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5―1 轮作换茬的作用与应用
一、概 念
1、轮作 Crop rotation: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 植方式。
轮作形式:
(1)单一作物的年间轮作,例如一年一熟区的大豆 →小麦→玉米三年轮作;
(2)年内不同复种方式组成的复种轮作,例如,南 方的绿肥——水稻──水稻→ 油菜──水稻──水稻 → 小麦──水稻──水稻三第年五章粮轮作油与连肥作 复种轮作。
第五章轮作与Leabharlann 作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红壤区不同轮作系统中作物的养分积累量(kg/ha)
轮作组合 稻-稻-油菜 稻-稻-大麦 稻-稻-紫云英
花生-油菜
作物 全部 秸秆 全部 秸秆 早晚稻 紫云英 花生 油菜
N 195.0 66.0 187.5 61.5 433.5 163.5 97.5 39.0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1.轮作能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 (1)不同作物要求养分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禾谷类需氮肥、豆科需磷钙肥、薯类烤烟需要钾 肥、油菜荞麦能利用土壤中的难溶性磷。 (2)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的能力也不同 这是和根系深度、根量和根系吸收能力相关的, 一般玉米、高粱、向日葵等根系较深,马铃薯、水 稻、谷子、豌豆等相对较浅。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
塊根莖類
块根块茎类
豆類
豆类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标准轮作时空动态示意图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二、轮作的发展状况
(1)战国(吕氏春秋)“今兹美禾(谷子),来 兹美麦”。 (2)谚语“倒茬如上粪”说明轮作的重要性,然 而在现代农业中,在水肥条件的改善方面,农药在 防除病虫害和农田杂草的作用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 就,轮作的作用还有多大,连作行不行。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3)减少水土流失 南方丘陵地特别是云贵高原的山地水土流
失很严重,采取多种作物一年多熟分带轮作, 地面周年有作物生长,形成根不离土、土不 离根的生物覆盖层,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3.轮作能调节作物茬口季节 茬口季节特性指前作收获季节和后作栽培季节的早 晚。在宜连作地区(特别是一年一熟地区),连作作 物常会造成争季节的矛盾和劳力、机械的紧张。而在 一年多熟地区,每种作物要求适时早播早栽,这是复 种高产的关键。轮作生育期不同、茬口季节早晚不同 的作物,有利于缓和作物间或品种间争季节的矛盾和 劳力、机械的紧张度。
一种作物。 The practice of growing different crop after previous harvesting on a given acreage.
3. 重茬:一种作物收获后接连种植同一种 作物。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4. 换茬式(不定区)轮作:作物组成、轮换顺序、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CROP ROTATION)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内容 Contents
轮作换茬的作用 The role of crop rotation 连作 Continuous cropping 作物茬口与茬口特性 Chakou (previous crop with its stubble fiel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kou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2.轮作能调养地力,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状况,减少水土流 失 (1)作物的茎秆、残茬、根系、落叶能补充土壤有机质和 养分。 如:麦稻返还多,豆类返还少;但能固氮养地,且返还的 叶子多;增加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根际和土壤微生物环 境,改善土壤肥力化学性状。 在有豆科作物轮作系统中,由于生物固氮作用,秸秆还田 后氮的归还率提高。除去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稻-稻-紫 云英轮作中生物固氮量占两季稻需氮量的26%,花生-油 菜轮作中占油菜需氮量的150%。
耕作学 第五章
复种轮作
轮作与连作
• 春玉米-→小麦-花生-→春玉米(两 年三熟,两年一轮)
• 小麦-水稻-→小麦-水稻―→蚕豆-水 稻(一年两熟,三年一轮)
• 小麦-水稻―→大麦-棉花-→小麦-水 稻(一年两熟,两年一轮)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2. 换茬 Crop change: 在同一块田地上一种作物收获以后换种另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3)世界轮作发展状况 ①美国曾利用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等发达条件在肥沃
的土壤中多年连作玉米,结果导致土壤有机质匮乏,肥力 降低,土壤侵蚀、病虫害严重,直至减产。
②英美日等国家经过长期实验证明,许多作物在轮作中较 连作增产,而且同时使用氮、磷、钾化肥增产的效应,轮 作也优于连作。
年限等都比较灵活。换茬的时限比较严格,但没有 地块的轮换。
5. 定区轮作:将地块分作若干个轮作田区,每个
轮作田区按照预定的作物轮换顺序逐年轮作不同的
作物。
1 2 3
第一 期(年)
豆類
豆类
第二 期(年)
塊根莖類
块根块茎类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
豆類
豆类
塊根莖類
块根块茎类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第三 期(年)
③日本国内曾经旱作物连作盛行,轻视轮作,导致产量不 稳。
④我国农业部提出“轮作是旱田的水”。 ⑤云南烤烟田轮作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三、轮作的作用
“倒茬如上粪”。“庄稼要想好,三年两头倒” 。 不同的生产技术水平、农业发展阶段,轮作的主要 目的不同。 合理轮作有助于抑制杂草及病虫害,也有利于改善 植物养分的供给,防止土壤流失,降低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作物轮作是可持续农作制度的一项核心内容。
P 43.7 10.0 38.0 6.5 76.0 17.7 9.8 13.1
K 212.9 183.0 217.9 166.8 288.8 102.1 34.9 36.1
第五章轮作与连作
耕作学 第五章 轮作与连作
(2)水旱轮作对改善稻田的土壤物理状况意义重大 ①长期水稻连作,土壤发僵,容重增大,空隙度降低。 ②水旱轮作后土壤可以利用旱期得以脱水,经过干湿交 替和冻融交替,土壤变得酥松,改善了土壤的通气状况, 好气性土壤微生物增加,有机质积累与矿化得到协调, 速效养分增多,促使有机质腐殖化。 ③同时土壤团粒增多,可塑性增加,容重与凝集力减小, 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从而易于耕作,作物根系良性 发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