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战坦克系列

二战坦克系列


B1-bis
B1重型坦克是一战后法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1931年开始装备法军。B1体 现了当时法国对坦克支援步兵作战的火力和防护要求。B1坦克在生产35辆后, 决定增大其装甲厚度和增大发动机功率,改进为B1-bis型坦克。至法国投降前, B1-bis型共生产365辆,其中66辆装备给第1、2、3、4装甲师 . B1-bis型车体 前部装备1门短身管75mm炮,炮塔安装一门47mm炮,B1的车体右侧开有一扇安全 门用于乘员进出,此外炮塔背面也开有一个小门。B1坦克装甲厚,火力强,是 二战初期最令人生畏的陆战武器之一,唯一缺点就是机动性稍差(也是当时所 有重型坦克的通病)。法国战役期间,德国凭借了88mm高射炮才抵挡住了B1的 冲锋。但由于法军坚持坦克以分散支援步兵作战为主要任务,所以B1重型坦克 发挥作用有限。
二战坦克
黄乘昀 2012.3.16
最强坦克——“虎王”重型坦 克
“虎王”坦克从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由德国 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研制。 它装备了一门KwK 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 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 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 榴弹,不仅是“谢尔曼”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 克。
狮式坦克
在追求威力以及具备一定技术成熟面的条件下,1942年克鲁 伯公司就提出了“虎鼠式” 重型坦克以及“狮式”七号坦克的研 发企划案。不过这项计划最后沦为保时捷与克鲁伯之间对于预算 的斗争,尤其保时捷推出更大一号的鼠式坦克企划案之后,狮式 坦克的企划案就因为希特勒对于鼠式坦克的兴趣而在同年3月初就 被取消,但是克鲁伯的研发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鼠式重型坦克 铺下一条康庄大道。
雷诺R-35
法国雷诺FT17坦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英国又在Ⅰ型坦克基础上,改 进生产了Ⅱ至Ⅴ型坦克,其中 Ⅳ型坦克生产得最多,约1200 辆,参加了费莱尔、康布雷等 著名的战役,并一直使用到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同时英国还研制生产了 “赛犬”中型坦克、C型中型 坦克等。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 二个生产坦克的国家,先后研 制了“施纳德”突击坦克、 “圣沙蒙”突击坦克、“雷 诺”FT-17轻型坦克和2C重型 坦克。
1934年,法军组建第1个轻型机械 化师时,要求用一种新的轻型坦克取 代当时部队大量使用的“雷诺”FT-17 坦克。同年,雷诺公司设计的“雷 诺”ZM(R35)坦克被选中,并很快投 产。 1936年首批R-35轻型坦克交付部 队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它是法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该坦 克的一种改进型是AMX-40(R40)。变 型车有束柴运载车,自行反坦克炮, 自行榴弹炮,自行迫击炮,弹药输送 车等。1940年5月,945辆“雷诺”R35/R-40坦克部署在南线,其中810辆 属于集团军建制,另外135辆编在第4 后备装甲师内,其任务是支援步兵作 战,但由于公路行驶速度低,缺乏实 施远距离机动的能力。从1936年法国 军队开始装备R-35坦克,一直服役到 1940年法国投降,该坦克一共生产了 1900辆。
苏联坦克
苏联坦克是我最喜欢的,不管是哪一 种类型,我都喜欢。因为它们的战斗性很 强。
T-35
T-35重型坦克是苏联以伏罗希 洛夫元帅的名字命名的N174机器制 造厂设计的,1933年由哈尔科夫蒸 汽机车制造厂批量生产,1936年开 始在苏联红军中列装,1939年停产。 总计生产了六十余辆。
IS2坦克
最重坦克——“鼠”式坦 克
鼠式坦克 是二战期间德 国制造的一种 重型坦克,是 世界上最重的 坦克。重型坦 克是早期坦克 的一种类型。 早期坦克是按 照战斗全重和 火炮口径来分 类。重型坦克 重40~60吨, 火炮口径最大 为125 毫米, 主要用于支援 中型坦克战斗。
最轻坦克—— “ BT-7快速坦克
T-26
SU-76自行火炮
SU-76自行火炮是在T-26基础上发展自行突击炮以及自行反坦克炮。 任务是对步兵的近距离火力支援,它的优点是低轮廓,高机动性,很低 的地面压力使其能行驶在沼泽以及森林等不良地形,协同步兵可以直接 用火力摧毁碉堡和敌军加固的建筑物。苏联一直到50年代初还在使用 SU-76。朝鲜也装备了一部分SU-76,并参加了朝鲜战争。
苏联二战后期开发的重型坦克。1943年10月31日,命名为IS-2重型 坦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 要武器是一门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以发射曳光穿甲 弹和杀伤爆破榴弹。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 星转向机"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 转向机构。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 3854辆(1944-1945)。其火力优于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
苏联一直重视轻骑兵的作用,所以要求坦克具有很高的速度,这就 苏联坦克设计人员对美国的“克里斯蒂”坦克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因 为这种坦克全新的传动装置。这种出色的传动装置使“克里斯蒂”坦克 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80公里。1930年,苏联向美国购买了两辆“克里斯 蒂”坦克。于1935年设计出BT-7快速坦克。但是这种传动装置不能在重 型坦克上使用,因此装备它的坦克重量不能太重。所以,坦克的装甲厚 度不能太厚。这导致了坦克防护性能要做出相应的减弱。这种缺点也体 现在了BT-7中型坦克上:全重15吨,装甲厚度仅22-10毫米。在二战中, 这种装甲厚度算非常薄弱
虎式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即“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制造的重型 坦克。虎I坦克自1942年进入德国陆军服役至1945年德国战败投降为止。 在1943年3月虎I坦克起初名为Pzkw VI Ausf. H,但后来重新设计成为Ausf. E 。这名字同样跟Mark VI-E、Panzer VI-E、PzKpfw VI-E或Sd.Kfz. 181 一样知名,尽管公众通常只知它们的名字是虎I或简单称为虎。虎这个绰号 是由斐迪南· 保时捷所取的。虎I的基本设计概念同时延用到其他车辆上面, 包括包括虎II(虎王)坦克和突击虎式突击炮。 虎式的乘员教范,虎式坦克乘员手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纪念品
KV-2
斯大林系坦克
1944年10月21日, 703工程被送往莫斯科 郊外的库宾卡装甲试验 场,开始进行跑车试验。 通过了跑车试验后,苏 联军方又对其进行了严 格的验收测试。验收测 试成功后,703工程随 即向朱可夫和华西列夫 斯基元帅做了汇报表演。 两位元帅于1944年11月 将表演结果反馈到斯大 林那里,斯大林表示认 可并且命令703工程以 ИС-3 的正式编号列 入苏军装备并立即在车 里雅宾斯克的基洛夫工 厂组织它的批量生产。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垄断集团支持 下当上了德国总理。这个曾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索姆河战役中被吓得丧魂落魄、躲在 堑壕中瑟瑟发抖的原德军下士上台后,在 德国推行法西斯主义,重整军备,开始为 侵略扩张做准备。希特勒对坦克可谓是情 有独钟,在看了陆军研制的几种坦克为他 所做的表演后曾兴奋地大叫:“这正是我 所要的!这正是我所要的!”因此,坦克 在德国陆军中的地位简直就是如日中天, 得到了迅速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K· 伏罗 希洛夫”坦克, 由苏联元帅伏罗 希洛夫的女婿— —设计师科京领 导研制。以1937 年制造的SMK双 炮塔样车为基础 在1939年制造出 KV双炮塔重型坦 克,原本使用弹 簧悬挂但后来改 为扭杆悬挂,在 1939年入侵芬兰 时突破了“曼纳 海姆防线”。
KV-1坦克
二战前夕,苏联西 北方面军指挥部要求为4 辆试验用的KV-11安装上 152mm的榴弹炮。KTZ设 计局最优秀的设计师被 召集起来完成这个项目。 两个星期后,一种新的 试验车型设计完成了。 一开始设计者决定安装 152mm的mod1909/1930型 榴弹炮,最终更现代的 152mm M-10 Model 1938/1940型榴弹炮取代 了它。新的更大的炮塔 也被设计出来以适应这 种重型炮,该炮塔被命 名为MT-1。
次强坦克——T34坦克
T-34坦克是苏联于 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 产的中型坦克,在坦克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种坦克一共生产了约 8万多辆,而且其设计 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 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 响,由工程师科什金设 计。1940年6月出厂。
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 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全重32 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一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两挺7.62 毫米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克里斯蒂悬挂装置,Б2-34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时速55公里、最大行 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 18-60毫米。
潘哈德
法国陆军在北非成功地应用英国费列(Ferret)特侦察车后,1956年 提供要求装备火力要强的类似车辆。样车的研制和生产由潘哈德公司承担, 该公司于1959年完成了样车,并取名为潘哈德245型。萨维姆(Saviem) 和兵器研究与制造局的伊西莱穆利诺制造厂(DEFA-AMX)也同时研制了样 车。但经试验后法国陆军采用了潘哈德245型,命名为AML。1961年交付法 国陆军第一批定货。从1961起,AML便开始了大批量生产,而且其系列产 品也在不断增加,不过仅用于出口。桑达克-奥斯特瑞尔有限公司获许可 证在南非生产AML车辆,但命名为大羚羊(Eland)。
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投入使用的一款坦克, 它主要于1943年中期至1945年的欧洲战场服役。它原本被打算 用作为对抗苏联T-34坦克的武器,及取代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 并与它们和一些重型坦克一同作战,直至战争结束。而它亦被 认定为德国在二战中最出色的坦克,并与苏联的T-34/85齐名。 在1944年之前它被标识为五号坦克豹式,并被陆军部编号为Sd. Kfz. 171。在1944年2月27日,希特勒下令它改称“豹式坦 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