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与山为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②欧洲最高大的山是阿尔卑斯山③安第斯山脉有“南美洲脊梁”之美誉④北美洲最雄伟的山脉是阿特拉斯山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0.6℃②安第斯山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③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3.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纬度B.地势C.洋流D.气候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4.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5.乙地多山区地形,该地高海拔处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风光旖旎,滑雪胜地B.开辟梯田,种植水稻C.草原广阔,放牧羊驼D.环境优美,发展科技6.下列关于印第安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②羊驼是山区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③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有“纤维上帝”之美誉④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秘鲁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纤维上帝”之称的是( )A.骆马毛B.羊驼毛C.牦牛毛D.貂皮8.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山体表面景观自上而下呈现明显的变化,依次是()①热带雨林②积雪③灌木和林地④高山草甸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9.下列关于安第斯山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山下主要发展种植业,如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B.山上发展畜牧业,如细毛羊、羔皮羊等C.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D.安第斯山区主要的国家有秘鲁、智利等10.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图案( )A.骆马B.羊驼C.牦牛D.骆驼11.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有( )①英国②德国③法国④奥地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当地人被称为“大山之子”的是 (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瑞士13.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①人们就业机会增多,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②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③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④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下面旅游项目中最有可能是在阿尔卑斯山区开展的是( )A.B.C.D.15.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有 ( )①旅游设施精良,服务细致入微②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自然风光独特③交通条件便利④瑞士人素养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下表是某校七(1)班丁丁同学学了《与山为邻》后,在两个山区人民的生产特色和生活特色对比基础上所列。
表格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安第斯山区与阿尔卑斯山区都是山区,但发展的支柱产业却不同。
这体现了( ) A.因地制宜的原则B.优势互补的原则C.人定胜天的观念D.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8.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A.发展山区必然要破坏环境B.我国所有的山区都可以吸取阿尔卑斯山区的发展模式C.每个山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D.修筑梯田可以解决我国山区农民的增收问题二、非选择题19.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国家:A.________ B._________水域:C.____________ D._________E.________ F.____________(2)图中南回归线穿过哪几个国家?(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A国的居民是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的。
20.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________洲的________山区。
(2)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________(动物)的图案,说明________业在该国具有重要地位。
(3)瑞士位于欧洲最高大的山脉____________的山区,旅游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请从自然环境、旅游设施、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21.欧洲的瑞士景色优美,经济发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瑞士“名片”面积:4.128 4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829万人,近10年增加约86万。
地形: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均海拔约1 350米。
资源:矿产资源匮乏,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密度大,航空业发达。
其他:16世纪中叶出现钟表制造业,已闻名世界,目前出口额约占国际市场销售额的40%。
重视职业技能培养,不断引进优秀钟表匠。
(1)冬季是滑雪旅游热季。
说出该国主要滑雪场的分布特点....分析冬季多....,并从地形角度降雪的原因。
(提示:降雪需“气温低于0℃,有充足水汽”条件)(2)依据材料概述该国进一步发展钟表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指出该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的山脉,位于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6个国家的部分地区,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奥地利国境内。
安第斯山脉有“南美洲脊梁”之美誉,故B正确。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姆峰,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不是山峰。
①错误。
北美洲最雄伟的山脉是落基山脉,④错误。
故排除ACD项。
故选B。
2.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故①错;②安第斯山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故错;③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故错;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故答案选C。
3.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地势不同,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故选B。
故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
故选B。
4.A5.C【解析】【分析】根据世界局部地区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4.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结合题意。
故选:A。
5.读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但乙地多山区地形,为热带草原气候,在该地高海拔处可发展畜牧业;结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C【解析】【分析】根据印第安人的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印第安人以玉米和马铃薯作为主要粮食、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有“纤维上帝”之美誉、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结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印第安人的概况。
7.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秘鲁是南美洲重要的国家,畜牧业发达,尤其是羊驼数量很多,其羊驼毛是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被称为“纤维上帝”,故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 项。
故选B。
8.D【解析】【详解】从山基带开始应该先是温带草原,然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降水的增多,开始出现温带森林,海拔继续上升出现针叶林,在上升降水减少,出现灌木林和草甸,最后是冰雪带。
故安第斯山脉从基带开始的4个垂直自然带依次是积雪-高山草甸-灌木和林地-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D。
9.B【解析】【分析】根据安第斯山区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在安第斯山区山下主要发展种植业,如玉米、马铃薯、小麦、大麦等,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递减,安第斯山区主要的国家有秘鲁、智利等;山上发展林业;结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考查安第斯山区的发展特点。
10.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美洲的生态环境。
【详解】秘鲁国徽左上角的动物图案是一匹金黄色的美洲无峰骆马,是秘鲁珍稀动物,为该国的国兽,代表国家的动物资源,也是该国的象征之一,所以A正确。
故选A【点睛】骆马是骆驼科、羊驼族、骆马属的大型哺乳动物。
是骆驼科的动物从北美洲进入南美洲的一支的后代,体型较小,无驼峰,分布于安第斯山区和南美洲南部的草原、半荒漠地区,分布于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秘鲁和厄瓜多尔。
11.D【解析】【分析】根据阿尔卑斯山脉的位置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阿尔卑斯山脉为欧洲东西走向的山脉,跨越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结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考查阿尔卑斯山脉的位置特点。
12.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瑞士是一个山国,山清水秀。
阿尔卑斯山由东向西伸展,形成了瑞士气候的分界线。
所以被称为“大山之子“的人是瑞士人。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3.D【解析】【分析】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阿尔卑斯山是欧洲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业发达,会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结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考查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14.C【解析】【分析】根据阿尔卑斯山脉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东西走向的山脉,地势高峻,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是滑雪的好去处;结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阿尔卑斯山脉的发展特点。
15.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瑞士成为旅游热区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旅游设施精良,服务细致入微,海拔高,有冰川积雪,自然风光独特,交通条件便利,都是其原因。
瑞士人的素养高与其旅游业发达关系不大,故①②③正确,答案选A。
【点睛】此题考查瑞士的旅游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16.C【解析】【分析】根据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安第斯山区主要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但是旅游业和畜牧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旅游设施并不齐全;阿尔卑斯山区在海拔较低地区发展畜牧业,;高海拔地区发展旅游业;结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17.A【解析】【分析】根据农业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安第斯山区与阿尔卑斯山区都是山区,但发展的支柱产业却不同。
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考查因地制宜的原则。
18.C【解析】【详解】关于山区开发的说法,发展山区要注意环境保护,不一定就会破坏环境;我国各地区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味地照搬阿尔卑斯山的发展模式;山区不适合修建梯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