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只小鸡表演游戏教案

三只小鸡表演游戏教案

三只小鸡表演游戏教案【篇一:中班表演游戏《三只小鸡》】九月份【游戏主题】三只小鸡【游戏由来】:孩子们听了三只小鸡的故事,对故事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常常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自导自演故事。

有的孩子向我提出为他们提供材料让他们可以制作表演的道具、服装等等。

于是就开展了一系列的表演游戏。

【预设目标】1、能根据所开展的表演游戏制作相应的道具、服装等,布置游戏的场景。

2、喜欢参与表演游戏,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情绪的变化,并通过语言及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学会协商,与同伴友好合作,解决角色的分配等等游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能收拾场地,整理游戏材料。

5、会根据游戏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讲评,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对下一次游戏的改进方案。

第一次游戏【游戏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故事对话。

2、喜欢参与表演游戏。

【游戏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鸡、小黄鸡、小白鸡、老黄牛头饰。

【游戏过程】1、教师和幼儿回忆故事中的情节。

2、教师播放录音机让幼儿倾听故事。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故事里有谁?那三只小鸡向谁问路?向老牛问路时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小花鸡为什么能找到草地?小黑鸡和小白鸡为什么找不到?哪只小鸡做的对?为什么?4、让幼儿讨论:有事情请求别人时我们该怎么做?5、教师小结:因为小花鸡非常有礼貌,我们要向小花鸡学习。

6、教师出示头饰引起幼儿学习对话的兴趣。

1、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对话。

2、教师给幼儿分组练习对话,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分角色进行对话,教师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观察与推进】幼儿对故事感兴趣,通过讲述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但是幼儿对故事的对话部分还是掌握的不够。

在晨区活动中让幼儿进行讲述故事,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第二次游戏【游戏目标】1、初步学会装扮并引出不同的动作。

2、初步分组表演。

3、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

【游戏准备】小黑鸡、小黄鸡、小白鸡、老黄牛头饰、布置游戏场地。

【游戏过程】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草地、牛圈场景。

2、复习角色对话并引导幼儿讨论表演程序。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

4、教师给幼儿分组并分配角色并要求:(1)注意各组的人数,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数量来定人数,自行调整本组的人数。

(2)选择适当道具进行表演。

(3)并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征。

(4)在表演时注意幼儿运用礼貌用语。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并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语气、表情表现人物的特征。

在表演时注意幼儿运用礼貌用语。

6、游戏结束,教师点评并表扬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观察与推进】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对话部分也有了进步。

教师要注重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集体表演的时候,就发现孩子在表现小鸡的动作和表情很丰富,也很夸张,有礼貌行的动作,也有不屑一顾扬手和生气时跺脚的。

说明孩子还是很会表现的。

但也有发现有的幼儿不敢表现这些角色动物的动作。

第三次游戏【游戏目标】1、能运用道具布置场地,进一步学会装扮并引出不同的动作。

2、学会游戏中如何商量,能初步分组表演。

3、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

【游戏准备】故事磁带、录音机、动物头饰、角色挂牌、黄色手套、铃铛等并布置游戏的场地。

【游戏过程】1、出示新增的游戏材料,并向幼做介绍。

2、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草地、围圈场景。

3、复习角色对话并懂得表演程序。

(1)、请上次表演好的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进行点评并提出注意点。

师:小花鸡是怎样问路的?他们说了些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表演好“请”、“谢谢”、“轻轻地敲”、“笑咪咪”这几个词的动作、表情。

(3)、教师运用不同的语调、动作、表情进行示范4、幼儿自由分组表演并要求:(1)注意各组的人数,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数量来定人数,自行调整本组的人数。

(2)选择适当道具装扮自己并进行表演。

(3)并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征。

(4)在表演时注意幼儿运用礼貌用语。

5、请个别组幼儿上前表演,共同评价。

6、再次分组表演(1)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2)注意场景道具的利用。

7、游戏评价:哪组幼儿能用道具装扮自己?哪组幼儿的动作做的好?8、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观察与推进】幼儿在表演中,发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语言也比较平淡。

孩子的肢体动作也有所进步。

让幼儿在晨区活动中多进行表演的活动,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经过教师的引导与讨论,幼儿的思路有所拓宽,开始出现用手套当小黄鸡的爪子,将铃铛挂在脖子上扮演牛等。

第四次游戏【游戏目标】1、感受故事中情绪、情感的变化,并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

2、能解决角色的分配等等游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能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布置场景。

【游戏准备】小黑鸡、小黄鸡、小白鸡、老黄牛头饰、布置游戏场地。

【游戏过程】1、请幼儿欣赏自己布置的场地,引起幼儿表演的欲望。

2、教师先请一部分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其他幼儿观看并与教师一起点评。

(说出他们的优点并提出他们的不足之处,自己游戏时该怎样做?)3、全体幼儿分组表演,教师观察指导:(1)、重点指导幼儿运用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表现角色特征,及时表扬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的幼儿。

(2)、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鼓励,激发其表演兴趣,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完整地表演,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或找同伴协商解决。

(3)、满足幼儿提出的新构思及要求,指导幼儿在发展情节中出现困难。

4、评价活动:(1)、请幼儿说说自己在表演中与同伴合作表演的情况。

(2)、组织幼儿讨论游戏中还缺少什么,鼓励大家一同收集制作。

(3)、教师点评,表扬认真的幼儿与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收拾游戏场地。

【观察与推进】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幼儿的表演有所进步,更有意识地表现角色。

分组表演时问题比较多,表演中出现的矛盾、争执较多,幼儿还不善于解决。

这些问题有的是由于幼儿的水平、年龄特点导致的,有的是由于幼儿缺少锻炼的机会,建议以后的表演游戏以分组表演为重点,逐一解决以上问题。

最后幼儿在整理玩具的意识不够强,课余活动时间教师要引导幼儿整理玩具的习惯。

【篇二:表演游戏_三只小鸡(全)2】游戏主题的由来:游戏活动总目标:(一)能用语言、动作、表情表演角色对话及主要性格特征。

(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有感情的表演能力。

(三)学会合作交往,合理扮演及协商分配角色。

(四)学习选择使用替代的游戏材料,合理的布置游戏情境。

(五)在表演中学习解决问题。

(六)学习整理表演材料。

(七)学会进行游戏评价(自我评价,互评等)游戏内容:预设主题《三只小鸡》第一次指导游戏游戏目标:1.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初步能讲述各角色的对话。

2.懂得请求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

3.学会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

游戏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已听过该故事的情节内容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和老牛的头饰及纸偶一套、挂图。

游戏的过程:1.谈话引题,组织讨论,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哪些动物?有没有见过小鸡和老牛呢?你们喜欢它们吗?(2)师:三只小鸡和一只老牛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2.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观看纸偶表演,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1)三只小鸡向老牛问路时,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2)小花鸡为什么能找到草地?小黑鸡和小白鸡为什么找不到?(3)哪只小鸡做的对?为什么?结合形象的动作、表情帮助幼儿掌握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4.组织幼儿讨论:有事请求别人帮助时,该怎么做?5.进行情景表演:由教师扮演老牛与旁白讲述,其余幼儿分三组分别扮演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练习对话,大胆表演。

活动延伸:在语言角与表演角投放头饰与指偶表演故事主要内容观察与反思: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了解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对于主人公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角色对话也基本掌握。

也懂得了要做一个礼貌的好孩子。

但对于老牛的角色对话掌握的不够。

不足之处,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在活动中教师问的较多,幼儿的思维受牵制较多。

原因:材料中只准备了挂图与指偶,故事的表现形式较单一,无法引起幼儿较多的兴趣。

对策:1.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播放该故事,增加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2.利用区域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的故事情节。

第二次指导游戏游戏目标:1.能够积极地参加表演游戏,认真扮演小白鸡,小黄鸡、小花鸡等角色。

2.能根据自己对故事《三只小鸡》的理解,在语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正确的处理游戏中的纠纷。

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已经熟悉三只小鸡的故事,并能在语言上有感情的表现。

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老牛头饰;故事磁带游戏的过程:1.出示三只小鸡的图片,引起回忆,交代要求。

师:“你们知道它是哪个故事了的小鸡吗?今天我们又要来看这个表演了,但今天是小指偶来为我们表演。

”幼儿观看表演,学小黄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语句。

2.分段表演,学说小黄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语句。

(1)小黄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是怎么回答(2)小白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是怎么回答(3)小花鸡碰见老牛时,他怎么说?老牛又是怎么回答3.完整表演。

教师操作木偶,幼儿说小黑鸡、小黄鸡,小花鸡的语句。

4.小结: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的很好,有的小朋友还加上了动作,想表演呢,那我们下次就来学习表演。

观察与推进: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地用语言表现出各角色的特征,特别对小黑鸡、小黄鸡,小花鸡等角色的语气、动作表演的更好些。

老牛的角色对话基本掌握。

不足之处:幼儿在动作上的表现还不是很突出,大部分幼儿还局限于朗诵式的表演。

原因:教师在动作上的表演示范不够。

对策: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更好的从动作上体现几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2.利用表演区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及老牛的表演经验。

第三次指导游戏游戏目标:1.能大胆生动的表现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能根据自己对故事《三只小鸡》的理解,在语言、动作、表情上有所增加或改动,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学习选择使用替代的游戏材料,合理的布置游戏情境。

3.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合作游戏。

4.学习进行游戏评价(自我评价,互评等)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熟悉三只小鸡的故事,并能在语言及动作上生动的表现。

2.物质准备:桌椅若干,三只小鸡、老牛头饰若干,故事磁带、录音机一架游戏的过程:1.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在第一阶段能较好的从语言方面表现个角色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富有个性的角色。

2.师生共同讨论情境的设置和材料的使用。

(1)教师介绍提供的几种材料(2)师生共同讨论情境的设置方法: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设置出牛圈内外的场景。

3.幼儿欣赏同伴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游戏情况。

4.引导幼儿提出分组游戏应注意的问题,并制定游戏常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