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硕士开题报告

翻译硕士开题报告

3.2句法难点
3.2.1句子结构冗长复杂
3.2.2被动语态及名词化结构使用广泛
3.3语篇难点
3.3.1专业知识深奥且逻辑性强
3.3.2语篇衔接紧密
第四章《专利审查意见书》翻译的应对策略
4.1翻译目的论
4.2词汇翻译
4.2.1专词专译
4.2.2词性转换
4.3句法翻译
4.3.1查证平行文本
4.3.2长句短译
3.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本研究以专利文献中《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翻译为重点进行分析探讨,克服了传统专利文献翻译中以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专利申请文件为重点的不足,是对专利文献翻译的一种补充;
(2)本研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自身经验为基础,聚焦《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翻译难点及策略。该类文献的翻译是现有研究中少有提及的。本论文完善了对《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等类文献翻译方法的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归纳《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词汇、句法及语篇等方面的特点及难点;
(2)分析探讨并总结《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翻译中相对应的策略;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举例法
可行性分析:
笔者搜集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专利文献翻译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翻译中词汇、句法及语篇方面的难点,结合自身对《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翻译实践,总结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并通过个案研究、举例等方法论证翻译策略与方法,因而,撰写本文是可行的。
[11]赵然、晋耀红.《专利文献翻译中并列结构的处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24).
[12]庄一方.《专利文献的英汉翻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五、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20年月日
修改论文,完成二稿及定稿。
(5)2016年3月
论文送审。
(6)2016年5月
论文答辩。
三、论文大纲(可加页)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背景
1.2选题目的
1.3选题意义
第二章项目介绍
2.1项目概述
2.2内容简介
2.3目标读者
第三章《专利审查意见书》的语言难点分析
3.1词汇难点
3.1.1专业术语使用广泛
3.1.2固定表达众多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1)2015年10月8日
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阅。
(2)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认真阅读参考文献,仔细分析项目内容,整理典型难题与解决方法,分析讨论典型案例。
(3)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撰写论文,完成初稿,交由导师审阅。
(4)2015年12月——2016年1月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讨论部分《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译本总结专利文献翻译在词汇、句法及语篇上的难点,归纳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给专利审查文件的翻译人员提供参考与启示。
研究内容:
以部分《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翻译为例,分析专利文献翻译的词汇、句法及语篇方面的重难点以及相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主要存在词汇、句法及语篇方面的难点,具体表现为专业术语广泛使用、固定表达众多、句子结构冗长复杂、被动语态及名词化结构广泛使用、专业知识深奥且逻辑性强以及语篇衔接紧密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通过专词专译、词性转换等方法解决词汇方面的难题,通过查证平行文本、长句短译、变被动为主动等方法来解决句法层面的难题;通过查证专业文本、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语篇方面的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姓名郑文琦
学号201422100018
导师姓名、职称章燕教授
系所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专业翻译硕士
研通知书》翻译的难点及策略
一、立论依据
(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意义: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正日渐凸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权,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已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员将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对其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若经过实质审查,审查员认为该专利申请存在一定缺陷不能授予专利权,将发出《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指明缺陷的性质,并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陈述意见或者修改申请文件。
为了使申请人对《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有一个深刻清晰的理解和认识,针对其做出有效答复,从而使申请人早日顺利取得发明专利权,《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对《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翻译的研究成果较少,而对这类文献的翻译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在词汇、句法及语篇等方面存在诸多特点,例如:专业术语使用广泛、固定表达众多、句子结构冗长复杂、被动语态及名词化结构使用广泛、专业知识深奥且逻辑性强以及语篇衔接紧密等,因而翻译起来处理较难,值得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的分析,总结出《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拟就该类文献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的翻译进行探讨。
笔者选取部分《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译本进行分析,挑选其中典型案例,对以上重点、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举证,希望能够给专利审查文件的翻译人员些许参考与启示。
国内外现状分析:
笔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外对专利文献及其翻译这一领域有所研究,如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庄一方撰写的《专利文献的英汉翻译》中对专利文献的语言特点、专利文献翻译中应注意的中英文差异进行了讨论与评述;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厉宁、周笑足合著的《知识产权专业英语》详细介绍了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与阅读、知识产权学术交流英语和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研究等内容;其中最为详尽系统的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江镇华撰写的《实用专利丛书》,其中包括《怎样阅读及翻译英文专利文献》(How to Read And Translate Patent Literature in English)、《怎样检索中外专利信息》(How to Search Patent Information)、《实用专利教程》(Tutorials on Patent Practice)等系列书籍。在这一系列丛书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专利文献的特点与用途,讲述了专利文献翻译技巧,如:割裂修饰、加减词及部分否定等,并通过化工、机械、电气、通信等领域的专利文献实例论证了作者所提出的翻译策略方法,而且总结出常用的词汇及句型,为笔者的论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各有所长,大多涉及专利文献翻译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为读者研究《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翻译的难点及策略提供了重要基础。但以上各位学者均着重于专利文献翻译中的语言特点,尤其是专利申请文件中的翻译,少有提及《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词汇、句法及语篇方面的翻译的难点,尤其在《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翻译技巧及方法方面更是少有着墨。笔者将在各位学者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着重分析《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翻译在词汇、句法及语篇上的难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是专利文献翻译的一种补充及完善。
[3]黄敏.《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审查与撰写要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4]江镇华.《实用专利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5]江镇华.《怎样检索中外专利信息》[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6]江镇华.《怎样阅读及翻译英文专利文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7]厉宁、周笑足.《知识产权专业英语》[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8]任楚威.《英文专利文献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1994(7).
[9]吴伯明、黄益芬、刘世荇、刘桂荣.《专利审查》[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4.
[10]岳金媛、徐金安、张玉洁.《面向专利文献的汉语分词技术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12.
4.3.3被动变主动
4.4语篇翻译
4.4.1查证专业文本
4.4.2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第五章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专利审查意见书》译文
附录二《专利审查意见书》原文
致谢
四、主要参考文献
[1]巴奎斯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专利诉讼手册:汉英对照》[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黄翀、魏荣臻.《专利文献翻译中的技术术语溯源及其对检索的影响》[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4(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