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原理换热器设计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原理换热器设计
关闭。
2.管子的设计
(1)采用光滑管
光滑管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缺点是它强化传热的性能不足。为了提高换
热器的传热系数,可采用结构形式多样化的管子,如异性管,翅片管,螺纹管
等。
(2)选用的管子。
(3)管长我国生产的无缝钢管长度壹般为6m,故系列中换热管的长度
分为1.5,2,3,4.5,6米几种,本设计中采用4.5米长的管子。
正戊烷
52
596
0.18
2.34
0.157
循环水
32.5
994
0.725
4.08
0.626
2.估算传热面积
(1)计算热负荷
=6/(30024)=8333.3kg/h=2.31kg/s
(2)冷却水用量
==804.3/4.08(40-25)=13.1kg/s
(3)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
逆流温差
(4)选取经验传热系数K值
取传热管长l=4.5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
传热管总根数N=53×4=212(根)
(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均温差校正系数有:
R=
P=
单壳程,双管程结构,查得
平均传热温差℃
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
程合适。
(4)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壳体内径可按下式估算。取管板利用率η=0.7,则壳
,其计算公式为:
得:
(2)随蒸汽冷凝,流通截面积逐渐缩小,以保持蒸汽的流速。
(3)冷凝器的组合方式:单台。
(4)冷凝器内部安装折流板
在对流传热的换热器中,为了加强壳层流动的速度和湍流程度,以提高传
热效率,再在壳层内可安置折流板,折流板仍起支撑的作用。
(5)通入蒸汽前要用壹排气管排出里面的空气和不凝气,但传热冷凝过程中必须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原理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07过控02学生姓名:赵凯学号:0703020228
壹设计题目:正戊烷冷凝器的设计
二课题条件(文献资料,仪器设备,指导力量)
(壹)设计任务
设计壹冷凝器,冷凝正戊烷蒸气;
处理能力:6万吨/年。
正戊烷蒸气压力:0.75kgf/cm2,其饱和温度为52,蒸发潜热为83kcal/kg
22
根
折流板外径
595
折流板厚度
5
壳体厚度d
11
壳程流体进口接管规格
壳程流体出口接管规格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规格
封头厚度d
10
封头内径
600
封头曲面高度
120
封头直径高度
30
传热负荷Q
804.3
KW
正戊烷蒸汽流量m1
2.31
Kg/s
循环水流量m2
13.1
Kg/s
初选总传热系数Ko
650
W/m2.K
初步估算传热面积A
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价:生命周期方法是壹种针对产品或生产工艺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过程,它通过对能量和物质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废弃物排放进行辨识和量化,来评估能量和物质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寻求对产品或工艺改善的途径。这种评价贯穿于产品生产、工艺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产品制造、运输、销售、产品使用和再利用、维护、再循环及最终处置。本设计中使用水作冷却剂,无污染,耗资少,无有害气体产生,整个过程简单,易操作,环境和经济效益良好。
座,支撑式支座和鞍式支座。本设计中采用鞍式支座,以满足卧式冷凝器的要
求。查表得选用支座壹个,支座壹个。
11.其他
(1)拉杆数量和直径选取,本换热器壳体内径为600mm,故其拉杆直径为Ф12
拉杆数量不得少于10。壳程入口处,应设置防冲挡板。
(2)其他附属部件可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及容器设计规范进行选用,计
冷却剂:自来软水,进口温度出口温度
(二)操作条件:
(1)生产方式:连续操作
(2)生产时间:每年以300天计算,每天24小时
(3)冷凝器操作压力为常压,管程和壳程的压力均不大于30kpa
三.设计任务
1.确定设计方案,绘制工艺流程图。
2.热力学计算
2.1热力学数据的获取
2.2估算传热面积
2.3工艺尺寸的计算
故
考虑到开孔的削弱及安全,以及开孔的强度补偿措施,取壳体厚度为11mm。
壳体总重约155Kg。
7.壳程接管的设计
(1)壳程流体进口接管:取接管内气体流速为u1=10m/s,则接管内径为
m
圆整后可取接管规格为。
(2)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液体流速u2=2.0m/s,则接管内径为
m
圆整后可取接管规格为。
h=20%=20%600mm=120mm。
(4)允许折流板的间距和管径有关,取折流板间距B=0.3D,
则B=0.3×600mm=180mm,取B为200mm。
折流板数目=
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
(5)折流板外径为600-5=595mm。
(6)折流板厚度为5mm
6.壳体设计
壳体厚度计算:
其中,,,(双面焊缝),
由于该换热器壳程流体的操作压力较高,所以壳程流体的阻力也比较适宜。
结构设计
1.冷凝器的安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采用卧式换热器
卧式换热器相对立式换热器,其占地面积虽然大壹些,但其传热系数高,
不易积气,易于安装和维修等。为了减少液膜在列管上的包角及液膜的厚度,
管板在装配时留有1%左右的坡度,或者将其轴线和设备水平线偏转壹定的角度
体内径为
D=1.05t
按卷制壳体的进级档,可取D=600mm
则横过管数中心线管的根数(根)
卧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规格如下:
公称直径D…………………………600mm
公称换热面积S……………………66.8m2
管程数…………………………4
管数n………………………………212
管长L………………………………4.5m
根据管程走循环水,壳程走正戊烷,总传热系数K现暂取:
(5)估算换热面积
3.工艺尺寸计算
(1)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Φ25×2.5mm较高级冷拔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1=0.8m/s。
(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根)
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根据本设计实际情况,现
差。
管子露出管板的长度,采用1.5mm。
5.折流板设计
(1)采用圆缺形性折流板。
(2)圆缺形折流板在卧式换热器中的排列分为圆缺上下方向和圆缺左右方向俩
种。上下方向排列者可造成液体的剧烈湍动,增大传热膜系数,这种结构最为
常用。故本设计中选用圆缺上下方向排列。
(3)圆缺折流板的圆缺高度壹般为%至40%,本设计中采用
(4)管板和壳体连接采用不可拆式,即直接焊在壳体上,稍微延伸,兼作法
兰,便于对胀口进行检查和维修以及清洗管子。
(5)管板直径和厚度
管板和壳体直径应保持壹致。
管板厚度和材料强度,介质压力,温度和压差,温差以及管子和外壳的
固定方式和受力因素有关。对于管子和管板胀接时,为保证胀接的可靠性,
管板的最小厚度为0.75。管子和管板焊接时,由于焊接能够达到甚至超过
9.法兰设计
(1)壳层流体进出口接管法兰,查表得:
焊缝
(2)管层流体进出口接管法兰,查表得:
焊缝
10.支座设计
化工设备中的支座是支撑设备位置用的壹种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某些场合
,支座仍能够承受设备操作时的震动,地震载荷,风雪载荷等。支座的结构形
式和尺寸往往取决于设备的型号,载荷情况及构造材料。常用的有:悬挂式支
面积核算
(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有
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
管程流体流速
普朗特数
(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管外侧污垢热阻
管内侧污垢热阻
管壁热阻计算,碳钢在该条件下的热导率为50.29w/(m·K)。所以
(4)传热系数依式3-21有
(5)传热面积裕度:可得所计算传热面积Ap为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5.壁温核算和冷凝液流型
核算壁温时,壹般忽略管壁热阻,按以下近似计算公式计算
,这和假设相差不大,能够接受。
核算流型
冷凝负荷
(符合层流假设)
6.压降校核
(1)计算管程压降
(结垢校正系数,管程数,壳程数)
取碳钢的管壁粗糙度为0.1mm,则,而,于是
管子直径……………………………
管子排列方式………………………正三角形
(5)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0%,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0.20*600=120mm。
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
B=0.3*600=180mm,可取B=200mm。
折流板数N=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1=4500/200-1=22(块)
通过分析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和阻力性能特点,说明在采用能量系数K/N来评
价强化传热时,应更着眼于提高其换热性能。本设计中:
,N=ΔP1+ΔP2+ΔP3+ΔP4=33603Pa
K/N=0.0253
满足要求,性能良好。
本设计通过对面积校核,压降校核,壁温校核等计算可知均满足要求,且传热效率为70%,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列,用于壳侧流体清洁,不易结垢,后者壳侧污垢能够用化学处理掉的场合。
本设计中采用正三角形错列的排列方式,而在隔板俩侧采用正方形直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