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黑金时代股份有限公司红卫矿业公司龙家山煤矿2766-1(3)回采区域预抽瓦斯达标评判报告龙家山煤矿2014年11月2日2766-1(3)回采区域抽采达标评判报告会审签名表:目录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情况 (7)第二章拟评判区域基础条件达标情况简介 (9)第三章拟评判单元抽采钻孔设计施工等相关情况 (11)第四章拟评价单元的划定 (12)第五章评价单元抽采达标评估 (13)第六章评价单元瓦斯抽采达标检验指标测定 (18)第七章《煤巷掘进条带区域预抽瓦斯达标评判报告单》 (21)第八章抽采达标评判结论 (23)附件一、2766-1(3)回采工作面区域瓦斯抽采设计图 (23)附件二、2766-1(3)回采工作面区域瓦斯抽采竣工图 (23)附件三、2766-1(3)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参数台账 (23)附件四、风排瓦斯测风及瓦斯浓度测量台账 (23)附件五、评判区域划定图 (23)附件六、现场实测指标报告单 (23)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情况2766-1(3)回采工作面位于276三轨轨道上山以北-170m~-210m区段之间,该工作面平均走向长130m,平均倾斜长51m。
一、地质情况该工作面开采煤层属6煤层,区段煤层平均厚度为2.6米。
根据该区域施工的地质钻孔、抽采钻孔、周边布置及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情况综合分析:该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局部煤层有分叉现象,部分地段出现地鼓,顶板变化较大,在掘进过程中常出现褶曲构造;该区域煤层老顶为灰白色粉砂岩、中厚层状约25米;直接顶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中厚层状约5米;伪顶为黑色页岩、薄层状0.2-0.6米;直接底灰白色细砂岩、薄层至中厚层状2-4米;老底灰白色砂岩、中厚层状1.5-3.8米。
煤层倾角30°-34°,该区域属于中厚煤层,具有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必须采取瓦斯抽采措施。
二、煤层原始瓦斯赋存状况煤科总院重庆研究院2008年龙家山煤矿6煤层瓦斯基本参数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瓦斯基础参数表根据测定结果表明该区域6煤层透气性差、钻孔流量衰减系数大,属于较难抽采煤层,6煤层具有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三、周边巷道布置及瓦斯抽采情况2766-1(3)回采工作面北面为2763(2)、2765(2)采空区,西面为2764(3)采空区,南面为2765(3)工作面尚未布置,东面为2768(3)工作面尚未布置;该工作面北面2763(2)、2765(2)工作面及西面2764(3)工作面已进行了瓦斯抽采,南面2765(3)及东面2768(3)工作面尚未进行瓦斯抽采。
四、煤层开采情况2766-1(3)回采工作面北面2763(2)、2765(2)工作面已开采,西面2764(3)工作面已开采,南面2765(3)工作面尚未开采,东面2768(3)工作面尚未开采。
五、通风情况工作面新鲜风流:地面→主井→-250m南大巷→276三轨轨道上山→276三轨-170m车场→2766-1(3)回采工作面。
工作面泛风流:由2766-1(3)回采工作面→276三轨-170m石门→276三轨回风上山→276三轨-100m北石门→-100m南大巷→176回风上山→±0总回风巷→南风井→地面。
第二章拟评判区域基础条件达标情况简介一、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在拟评判区域的瓦斯抽采管网布置及抽采负压等情况该工作面瓦斯抽采管网→276三轨-210m石门100m4寸PE管→276轨道上山200m8寸PE管路→-100m南大巷500m8寸PE管路→再经176轨道上山、±0总回风巷、南风井1800m10寸PE管路→南风井瓦斯抽采泵房。
该工作面抽采时间内,每小班安排瓦斯检查员对放水器及时进行了放水,每周对钻孔抽采参数及漏气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漏气的钻孔对其进行了二次封孔,保证了抽采管网负压在平均40Kpa左右。
二、拟评判区域在年度抽采计划中的安排和要求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抽采计划,该工作面计划从2013年9月至2014年进行瓦斯抽采,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开始掘进2766-1(3)工作面,2014年11月开始对2766-1(3)工作面进行采煤。
三、拟评判区域瓦斯抽采施工设计编制、审批情况矿井于2013年8月编制了《276三轨-210m石门及2766-1(3)区域瓦斯抽采设计》。
该设计2013年9月9日通过红卫矿业公司审批。
审批文号为红卫安生便【2013】133号文。
四、拟评判单元瓦斯抽采工程竣工验收及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该工作面区域瓦斯抽采钻孔于2014年8月开始施工,至2014年9月全部施工完毕,共计施工抽采钻孔98个。
2014年9月共施工本煤层抽采孔39个。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每班有技术人员进行跟班施钻,瓦斯副矿长及抽采技术员不定期对抽采钻孔进行抽查。
钻孔全部施工完毕后,对该区域全部抽采孔进行了竣工验收及资料收集整理,并及时绘制了瓦斯抽采钻孔成果图。
详见《2766-1(3)区域抽采钻孔成果图》五、拟评判单元瓦斯抽采计量点布置及计量情况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完后,及时对其进行了封孔、接入抽采管网进行抽采。
在276三轨-210m石门安装了孔板计量对抽采瓦斯量进行计量,抽采技术员平均每周对瓦斯参数进行检测汇总,瓦斯检查员每班对抽采管网进行漏气检查及放水器放水。
六、拟评判单元实测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的施工条件情况该工作面自2014年9月瓦斯抽采钻孔全部施工完毕接入抽采管网抽采后,至2014年11月共计抽采时间长达13个月,累计抽排瓦斯总量为253034.1953m3,通过对残余瓦斯量的计算,该工作面已抽采达标,具备实测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的施工条件。
第三章拟评判单元抽采钻孔设计施工等相关情况一、瓦斯抽采设计情况1、区域穿层抽采钻孔设计该工作面选取的瓦斯抽采半径为4m,共设计区域瓦斯抽采钻孔98个,设计保护溜子道往下10m、往上20m,切眼上山外侧4m(因切眼上山沿2765-2(2)切眼布置,为沿空送巷,故抽采钻孔不必保护至切眼外15m)。
详见附件一《2766-1(3)区域抽采设计》。
2、本煤层抽采钻孔设计该工作面选取的瓦斯抽采半径为2.5m每隔5m从风巷往下施工一个本煤层抽采孔,本煤层抽采孔控制整个回采区域,共设计本煤层抽采钻孔29个。
二、抽采钻孔施工情况2013年8月至2013年9月对该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进行了施工,根据现场记录资料成图分析:该工作面共计施工抽采钻孔98个,钻孔控制至溜子道往下10m、往上21.6m,切眼往外4m。
2014年9月风巷掘进到位后,从风巷每隔5m往下施工一个本煤层抽采钻孔共施工本煤层抽采孔26个,从溜子道每隔5m往上施工一个本煤层抽采孔,共施工本煤层抽采孔13个。
本煤层抽采孔控制该工作面整个回采区域,钻孔成果达到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
第四章 拟评价单元的划定1、根据2766-1(3)工作面的煤层赋存情况、瓦斯抽采措施设计和采掘工程布置,初步划定评价单元为走向长130m ,倾向长51m 的条带煤层区域。
2、对区域内抽采钻孔成果在有效控制范围内均匀程度进行分析,划定评价单元为走向长134m ,倾向长51m 的条带煤层区域。
3、对区域内的抽采钻孔预抽时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根据该区域钻孔施工情况,从第一组钻孔在2013年8月接入管网开始抽采至2014年11月累计抽采时间达415天,2013年9月最后一组钻孔施工完毕接入管网抽采至2014年11月累计抽采时间达392天。
初步划定区域的抽采钻孔预抽时间差异性进行评价:预抽时间差异系数为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减去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的差值与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之比。
预抽时间差异系数按下式计算: %100maxminmax ⨯-=T T T η =%100415392415⨯-=5.54%式中:η—预抽时间差异系数,%;max T —预抽时间最长的钻孔抽采天数,d ; min T —预抽时间最短的钻孔抽采天数,d 。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可知预抽时间差异系数小于30%。
该评价区域划定内钻孔预抽差异时间达到股份公司《瓦斯抽采评判达标细则》要求,初步划定单元符合划定要求。
4、抽采钻孔均匀度根据抽采钻孔平面成果图分析组与组间距及抽采钻孔剖面图分析孔与孔间距均符合设计要求,未存在抽采盲区。
根据上述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工程布置范围划定为评价单元条件具备,符合划定要求,确定2766-1(3)回采工作面走向长130m,倾斜长51m的煤层区域为评价单元。
第五章评价单元抽采达标评估一、评价区域瓦斯储量计算评价区域瓦斯储量=评价单元煤炭储量*吨煤瓦斯含量评价单元煤炭储量G计算公式如下:iG i=(L i-H i1-H i2+NR i)(l i-h i1-h i2+nR i)m iγi=(130-6.5+0*4)*(51-6.5+0*4)*2.6*1.4=123.5*44.5*2.6*1.4=20004.53t—评价单元内第i煤层抽采钻孔控制煤层走向长度,m;式中:Li该评价单元取130m;—评价单元内第i煤层抽采钻孔控制煤层平均倾向长li度,m;该评价单元取51m;H i1、H i2—分别为评价单元内钻孔穿过的第i煤层走向方向两端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无巷道侧则为0,外侧为采空区视为有巷道;该评价单元取6.5;h i1、 h i2—分别为评价单元内钻孔穿过的第i煤层倾向方向两侧巷道瓦斯预排等值宽度,m。
无巷道侧则为0,外侧为采空区视为有巷道;该评价单元取6.5;R i—钻孔在第i煤层的有效抽采半径,m;该评价单元取4m;N—走向方向考虑边界抽采钻孔位置影响的系数,评价单元两侧均为原始煤体的,N取2;一侧为原始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或巷道)的,N取1;两侧均为采空区(或巷道)的,N取0;该评价单元取0;n—倾向方向考虑边界抽采钻孔位置影响的系数,评价单元两侧均为原始煤体的,n取2;一侧为原始煤体、另一侧为采空区(或巷道)的,n取1;两侧均为采空区(或巷道)的,n取0;该评价单元取0;—评价单元内钻孔穿过的第i煤层的平均厚度,m;该评mi价单元取2.6m;—评价单元内钻孔穿过的第i煤层的煤的密度,t/m3;i该评价单元取1.4 t/m3;H i1、H i2、h i1、h i2按照下表中数据确定。
评价区域瓦斯储量计算C0计算公式如下C0= Gi* W i=20004.53*19.34=386887.6102m3式中:W i—评价单元内钻孔穿过的第i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m3/t;该评价单元取19.34 m3/t;二、钻孔的封孔联网抽采情况、抽采瓦斯基础数据该工作面自2013年8月接入抽采管网抽采以来,最长抽采时间达415天,最短抽采时间达392天,抽采过程中保证了40KP左右的抽采负压,每周对抽采支管进行瓦斯参数检测,每周对抽采单孔进行巡检,每月对抽采单孔检测四次以上,瓦斯抽采参数及时填入抽采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