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察物体(三)复习课教案

观察物体(三)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三)复习课
作者: 18中小学校朱英姿
教学目标:
1.通过再次观察、操作,经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立
体图形与其它相对应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2.能够进一步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
三个方向观察确立立体图形。

3.通过复习及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进一步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单,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从大屏幕上你们已经看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了吗?对,就是观察物体(三)的复习课,板书:复习观察物体(三)。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天的课上能有更多的收获。

二、出示复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看咱们今天的复习目标,请大声朗读出来:1. 能进一步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2灵活使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出示复习指导。

(一)复习指导一:
1.仔细阅读课本第2页例1,并回忆所学知识判断: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且摆出的图形一定是。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到站台上边讲解边演示)
2、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练习。

3、归纳总结: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立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但摆法不同,小正方体的个数也不相同。

(二)出示复习指导二:
1、认真看课本第2页例2,回忆并思考:你是怎样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一个立方体的?能结合例2的图及实物边摆边说吗?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到站台上展示摆的方法)
2、归纳总结: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3.动手摆一摆。

(多媒体展示)
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如下,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并画出来。

四、当堂训练:
(一)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1.从上面看到的是圆形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
2.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
3.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
4.观察物体时,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两个面。

()
5.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确定,这个立体图形也一定能够确定。

()
(二)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2.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3.
从左边看从上面看从正面看
(三)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1. 2.
(四)搭一搭。

1.如下图,如果再添上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从侧面和上面两个不同位置观
察时,物体的形状都不变,那么这个正方体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2. 用小正方形搭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上面看和正面看分别看到下边的两个图形。

这个立体图形可能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小组合作讨论)
上面正面
(五)拓展提升。

1. 四块正方体积木,每块积木的6个面分别写着字母A、B、C、D、E、F每块积木上的字母的排列顺序相同。

请仔细观察,推断:
(1)C的对面字母是()。

(2)A的对面字母是()。

(3)E的对面字母是()。

2. 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

3. 一个棱长为2cm的立方体,按照某种方式展开后,恰好能放在一个长方形内。

(1)计算图1长方形的面积。

(2)小明认为把该立方体按照某种方式展开后放在图2的长方形内,请你在图2中画出这个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图2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2cm)。

图1 图2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三)——复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