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

中医儿科学(电子教案)

章节
第四章三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小儿肺炎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本节课程的讲解,使学生从西医的角度认识小儿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要点及西医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内容:
1、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和合并心衰诊断标准。
2、小儿肺炎的分类方法及治疗方法。
30分钟讲述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症状、体征和理化检查)和合并心衰诊断标准。
30分钟讲述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节
第四章第四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哮喘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讲述,使学生掌握儿童哮喘的诊断及西医治疗原则、中医辨证论治。





掌握内容:
1、中医儿科学发展史中有重大贡献的学者、著作及其贡献。包括《颅囟经》、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万全及其学术贡献等。
熟悉内容:
1、中医儿科学的发展过程。
2、小儿各年龄分期的生理、病理特点。
3、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
了解内容:
1、中医儿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2、小儿年龄分期的目的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
重点:肺炎喘嗽的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
难点:肺炎喘嗽变证机理
教学
设计

组织
1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含义、发病特点。
2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常证和变证的病机演变)。
1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诊断要点。
50分钟讲述肺炎喘嗽的辨证治疗。
10分钟本次课程内容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西医儿科学


掌握内容:
1、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及西医治疗原则。
2、儿童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内容:
1、哮喘的病因病机。
2、肺炎与哮喘的鉴别。
了解内容:
1、儿童哮喘的西医治疗方法及GINA方案。
2、儿童哮喘的西医病因病机。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在于疾病的辨证论治,而鉴别诊断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
设计

组织
15分钟。依次讲解概念,发病特点,中西互参。
熟悉内容:
儿科治法应用特点,儿科常用内治治法。
了解内容:
1、儿科治法应用应与成人有别。
2、外治治法的操作及适应症,儿科常用治法因人、因病、因时的综合应用。
教学
重点

难点
看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
设计

组织
以儿科治疗的药物内治法和外治法为纲,分别讲述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20分钟。药物内治法。
25分钟。小儿常用外治法。
5分钟课堂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节
第二章二、三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新生儿期保健;婴儿期保健;




教的讲述,使学生熟悉新生儿的保健要点和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对婴儿期喂养的讲述,使学生能较好地指导母亲进行科学喂养,提高小儿的体质。
25分钟。智能发育主要讲述总体规律,使学生基本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全貌。
教学
实施
情况
小结
课程
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节
第一章第四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对小儿的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的讲述,为了解小儿疾病的发病及指导治疗奠定基础。






掌握内容:
小儿生理特点、病因特点、病理特点及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熟悉内容:
1、小儿肺炎与急性支气管炎的鉴别。
2、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药物。
了解内容:
1、小儿肺炎的发病特点。
2、小儿肺炎的病因病机。
教学
重点

难点
1、小儿肺炎及其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
2、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教学
设计

组织
20分钟讲述小儿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分类。
20分钟讲述小儿肺炎的病因病机。
教学
设计

组织
30分钟交待呕吐、腹痛的概念后引出疾病的范围,点明只有排除诸多疾病后才可按呕吐辨证论治;
20分钟依次交待发病特点,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通过病因病机的框图引出辨证分型
40分钟重点介绍辨证要点和证治分类。
10分钟课堂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节
第五章第五节
授课方式
理论
40分钟。最后讲解病理性黄疸的产生原因及黄疸的临床对症处理方法。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节
第四章第二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感冒、咳嗽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对感冒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的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小儿感冒兼夹证(挟痰、挟滞、挟惊)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通过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辨证论治的讲解,使学生重点掌握小儿的咳嗽以外感






掌握内容:
1、新生儿期保健的内容
2、婴儿期喂养的方式。
2、婴儿期添加辅食原则。
熟悉内容:
1、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2、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了解内容:
1、新生儿护理方法。
2、婴儿护理及预防接种。
教学
重点

难点
1、婴儿期喂养的方式;母乳喂养的优点。
2、婴儿期添加辅食原则。
教学
设计

组织
10分钟。从胎儿娩出开始讲述新生儿护理具体步骤及方法。
熟悉内容:
1、小儿闻诊,问诊及切诊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内容:
儿科诊法的应用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看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应用。
教学
设计

组织
在回顾中医四诊基础上,按照望闻问切为纲,通过临床举例讲解儿科四诊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30分钟。望诊内容。
20分钟。闻诊内容。
20分钟。问诊内容。
20分钟。切诊内容。
30分钟。婴儿期喂养,前6个月讲述不同喂养方式,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
10分钟。小儿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重点讲述辅食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节
第三章第三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胎黄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对胎黄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的讲述,使学生初步了解小儿胎黄产生的原因,掌握临床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熟悉小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40分钟教学重点放在辨证论治上,并讲授相应的有效的外治法。
10分钟课堂小结。
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
中医儿科学
章节
第五章第三、第四节
授课方式
理论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呕吐、腹痛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呕吐、腹痛的辨证论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识别引起呕吐、腹痛的原发病,做到辩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免贻误病情。
了解内容:
1、鹅口疮与白喉的鉴别诊断。
2、鹅口疮和口疮的发病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在于疾病的辨证论治,而鉴别诊断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
设计

组织
20分钟依次讲解概念,发病特点,中西互参。
30分钟通过框图交待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引出辨证分型为辨证论治做准备,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应深入讲解。






掌握内容:
呕吐、腹痛的辨证要点及证治分类。
熟悉内容:
常引起呕吐和腹痛的原发病,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
了解内容:
呕吐和腹痛的发病特点,常见的其他疗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呕吐、腹痛的辨证要点及证治分类,关键是让学生学识别引起呕吐、腹痛的常见原发病,区分轻重缓急,以免贻误病情;
难点是确定中医呕吐、腹痛的范围。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讲述对鹅口疮的讲述,使学生明确其主要临床特征、辨证治疗及常用外治法。
通过讲述对口疮的讲述,使学生明确其主要临床特征、辨证论治及常用外治法。






掌握内容:
1、鹅口疮的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2、口疮概念、诊断、辨证论治。
熟悉内容:
1、鹅口疮的病因病机、外治法
2、口疮的病因病机、外治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