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优秀教学设计
了解诗意,感受 情感
二、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生字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 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
定位联想,识记 生字
“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 点。
三、合作释疑、互助研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2、过程与方法: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 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诗句丰富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生:碧玉妆成一树咼,万条垂下绿丝 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 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 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 的啊!
自学质疑
四、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 解。
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 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
1•“村” “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 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跟老师来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吧。
3.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 顿。长在本课读zhang,它还有一 个读音是什么? (chang)咱们来给这两 个读音分别组组词吧。在这首小诗里,
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 又把什么比作 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 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咼咼的柳树,长满了翠绿 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 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 丝带!
写字环节我将教师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
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解诗意方面,我先让学生自读,边读边1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搜集关于春天的诗句、文章,图 片,寻觅“春天的脚步”,做“春 天的小使者”。
把你搜集到描写春天的古诗,读给大家 听一听。然后进行小结,《村居》这首 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还有很 多诗人曾经赞美过美丽的春姑娘呢!请 冋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领悟诗的丰富 内涵,热爱古诗
情境引入,导入 主体
对答。
有很多个“长”,和冋桌一起读读,读 准“长”的发音。
4.指读、齐读。
5.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 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 意思。
练习:给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线
回来风筝放学
散学归来纸鸢
7.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 读。背诵古诗。
五、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反思:
今天教学《村居》这首诗,这是高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1
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
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
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 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 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 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 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 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游戏导入,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教学策略,从多
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是自主探究环节。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
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 识字教学我坚持的是 “多次复现”原则,主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
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读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去识记字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 学具:关于春天的资料卡片等。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背诵古诗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 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 春天的诗歌?(指名背诵)/今天我们还 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 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 的什么?
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 美。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也许这个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冬的寒
意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 把
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 “长”。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备课的过程
中我试图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设置什么样的问题,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支
持和推动学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基于以上的想法,围绕
教学目标,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
《村居》优秀教学设计
上课班级:二年级授课科目:语文教学时间: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古诗二首《村居》第1课时
教材解读: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
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 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 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 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