优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当突出危险煤层的上、下均有保护层时,应优先选择上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