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 和精神文化
一、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哲学观念 二、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三、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一、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哲学观念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整体思维
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 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 有密切的联系。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天龙八部》与佛教文化
何为“天龙八部”?象征着小说中 的哪些人物?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三人:段誉、萧峰、虚竹 主题: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段誉的孽情、萧峰的命运、虚竹的 经历 以及段延庆、慕容复、游坦之的 叶二娘、慕容博、萧远山的 逍遥子、李秋水、天山童姥的 真正的原因:人性中固有的 “贪”“嗔”“痴”
道教的主要特点
是产生、流传于中华本土的民族宗教 和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与传统文化有密切关 系 是以道家哲理和神仙信仰为核心的多神教 是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 是重视古代科技的宗教
道教的基本信仰
尊“道”贵“德” 崇奉“三清” 追求长生成仙 天道循环,善恶承负
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
谛:真理 苦谛:人生“一切皆苦,四大皆空” (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 ) 八大苦:生、老、病、死、爱离别、 怨憎 会、 求不得、 五阴盛 集谛:造成痛苦的原因 贪 瞋 痴——三惑(烦恼) 三毒 恶业:意业 口业 身业 灭谛:解脱痛苦的办法 涅槃——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道谛:到达涅槃境界的道路和方法,即“佛法” 本身,理论在“三藏”中,方法主要有“戒、定、 慧”三学。
残暴与昏庸:明朝的帝王们
(1)太祖朱元璋(1368─1398) (2)惠帝朱允文(1399─1402) (3)成祖朱棣(1403─1424) (4)仁宗朱高炽(1425) (5)宣宗朱瞻基(1426─1435) (6)英宗朱祁镇(1436─1449 ) (7)代帝朱祁钰(1450─1456 ) (8)宪宗朱见深(1465─1487) (9)孝宗朱祐樘(1488─1505) (10)武宗朱厚照(1506─1521) (11)世宗朱厚熜(1522─1566) (12)穆宗朱载垕(1567─1572) (13)神宗朱翊钧(1573─1619) (14)光宗朱常洛(1620) (15)熹宗朱由校(1621─1627 ) (16)思宗朱由检(1628─1644 )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许多 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 “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都是飞人,包括八种神 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 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喽罗,七紧那罗,八摩侯 罗迦。 “天众”,“天”是指“神”,包括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中的大焚天、帝释天、 四大天王、韦驮等。 “龙众”中的“龙”,和我国的传说中的“龙王”或“龙”大致差不多,不过 没有脚,有的大蟒蛇也称。 “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 “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内、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是服 侍帝释天的专管演唱俗乐的乐神之一,身上发出浓冽的香气。 “阿修罗”这种神道非常特别,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阿修罗王常常率 部和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好食物,帝释有美食而无美女,互相妒 忌抢夺,每有恶战,总是打得天翻地覆。 “迦楼罗”是指“金翅鸟神”。这是一种大鸟,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 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龙为食。 “紧那罗”是歌神,是专门演奏法乐的音乐家。在梵语中为“人非人”之意。 他形状和人一样,但头上生一只角,所以称为“人非人”,善于歌舞,是帝释的 乐神。
类比思维
就是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 比照和联系的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王 阳 明
主要包括两层意义,一,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 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二,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中庸”这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意为“无过无 不及”。
三、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 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轻利 谦和礼让 真诚有信
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圣贤 君子
五阴盛(五蕴盛) 阴(蕴):积聚 类别
色蕴:物质要素-地、水、风、火 五根:眼、耳、鼻、舌、身 五境:色、声、香、味、触
( 精 神 要 名 素 总 称 )
受蕴:精神要素之一 想蕴:精神要素之二 行蕴:精神要素之三
一 俊 一 丑 : 哪 个 是 真 实 的 朱 元 璋
识蕴:精神要素之四
《周易》:“易有太极,是生 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 《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 阴阳五行学说
道教的神仙谱系
三清、四御、五老君、五星七曜星君、北斗七 星君、四灵二十八宿、真武大帝、三官大帝、 黄帝、西王母、东王公、九天玄女、赤松子、 宁封子、广成子、容成公、彭祖、王乔、鬼谷 先生、安期生、阴长生、河上公、三茅真君、 麻姑、骊山老母、八仙、王灵官、文昌帝君、 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关圣帝君、碧霞元君、 城隍、土地、雷神、门神、灶神、财神、瘟神、 药王、蚕神、厕神、妈祖、临水夫人、保生大 帝、开漳圣王、三山国王等
五行—土—金—水—木—火 五色-黄-白-黑-青-红 五味-甘-辛-咸-酸-苦 五官-口-鼻-耳-目-舌 五常-信-义-智-仁-礼 五神-意-魄-志-魂-神 五季-夏-秋-冬-春-夏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三清”
道书中讲,至尊之“道”在“三元”之天,即混洞太 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三元之天中有“三 宝君”,即由混洞太无元玄之青气化生为天宝君,又 称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故称“玉清”;由 赤混太无元玄之黄气化生灵宝君,又称灵宝天尊,居 禹余天之上清境,故称“上清”;由冥寂玄通元玄之 白气化生神宝君,又称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大 赤天之太清境,故称“太清”。三者合称“三清”。 玉皇大帝即“三清”之化身。
道教的基本仪典:斋醮
请问道教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医学 化学 药物学 民俗 文学艺术
佛教及其与中国文化 的交融
佛教的创立
释迦牟尼:悉达多· 乔 达摩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 过程,佛教把它分为 八个时期:下天、入 胎、坐胎、出胎、出 家、成道、转法轮、 涅槃
“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 (“行”),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二、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道教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道教,是指以“道”为最高信仰、 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的 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 道教的思想渊源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古代的鬼神观念与神仙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