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开题报告概要
目的论指导下汉译的英文作品
《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飘》
《The Wind in the Willows》-Kenneth Grahame 《风语河岸柳》
《 A Farewell to Arms》-Ernest Hemingway 《战地春梦》
[5]李玲,李艳.从目的论视角看英语文学书名的翻译[J].延安大学学报(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版),2012. [6]丰华瞻. 漫谈书名的翻译[J]. 外国语,1980,2.[7]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2007. [8]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从目的论视角探讨英语书名的汉译
A study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Book Tit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研究现状
书籍,作为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输出和输入
无疑成为了经济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环。书名相当于是一部作品的窗户,乃是 画龙点睛之处,读者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书名,用心脏来形容书名的重要地 位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可以通过一本书的书名去窥探作品的主题和大致叙述内 容,它是作者创作构思的结晶。翻译书名的好坏,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读者的青 睐,让读者决定是否有购买的意愿,更多的是翻译得美轮美奂的书名是为了表 达译者对作者的无限敬意和作品的尊重程度。
论文大纲
1.引言 2.目的论的简介
2.1目的论的发展与定义 2.2目的论的三个原则 2.2.1目的性原则 2.2.2忠实性原则 2.2.3连贯性原则 3.1书名汉译的预期功能 3.1.1文化功能
3.目的性原则下英语书名的汉译
3.1.2信息功能 3.1.3美学功能 3.1.4商业功能
4.1直译
4.目的论指导下英语书名汉译的策略
凯瑟琳娜 • 赖斯( Katharina Reiss) ,汉斯 • 弗米尔( Hans Vermeer) ,贾斯 塔 • 曼塔利( Justa Manttari) ,克里斯蒂安 •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主要 代表。 翻译并不是一个转码过程,而是人类一种具体形式的行动。凡行动皆有目的,
因此翻译亦由目的支配。翻译的时候时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原作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 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论认为,翻译活动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 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文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 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4.2意译 4.3音译 4.4改译
5.结语
参考文献
[1]陈琳.从目的论看书名的翻译[J].中国科技信息,2009. [2]曹文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 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7.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2.
[4]罗新璋. 翻译论集[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的性原则行动,目的论是一种具有可 操作性的,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性的理论,目的 论为译者提供了指导书名翻译的新视角,实现 翻译的目的,译出好的书名,有针对性地翻译 出更为读者所接受和欣赏的准确译名。
目的论(Skopos Theory)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从翻译行为的目的视角提出的一个理论。
[9] 杰里米 • 芒迪.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秦绪.英语书名的翻译技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11]熊鹰飞.英语书名的翻译原则[J].考试周刊,2012. [12]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3]杨岂深. 漫谈书名和人名的翻译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4]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15] 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 中国科技翻译,2004.
研究目的
翻译的时候时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
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也就是说,在翻译作品书名的
时候,我们要考虑的还有目的论下强调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有着着
各异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对语言的欣赏角度也有差别;又或者在不同
年龄层次中我们翻译的目的又是截然不同,根据目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翻译。实现书名翻译的预期功能,文化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商 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