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安静、运动时血压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观察运动对人体血压的影响。
[实验原理]
人体动脉血压测量采用听诊法,测量部位为上臂肱动脉。
用血压计的压脉带充气,通过在动脉外加压,然后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没有声音,如果血液流经狭窄处形成涡流,则发出声音。
当缠缚于上臂的压脉带内充气后压力超过肱动脉收缩压时,肱动脉内的血流完全被阻断。
用听诊器在其远端听不到声音。
徐徐放气降低压脉带内的压力,当压力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将断续地流过肱动脉而产生声音,在肱动脉远端能听到动脉音。
继续放气,当压脉带内压力等于舒张时,血流由断续流动变成连续流动,使声音突然由强变弱并消失。
故从无声音到刚听见第一个动脉音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动脉音突然变弱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舒张压
[实验对象]
普通学生
[实验器材]
听诊器、血压计、节拍器。
[实验步骤]
l.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它由检压计、压脉带和橡皮充气球3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标压力刻度的玻璃管,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槽相通。
压脉带为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它借橡皮管分别和检压计的水银槽及充气球相通。
橡皮充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橡皮囊,供充气,放气用(图4-15)。
2.受试者脱去一衣袖,静坐5min以上。
3.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压脉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4.令受试者将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向上。
将压脉带在该上臂,其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cm,松紧适宜。
5.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略向前弯曲。
6.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胸件放在其上。
7.测量收缩压: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带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为止。
继续打气使水银再上升2.6~4.0kPa(20~30mmhg)。
随即松开气球螺旋,连续缓慢放气,减低压脉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当开始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一般青壮年收缩压为12-17.3kPa (90-130mmHg).
8.测量舒张压:继续缓慢放气,动脉音先由低到高,然后由高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在声音突然变弱的瞬间,检压计上水银柱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一般青壮年舒张压力8-10.6kPa (60-80mmHg)。
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kPa(或mmHg)表示。
1kPa=7.5mmHg。
反复测血压,如血压值波动<0.5kPa或<4mmHg即为准确。
9.运动后血压的测量: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皮管接头(不要取下压脉带)。
令受试者以每次2s的速度连续下蹲3min(30次/min)或按节拍器节律下蹲,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6min时的血压和脉率。
[注意事项]
1.测量应在安静环境中进行。
2.受试者应脱去衣袖,以免袖口过紧,阻碍血液循环。
3.压脉带的宽度有7、9、12cm3种,应以覆盖受试者上臂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