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现在在同学们之中,逃课现象并非新鲜事,虽然有违校纪,是错误的做法,但这是事实。

我在此就逃课问题作一调查分析,试图初步揭示一点情况。

调查目的:初步了解同学们中的逃课问题的状况及同学逃课的原因等。

调查对象:金融学院2000级和2001级同学调查项目:见“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抽样方法:分层抽样,00级和01级各抽样50份,其中每个年级各有男女抽查单位25个具体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100份抽样时间:2002年6月12日调查人员:焦宝平,孙旭,韩雪,宋科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问卷同学,您好:首先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此调查问卷。

请在您同意的选项上面打对号。

谢谢。

首先,请您填写您的简单个人资料:您的年级 A. 2000级 B. 2001级您的性别 A. 男 B. 女好了,填写完您的资料后,我们进入正式的问卷问题:Q1。

您逃过课吗?A. 从来没有B. 偶尔逃过几次C. 经常逃课注意:如果您选择A“从来没有”,谢谢您的合作,调查到此为止。

如果您选择B“偶尔逃过几次”或C“经常逃课”,请您接着填写以下问题。

Q2。

您逃课的理由是:(可多选)A. 这门课没意思B.老师讲的不好C.这课很简单,不用听,自学就行D. 有事情耽误E. 身边同学影响F. 其他Q3。

逃课后你一般用这些时间做什么?A. 自学、上自习B. 玩,比如打球、打电脑游戏等C. 做自己的事情D. 其他好了,调查到此为止,再一次感谢您的配合,祝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谢谢。

调查分析报告一、 对“逃课状况”的分析“逃课状况”是指“从不逃课”,“偶尔逃课”和“经常逃课”三种。

先看统计数据。

见下表1:表1 逃课状况的原始数据 2000级 2001级 男 女 总计 从不逃课 1 7 5 3 8 偶尔逃课 31 35 29 37 66 经常逃课188161026(一) 从整体上对逃课状况分析为了更直观明了地观察样本总体逃课状况,请先看图1:图1 逃课状况总计图8662620406080从没逃课偶尔逃课经常逃课逃课状况人数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些数据。

“从不逃课”的仅占8%,经常逃课的占26%,大部分都是偶尔逃课,占66%。

这说明,同学中绝大多数曾经逃过课,并且,有一小部分同学经常逃课,这值得我们注意。

② 众数为“偶尔逃课”,异众比率为34%,说明“偶尔逃课”较能代表逃课状况。

③ 我对全体学生的逃课状况做一区间估计。

在95%得置信水平下,运用“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求得,全体学生中,“从不逃课”的置信区间是(17.4%-34.6%),偶尔逃课的置信区间时(56.7%-75.3%),经常逃课的置信区间时(1.7%-13.3%).所以,我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全体学生中“从不逃课”的所占比例在(17.4%-34.6%)之间;“偶尔逃课”的所占比例在(56.7%-75.3%)之间;“经常逃课”的所占比例在(1.7%-13.3%)之间。

(二) 对两个年级逃课状况的比较分析首先看一下两个年级逃课状况的比较图。

见下页图2和图3。

图2 2000级和2001级逃课状况比较图一13118735810203040从没逃课偶尔逃课经常逃课逃课状况人数01级00级图3 2000级和2001级逃课状况比较2%62%36%14%70%16%从没逃课偶尔逃课经常逃课①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年级逃课状况的差异。

主要差在“两个极端”即“从不逃课”和“经常逃课”上。

00级“经常逃课”的比01级高出20个百分点,而“从不逃课”的低12个百分点。

这说明00级逃课情况比01级要严重的多。

②两个年级的逃课状况中,众数都是“偶尔逃课”。

但00级的异众比率为38%,这说明偶尔逃课并不能很好的代表00级的逃课状况;而01级的异众比率为30%,相比00级,更能代表本年级的逃课状况。

③再运用“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整个00级和01级的逃课状况进行比较。

求得,两个年级相比,“从不逃课”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1.6%-22.4%),“偶尔逃课”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9.7%-25.7%),“经常逃课”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时(3.3%-36.7%).所以,我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整个00级和整个01级“从不逃课”的比例差在(1.6%-22.4%)之间;“偶尔逃课”的比例差在(-9.7%-25.7%)之间;“经常逃课”的比例差在(3.3%-36.7%)之间。

(三) 对男女生逃课状况的比较分析首先看男女生逃课状况的比较图。

见下页图4和图5。

① 观察两个图。

男女生均以“偶尔逃课”为众数,分别占逃课状况的58%和74%。

但是,男生的异众比例为42%,女生的异众比例为26%。

这说明,用偶尔逃课来代表男生的逃课状况并不好,代表性较差。

看数据就明白,这是因为男生走“两个极端”的有不少。

而对女生而言,偶尔逃课能够很好的代表她们的逃课状况。

男女逃课状况比较图一529163371010203040从没逃课偶尔逃课经常逃课逃课状况人数男女图5 男女逃课状况比较图二10%58%32%6%74%20%从没逃课偶尔逃课经常逃课②再运用 “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两个年级加总的男生与女生的逃课状况进行比较。

求得,“从不逃课”的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6.6%-14.6%),偶尔逃课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是(-2.3%-34.3%),经常逃课的比例差的置信区间时(-5.0%-29.0%).所以,我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整个00级和整个01级“从不逃课”的比例差在(-6.6%-14.6%)之间;“偶尔逃课”的比例差在(-2.3%-34.3%)之间;“经常逃课”的比例差在(-5.0%-29.0%)之间。

(四) 方差分析我以年级和性别是否会对逃课状况之中的“经常逃课”产生影响为例进行无重复的双因素分析。

表2 逃课状况的原始数据性 别年 级 男 女 00级 12 6 01级44假设:对因素“年级”, H 0: 年级之间没有差异 H 1: 年级之间有差异对因素“性别”H0:性别之间没有差异H1:性别之间有差异表3 Excel输出的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分析SUMMARY计数求和平均方差行1218918行22840列1216832列221052方差分析差异源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行25125 2.7777780.344042161.4462列91910.5161.4462误差919总计433对于因素“年级”,F=1< F crit,故接受H0,说明不同年级在“经常逃课”上没有显著差异。

对于因素“性别”,F=2.778< F crit,故接受H0,说明不同性别在“经常逃课”上没有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年级在“经常逃课”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性别在“经常逃课”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对于在其他逃课状况中,年级和性别是否有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方法与上完全相同。

在此省去过程,结论是:不同的年级在“偶尔逃课”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性别在“偶尔逃课”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不同的年级在“从不逃课”上没有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性别在“从不逃课”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通过方差分析,我的结论是:不同的年级在逃课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性别在逃课状况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看来,逃课这一问题,的确是普遍存在的,它不因年级、性别的不同而不同,这值得我们思考。

二、逃课理由的分析在我的调查中,将逃课理由归结为六条,在此分别用A、B、C、D、E、F代表。

这六条理由是:A:这课没有意思B:老师讲得不好C这课简单,自学就会D:有事情耽误E:身边同学影响F 其它。

这个问题被调查者可以多选。

调查结果如下表4表4 逃课理由调查的原始数据00级01级男女总计A 20 28 23 25 48B 26 21 25 22 47C 7 12 13 6 19D 28 20 20 28 48E 9 6 9 6 15 F53358(一)从整体上分析逃课理由首先看图6和图7。

图6 各逃课理由总计图48471948158102030405060ABC D E F逃课理由人数图7 各逃课理由所占比例图27%25%10%26%8%4%A B C D E F可以看出,理由A 、B 、D 有很大的认同。

三项合计得到了78%的支持。

并且,理由A 、D 都是众数。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同学把逃课的理由归结在课程本身(没意思或太简单)和老师身上,同意这些理由的达到了62%,而不是把逃课的主要原因归于自身问题,这也许说明同学们并没有真正的反思过自身存在的逃课问题!对全体逃课同学的理由的区间估计,方法与上同。

结论是,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全体学生中,支持理由A 的置信区间是(18.3%-35.7%),支持理由B 的置信区间是(16.5%-33.5%),支持理由C 的置信区间是(4.1%-15.9%),. 支持理由D 的置信区间是(17.4%-34.6%),支持理由E 的置信区间是(2.7%-13.3%),支持理由F 的置信区间是(0.2%-7.8%)。

所以,我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两个年级中支持理由A 的所占比例在(18.3%-35.7%)之间;支持理由B 的所占比例在(16.5%-33.5%)之间;支持理由C 的所占比例在(4.1%-15.9%)之间;支持理由D 的所占比例在(17.4%-34.6%)之间;支持理由E 的所占比例在(2.7%-13.3%)之间;支持理由F 的所占比例在(0.2%-7.8%)之间。

(二)对00级和01级逃课理由的比较首先还是看图8。

图8 2000级和2001级逃课理由比较图20267289528211220630102030AC E 逃课理由人数01级00级图9 2000级和2001级逃课理由比较图二21%28%7%30%9%5%32%23%13%22%7%3%A B C D E F结论和总体分析时基本相同,理由A 、B 、D 在两个年级都得到了很大的认同。

而且各个理由所获得的支持率都相差不大。

对两个年级逃课理由做区间估计的意义并不大。

在此,我不做区间估计。

(三)对男女生逃课理由的分析首先看下页图九和图十结论和总体分析时基本相同,理由A 、B 、D 在男生中和女生中都得到了很大的认同。

而且各个理由所获得的支持率都相差不大。

对两个年级逃课理由做区间估计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此省去。

图10 男女逃课理由比较图一23251320932522628650102030A B C D EF 逃课理由人数女男图11 男女逃课理由比较图二25%26%14%22%10%3%27%24%7%30%7%5%A B C D E F三、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结论如下:(1) 大学生逃课现象十分普遍,且随年级的提高而有逐步扩大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