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版新教材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岭南版新教材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古老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风俗画”、“历史画”②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或临摹中,探索古老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②在欣赏和评述中,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交通特点作品,不同质材和艺术造型特点。

③在比较中、体会“风俗画”、“历史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陶船”是中国最早的发明“舵”的物证。

②知道中国建筑木船的技术至今还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

③感受古老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用绘画形式表达古典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2、难点:了解古典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环境、科技发展的关系。

3、兴趣点:①听历史故事。

②看古代有关交通工具、风土人情的录象。

③在进行比较观察评述。

4、观察点:①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②感受作品中生动的线条③欣赏平面和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等。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第2课: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的造型、色彩、功能等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比较活动中,体验现代交通工具流线型的造型和先进功能。

②探究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了解“高效、节约能源、无噪音、无污染、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的设计思路。

③提供学生“资料收集——欣赏——想象——评论”等空间、鼓励大胆想象与评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科技发展离不开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感情。

②对交通工具的发展感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选择1——2种现代活未来的交通工具、并能从其美观的的造型、简洁的色彩、以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美的享受等方面进行评述。

2、难点:了解流线型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轻巧、全自动、环保、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设计的要素。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的资。

3、准备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课后记:第3课:上学的路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②能用线条或色彩画出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并画出记忆中的沿途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感受与交流中,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②在观察与思考中,发展空间方位能力。

③在观察与比较中,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比较平面或立体路线图的异同。

④在自评与他评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图感兴趣,知道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②热爱生活,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③懂得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并画出沿途景物。

2、难点:能选择主要的标志物,根据指向标,画出平面或立体路线图。

3、兴趣点:①玩拼地图游戏。

②探究学校在自己家的哪一方,描述上学行走的路线和见过的景物。

③比较谁的地图绘制得有趣的路线图。

4、观察点:①平面地图与立体地图的异同。

②地图上的路线与景物的关系。

③认识指向标与地图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平面地图的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一、教学过程:课后记:第4课:红绿灯下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造型、色彩、了解一些交通设施。

②体验“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描绘红绿灯下有前后遮挡和空间排列的道路交通情景。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观察与记忆中,认识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重要的交通设施。

②在欣赏与评述中,激发创作的内容和选择表现的方法。

③在尝试与表现中,大胆运用各种物象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景色色彩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遵守交通规则、营造良好的交通持续、应“从我做起”的道理。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描绘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2、难点:能运用各种物象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景色色彩画。

3、兴趣点:①带着问题观察。

②表现交通小故事。

③创设红绿灯下的情景。

④举办“红绿灯下”小展览。

4、观察点:①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②各种交通设施的造型、色彩、功能。

③人物动态、神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

2、让学生收集有关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第5课:壮观的高架桥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高架桥的功能、知道高架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能凭记忆、想象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它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记忆活动中,了解高架桥的功能。

②在比较观察中,学会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

③在想象与创作中,能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心生活、体会现代交通。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凭记忆、想象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它景物。

2、难点:①能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

②能画出有“遮挡、空间感“的高架桥,车辆和背景等物象。

3、兴趣点:①说说高架桥的故事。

②观察游戏。

③合作组画。

4、观察点:①以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的造型特点。

②整体与局部。

③静态与动态。

④近景与远景。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高架桥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第6课:汽车博览会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汽车的种类及其它不同造型、色彩特点。

②感知“博览会”是展示交流艺术、科技和商品饿公共场所。

③能凭记忆或想象表现现代或未来的汽车。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能参与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类的活动。

②在欣赏活动中,能大胆评述。

③在探究学习中,能从现在有交通工具存在的问题,大胆改良及创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交通工具进行改造和创新设计发生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①认识汽车的种类及其不同的造型、色彩特点。

②能凭记忆或想象画出一辆汽车的造型、色彩、功能。

2、难点:能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汽车、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汽车。

3、兴趣点:①为“汽车博览会”设计汽车。

②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③能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

4、观察点:①汽车的造型、色彩特征。

②客车的异同。

③工具车的异同。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各种汽车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第7课:我们的地下世界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地下交通世界”是缓解地面交通、有利环境的交通设施:②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记忆或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感受画家对“地下交通世界”的观察和细致描绘的特点。

②在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中,了解地铁能力为人类提供比地面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全的交通。

③在创作与表现中,大胆记忆或想象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地下交通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下交通世界感兴趣,学会关心生活与社会发展。

②体会建筑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记忆或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

2、难点:如何表现“地下交通世界”有趣的场景或生活细节。

3、兴趣点:①“鼹鼠”的生活习性。

②欣赏画家的作品。

③有趣的地下交通世界故事。

4、观察点:①作品中粗细疏密的线条、和谐的色彩。

②地下列车的造型、色彩。

③车站的设施。

④车厢的设施⑤地下商场的造型色彩⑥不同场所的人物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

2、让学生收集地铁地图的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8课:表现丰富的脸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刻画人物面部表情、能使画面生动、有趣:②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感受画家对“地下交通世界”的观察和细致描绘的特点。

②在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中,了解地铁能力为人类提供比地面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全的交通。

③在创作与表现中,大胆记忆或想象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地下交通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下交通世界感兴趣,学会关心生活与社会发展。

②体会建筑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伙伴脸部五官特征。

2、难点:能运用不同的版画机理效果,表现伙伴“表情丰富的脸”。

3、兴趣点:①猜一猜游戏。

②听词语做表情游戏。

③制作简单的版画。

④一版多画。

4、观察点:①水印版画与黑白版画不同的艺术效果。

②体会刀味、木味、墨味、印味、纸味。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收集学生的各种表情的照片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9课:休息的人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体会“休闲”的活动动态:②能运用“叠帖纸版画”的方法,表现课间休息的人物的动态。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活动中,大胆想象与评述。

②在自由探索中,掌握“叠帖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③在造型表象中,学会抓住人物动态进行观察,记忆与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知课间运动也是积极的休息,体验同学之间融洽相处、彼此接纳带来的快乐。

②对“叠帖纸版画”产生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运用“叠帖纸版画”的方法,表现课间人物休息的动态。

2、难点:能运用“叠帖纸版画”的方法,表现群体人物休息时的有趣的动态。

3、兴趣点:①猜一猜游戏。

②观察游戏。

③表演“有趣的运动动作。

④探究“叠帖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4、观察点:①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动态。

②人物的前后、遮挡、粘贴、制版、印刷。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休息人物的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学生初步接触纸版画,但效果很好。

10课:我喜欢的运动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自己熟悉的纸版画形式,表现“人物运动时的动态”。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记忆活动中,大胆表演“动感”人物动态。

②在构思创作中,能综合运用各种纸材今年系版画创作,表现人物运动动作。

③在作品欣赏传阅或相互赠送中,体会版画“一版多幅”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激发热爱生活、运动的感情。

②产生观察人物运动动态的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运用自己熟悉的纸版画形式,表现人物运动时的动态。

2、难点:能综合运用各种纸材进行版画创作,表现“动态美”的人物运动动作。

3、观察点:①“动态美”的姿态。

②人物前后遮挡的粘贴、制版、印刷过程。

③不同的动作与躯干、四肢的伸屈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