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红花郎酒包装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姚培培班级:2008级包装工程01班学号:指导教师:李琛完成日期:2011年10月27日。
目录一、产品特性介绍 (4)【1.包装介绍 (4)2.酒体介绍 (4)二、设计定位分析 (4)1.商标定位 (4)2.商品定位 (4)(1)商品产地 (5)(2)商品特点 (5)3.消费者定位 (5)《三、内包装容器的设计 (5)1.选用的材料 (5)2.材料特性分析 (5)3.容器成型方法介绍 (5)4.容器的结构尺寸 (5)5.内包装容器结构图 (6)6.内包装容器装潢图 (6)四、外包装容器的设计 (6))1.纸盒内尺寸计算 (6)2.纸盒制造尺寸及外尺寸计算 (7)3.纸盒的结构图 (8)4.纸盒的装潢图 (8)五、内外包装容器效果图 (9)1.内包装设计效果图 (9)2.外包装设计效果图 (9)3.产品组合设计效果图 (10){六、设计创意说明 (10)1.内包装容器创意 (10)2.外包装容器创意 (11)七、课程设计总结 (11)八、主要参考资料 (12)…*!红花郎酒包装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二、产品特性介绍《酱香典范·红花郎》红花郎酒是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推出的系列酒之一。
具有酒质香浓、醇厚、味陈、甜爽、尾净舒适、风格优美的特点。
新开发的产品在保证原有酒质和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在包装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以其新颖独特的包装设计,突破了传统,开创了白酒包装超时尚之先河。
在中国白酒的坐标上,酱香是一种独特的香型,是我国白酒中极其珍贵的一大类。
此中杰出者,红花郎酒当为典范。
1.包装介绍瓶形经105道工艺精心打磨,特别引进英国低温红,24K砂金烧花,24K亮金压边。
瓶形线条流畅柔美,张弛有度。
纯正红色,亦含蓄亦奔放,完美表现了红花郎酒的非凡品味。
2004年3月19日,魅力十足的红花郎酒以其精美的包装,鲜艳而热烈奔放的“中国红”色彩在众多酒包装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酒业包装创新大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2004年10月,红花郎酒酒瓶荣获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立的最高荣誉——“2004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
2.酒体介绍采海拔1000米以上云贵高原之珍稀米红粱;取深山1000米以下之天然郎泉水;恪守千年传承至今的酿造古法;经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参与循环发酵;每一瓶红花郎酒皆经过9次蒸酿、8次发酵、7次取酒,长达一年的生产周期,10年、15年以上的洞藏储存期,历经千淬百炼,这才催生出一个包含400多种香味成份,绿色健康,弥足珍贵的酱香珍品。
三、设计定位分析1.商标定位\热烈奔放的“中国红”色彩酒瓶为中国红葫芦宝瓶型陶瓷瓶,瓶体上烤有金色的宝相花和金色的大郎字等相配搭,大郎字上方有十五年陈酿五个横排汉字等标识,瓶盖为中国红,瓶子和盖子色彩搭配均匀协调(瓶子色彩、字体等均进行了专利申请)。
红花郎”的“红”指的是颜色,“花”指的是葫芦状酒瓶上的佛教中的宝相花。
“郎”当然是指郎酒品牌。
它是从外观、颜色、花形来命名的一个酒名。
“红花郎”的喜庆源自红色,吉祥源自趋利避害的宝相花。
郎酒集团专门为“红花郎”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并专门申请了色彩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红花郎绝不是在郎酒中加了点藏红花。
“红花郎”陶瓷瓶所用红釉是由英国皇家陶瓷研究院提供的。
2.商品定位红花郎酒的商品定位主要可以从商品产地及特点中来体现:(1)商品产地红花郎酒产自川黔交界有“中国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设计时对其外包装设计中就融入了四川独特的山水画,这样就为商品增添了独特的民族地方特色,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2)商品特点红花郎酒是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推出的系列酒之一。
具有酒质香浓、醇厚、味陈、甜爽、尾净舒适、风格优美的特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其特点在包装中可以看到精细的花纹、优美的线条等来传达视觉效果。
3.消费者定位、红花郎酒的消费人群可以说很广泛,一方面,它可以作为年轻人送给长辈的礼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中上层的酒品,它更被应用在婚礼、商务聚会等大型集体场合中,现如今消费者更加被白酒自身某种特性所吸引,红花郎酒利用其酱香典范的身份,华丽的包装吸引着更多不同心理和审美观的消费者,甚者,在2009年郎酒冠名春晚,红花郎名声大震,更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并认可,因此,红花郎酒一直以来就吸引着不同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四、内包装容器的设计1.选用的材料根据红花郎酒的酒质、特性、品味、设计、消费人群等,以及通过比较塑料、玻璃、陶瓷的基本特性和用途,综合考虑后,选择陶瓷材料比较合适。
2.材料特性分析a、陶瓷酒瓶由高温烧成,物理化学稳定性高。
b、陶瓷酒瓶略有透气又不渗漏,对原酒陈酿过程中有很好的催陈效果。
c、陶瓷酒瓶不透光,避免了光对酒的化学反应,很好地保持了酒质。
&d、陶瓷酒瓶比玻璃酒瓶导热慢,可以保持适中的酒温,使酒不易变质。
e、制造陶瓷酒瓶的原料取材于天然矿物,它含有铁、铜、锰、钙等元素,有益健康。
f、陶瓷制造工艺精湛、艺术表示形式多样,收藏价值极高,可以提升酒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3.容器成型方法介绍陶瓷酒瓶采用的是烧制成型法,其成型过程为:(1)淘泥;(2)摞泥;(3)拉坯;(4)印坯;(5)修坯;(6)捺水;(7)画坯;(8)上釉;(9)烧窑;(10)成瓷;(11)成瓷缺陷的修补。
4.容器的结构尺寸(1)容积:500ml(2)结构尺寸:口径:;直径:12cm;瓶底直径:;高度:30cm5.|6.内包装容器结构图7.内包装容器装潢图五、外包装容器的设计1.纸盒内尺寸计算因为酒瓶的最大外尺寸为Lmax =120mm;Bmax=120mm;Hmax=300mm,又因为设计的是单件内装物的包装,所以,可以由公式:Xi = xmax+k’|式中X i—折叠纸盒内尺寸(㎜);xmax—内装物最大外尺寸(㎜);k’——内尺寸修正系数(㎜)。
得出纸盒的内尺寸为:L i =Lmax+k’=120+5=125(mm);B i =Bmax+k’=120+5=125(mm);H i =Hmax+k’=300+3=303(mm)2.纸盒制造尺寸及外尺寸计算/1)纸盒的制造尺寸:制造尺寸修正系数一般为长、宽方向取2mm,高度方向取1mm;在这里为了方便计算,制造尺寸、外尺寸修正系数均为0,即k=K=0。
(1)纸盒容积V=Li ×Bi×Hi=125×125×303=4734375(mm3)=(cm3)查表得,t=1(mm)(2)将体板从左至右(由纸盒的结构图可得)编号因为体板○1为复“L”型,所以B 1=Bi+(n2-1/2)t+k=125+(2-1/2)×1=(mm)((3)因为体板○2、○3构成“U”型,所以L2=Li+(n2-1)t+k=125+(2-1)×1=126(mm)B 3=Bi+t+k=125+1=126(mm)(4)因为体板○4为复“U”型,所以L4=Li+(n2-1)t+k=125+(3-1)×1=127(mm)(5)高度方向上(BH截面)H 1= Hi+(n2-1)t+k=303+(4-1)×1=306(mm)H 2= Hi+(n2-1/2)t+k=303+(2-1/2)×1=(mm))H 3= Hi+(n2-1)t+k=303+(2-1)×1=304(mm)H 4= Hi+(n2-1)t+k=303+(4-1)×1=306(mm)2)纸盒的外尺寸:B0=Bi+n2t+K=125+2×1=127(mm)L0=Li+n2t+K=125+2×1=127(mm)H0= Hi+n2t+k=303+4×1=307(mm)所以,外尺寸为127mm×127mm×307mm 3.纸盒的结构图;4.纸盒的装潢图六、内外包装容器效果图1.内包装设计效果图2.外包装设计效果图:3.产品组合设计效果图七、设计创意说明1.内包装容器创意a.从结构上看:整体是一个花瓶式,分为口径、瓶颈、瓶肚、瓶底四部分,其口径较细,且瓶颈较长,很适合倒酒和手握,而瓶肚则比较大,能成装一定规格的酒液,瓶底则小于瓶肚但大于口径,以利于放置。
b.从造型上看:采用的是花瓶式陶瓷容器,瓶形经105道工艺精心打磨,线条流畅柔美,张弛有度,给人以美的感受。
c.从装潢上看:特别引进英国低温红,24K砂金烧花,24K亮金压边。
纯正红色,亦含蓄亦奔放,完美表现了红花郎酒的非凡品味。
也突出其高贵、喜庆的特点。
2.外包装容器创意a.从结构上看:一般单瓶白酒的外包装都采用折叠纸盒包装形式,我设计的此红花郎酒包装纸盒是插入式折叠纸盒,即曲孔锁合反插式折叠纸盒,属于标准盒型的一种,合理设计后的纸盒,既能起保护内装物的作用,又便于消费者开启。
b.从造型上看:形状上由于内装物是花瓶式容器,属于圆形,所以我设计时令长和宽相等,即上盖和底均为正方形,以便轻松地放入内装物。
c.从装潢上看:特别在外观设计上采用的是红花郎特有的中国红,也为和内装物相称,其中正面特意放上了四川的山水画,以突出此酒液来自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清新的地方。
八、课程设计总结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更加巩固和加强了对包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为专业课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而且通过实际设计制作,使我加深并了解了包装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各方面因素,掌握了包装容器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
这次的课程设计除了对实际产品进行了包装结构设计外,还对包装进行造型设计及装潢设计,它们三者是包装设计中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我在前面学习的电脑装潢方面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这次课程设计锻炼和培养了我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
虽然上学期我们已经做过了课程设计,但通过再次的动手去操作,我发现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动脑筋去思考,比如除了新增加的纸盒尺寸计算,三维视图的绘制,其他以前我们接触到的知识也需要创新。
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去练习,去完善,才能顺利地把学过的知识都串联起来,为你所用。
我认为,实践才能出真知,我们不能一味的只是听老师在课堂上为我们灌输知识,在课下把老师教与我们的的理论知识,自己通过自我的努力,独立地去完成课程设计,这样才是把知识真正学到手了。
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更加锻炼了我的独立性,在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时,要通过查阅教科书,随堂笔记,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或者问老师来把模糊的地方弄清楚,这样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有时学习是需要较真的,不明白不能轻易就糊弄了事,而是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把其搞懂才行。
同时,这也是大学期间最后一次课的课设了,在设计过程中,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更愿意投入精力去把它做好,希望能让大学四年的课程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