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证券投资的认识

关于证券投资的认识

关于证券投资的认识
对于证券投资的认识,我想先说下其定义。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知道证券投资是一种间接地投资行为。

而讲到投资,首先让我想到的一句话就是永远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句话可能是我对证券投资最基本也是最起初的认识了。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证券投资绝对不会只是这么简单而已。

在对证券投资的进一步了解后,我也对其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下面我就说下我对证券投资的认识。

一、分散投资原则:证券投资应该是一个投资组合行为,而不仅仅是对某一种有价证券的投资行为。

正如上文提到的: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句话就很形象而明白的告诉了我们,证券投资并没有那么的简单,而且从其定义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投资者投资的对象有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其他衍生品。

这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证券投资或者其他投资的时候,不应该将所有的资金或者资本都投资在一种有价证券或者一个项目上。

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的资金如何充分的利用要有合理的计划。

证券投资的基本原则就是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把资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别投于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有价证券,把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二、效益与风险最佳组合原则:证券投资是收益和风险的结合体。

很明显,进行证券投资的投资者,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但是其中暗藏的风险我们却知之甚少。

从我们已知的知识可以知道,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例如,股票和债券两种有价证券,虽然都是证券投资行为,但是两者的收益和风险就相差甚大。

在收益的比较上,股票的收益是要大于债券收益,并且股票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债券的收益是确定的,但是股票的亏损也是要大于债券亏损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两者所承担的风险不同,股票投资者承受的风险远远大于债券投资者。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两者的稳定性不一样。

股票是瞬息万变的,其稳定性极差,投资者没有很好的心理状态,是很难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的。

但是债券的稳定性就要高于股票,所以风险也就要小于股票。

因此,证券投资是收益与风险的结合体,收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三、理智投资原则:证券投资时要头脑清醒,避免经验主义和随大流。

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都喜欢靠经验做事,有些时候这是奏效的,但是世界是变化的,经验也有失灵的时候。

在变化莫测的证券投资市场,凭经验来搞投资可能会有些许优势,但是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市场的证券投资变化环境或股票走势,也许前一秒你看到的情况是你上次或者之前遇到的情况,于是你就按照上次的方式进行投资,可是当你投下去之后才发现情况变了,而这一切都是你的经验害了你。

另外,还有一种投资方式是随大流。

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些人在投资的时候自己并不好好的分析投资情况,而是跟随其他人去投资。

“追随趋势”被认为是最佳的投资策略。

但是,对于一波行情而言,趋势有许多不同形态:有所谓的长期趋势、短期趋势。

而且对于“长期”、“短期”的时间界定是模糊的,所谓“长期”的跨度可以是一年、一月或一周,而“短期”则可能是几天、几小时或几分钟,而对于绝大多数散户而言,他们所能承受的浮亏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在追随趋势的过程中,往往是在一波大趋势中被一个相反的小趋势淹没。

四、积极心态原则:心态决定一切。

做证券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做到一定的时候,决定投资人成败得失的,一些技术上的因素可能就是次要的了,而一些内在的、人性上的东西,比如人的心态、耐力、性格等,则会成为投资者行为的关键因素。

当在投资上要做出决策时,尤其是在大亏或大收的时候,人性上的一些弱点,比如贪婪、幻想、恐惧、犹豫等,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所以,保持一颗积极的平常心是很很重要的。

在面对大涨的时候,不欣喜过忘;在大跌的时候,不懊恼沮丧。

这样的心态,才是一种良好的投资心态,这样的心态,才能助你在投资决策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证券投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投资者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可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的来源、数额等。

同时,由于市场变幻莫测,收益与风险并存,投资者还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保持一颗积极的平常心。

当然,要进行证券投资就必须了解各种证券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整个证券市场的状况及投资环境,包括证券的性质、期限、收益高低、风险大小等。

最后,在做出证券投资决策后还必须进行严密的证券投资管理,即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所持证券的种类和数量,保持证券的最有效组合,使自己的投资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