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的速率方程理论
aNa
WDn
dNb dt
b
bNb
WDn
绝热近似
a ? b ?
dNa dNb 0 dt dt dn 0 dt
dNa dt
a
a Na
WDn 0
dNb dt
b
b Nb
WDn 0
D
D0
1 nW (1/ a 1/ b )
dn WDn n
dt
当激光器在阈值之上不太高时,激光光子数不太大,有
1. 在激励源的作用下,基态E0上的粒子被抽运到能级E3 上,其跃迁几率用W0表示。
2. 到达E3能级的粒子将主要以非辐射跃迁的形式极为迅 速地转移到激光上能级E2,其跃迁几率用S32表示。
3. 处在E2能级的粒子,能通过自发辐射、非辐射跃迁和 受激辐射,跃迁到激光下能级E1,其跃迁几率分别用A21, S21和W21表示。
dN1 dt
N2W21
N2 A21
N2S21 N1W12
N1S10
dN0 dt
N1S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0W0
dn dt
N2W21
N1W12
作业:求解以下速率方程
dne dt
ne
epnenp
dnp dt
epnenp
npnnnp
dnn dt
ne
npnnnp
ne , np , nn 分别为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密度
D 临界反转粒子数
D
D0
1 nW (1/ a 1/ b )
D0 a / a b / b
引入
R nW
Rs
(1/ a
1/
b
)1
a
a b
b
a b 2 ab
ab
1 (
2
a
b)
D D0 1 R / Rs
G G0 1 R / Rs
增益饱和
dn WDn n
dt
dN a dt
a
q qc / 2L
q
q1
q
c 2L
激光器阈值 增益饱和 均匀加宽 多模振荡
均匀加宽
dn WDn n
dt
W
c3
8 2
A21g( )
c3
1
W
2 2
A21
2
(0 )2 (V / 2)2
第 个模的光场与第 个原子作用的受激辐射速率为
W
c3
2 2
A21
2
(
2
)2
2
sin2 k z
考虑泵浦过程以及激光作用
D Na Nb W c
dn WDn n
dt
dN a dt
a
aNa
WDn
dNb dt
b
bNb
WDn
定态时
. ..
Na Nb n 0
WDn n 0
a a Na WDn 0 b b Nb WDn 0
得到
WD
定态工作的激光器的增益等于损耗
4. 处在E1能级的粒子,能通过受激吸收到达E2,或非辐 射跃迁到E0,其跃迁几率分别用 W12和S10表示。
各能级上的粒子数密度N0,N1,N2,N3如果变化? 光子数密度n如果变化?
速率方程:
dN3 dt
N0W0
S32 N3
dN2 dt
N3S32
N2W21 N2 A21 N2S21 N1W12
dt dD 2WDn dt
对于四能级系统的激光器
dn WDn n
dt
dD WDn dt
已知初始条件 t 0
n ni
D Di 在脉冲开始建立的时间内,光子数和反转粒子数为
n(t) niet ( WDi )
D(t)
Di{1
Wni
[1
et
]}
2.5 均匀加宽的激光器的多模振荡
纵模
谱线线型
小信号增益 自饱和参数
dn dt
(G0
)n
Cn2
G0 D0W
C W 2 D0 (1/ a 1/ b )
2.4 调Q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Q开关 损耗
光强 增益
t
调Q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dn WDn n
dt
略去泵浦项和衰减项
dNa dt
a
a Na
WDn
dNb dt
b
bNb
WDn
dn WDn n
为电子和中性分子的吸附速率系数
ep 电子与正离子的复合系数 np 正离子与负离子的复合系数
6.2 107s1 ep np 2.21013 m3 / s
整体为电中性
初值
ne nn np
ne (0) np (0) 1017 cm3
求 ne (t) ?
1.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激发与衰减的速率方程(还未产生激光)
定态时
dNa dt
a
aNa
dNb dt
b
bNb
..
Na Nb 0
Ea
a
Eb
aNa
Na a / a
b
bNb
Nb b / b
只考虑泵浦过程而激光场为零时的定态反转粒子数,记为
D0 a / a b / b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N0 ( a
b )] /
( a
b)
2
引入
||
1 2
(
a
b
)
dD dt
|| (D
D0 )
2WDn
dd dt
|| (d
d0 ) 2Wd n
dd
dt
|| (d d0 ) 2
W d n
对于四能级系统 E3 W0 E0
S32 W21 A21 S21
S10
E2 W12
E1
对于四能级系统
第 个模的光子数的速率方程是
dn
dt
n
W d n
单模振荡的粒子数方程
dNa dt
a
a Na
WDn
dNb dt
b
bNb
WDn
D Na Nb
N0 Na Nb
dD dt
(a
b )
1 2
N0 ( a
b)
1 2
D( a
b)
2WDn
n 0, dD 0 dt
D0
[(a
b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