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那些以历史人物命名的二战坦克 你知道多少呢

那些以历史人物命名的二战坦克 你知道多少呢

那些以历史人物命名的二战坦克你知道多少呢美国篇要论以人物命名的坦克,美国佬是最为热衷的,老巴顿线从三级开始,基本都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著名人物的身影。

詹姆斯·埃韦尔·布朗·斯图亚特---- 命名坦克:M3斯图亚特/ 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邦联著名的骑兵将领,是南方邦联最高统帅罗伯特.李的最重要部下,号称李将军之眼。

1833年出生,在美国内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二次公牛跑战役,半岛战役,安特提姆战役中都有出色表现。

在美国内战最大规模的骑兵遭遇战-1863年的白兰地战役中,斯图亚特与北军著名的骑兵将领:约翰.巴福德联手奉献了一场惨烈血腥的骑兵白刃战,结果谁都没能击溃对手,夜幕降临后只好各自撤军。

在接下来的葛底斯堡战役中,斯图亚特因为擅自行动致使南军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在1864年北军最高统帅格兰特发动了又一次对南方邦联首都里士满的大规模进攻中,斯图亚特为了挡开射向自己副官的子弹而重伤落马。

身负重伤的他依然坚持指挥部队打退了北军的进攻。

1864年5月12日,即斯图亚特中弹后的第二天,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骑兵将军因重伤不治逝世。

年仅31岁。

临终前他最后的一句遗言是:代我向我妻子致歉,我再也没法和她一起共度生日了。

因为一个月后,就是他妻子的生日。

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既是斯图亚特的上司,也是他的挚友。

李当得知这消息的时候,极为悲痛,给出了他对于这位骑兵将领最高的评价:他从来没有给我过哪怕一丝的错误信息。

李对于斯图亚特的死一直很内疚,觉得自己过去对他对于苛刻,日后李在自己日记里如此写道:每当我想到他,我就不能不潸然泪下。

M3斯图亚特作为一款著名的骑兵坦克,它的命名当然是要选择一位骑兵将领了~罗伯特·爱德华·李/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命名坦克: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M3格兰特/李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双头怪坦克,命名的人物自然是历史上一对著名的死对头了。

罗伯特·爱德华·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邦联总司令,有着不败神话的美誉,是南方军中战功最为卓越的将领之一。

由他所一手创立的北弗吉尼亚军团英勇善战,先后多次击败强大的北方军团。

1862年,李取代了约翰斯顿成为南方军最高统帅,随即发动了七日战役,击败了由乔治麦克拉伦率领的北方军,解除了首都里士满的危机。

在随后公牛溪战役,腓特烈斯堡战役及的钱瑟勒斯韦尔战役中大获全胜,奠定了自己的名将地位。

1864年之后,面对新任北方军最高总司令格兰特咄咄逼人的态势,兵力不足的李节节败退,虽然顽强抵抗却依然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

最终于1865年4月9日于阿托马伯克斯向格兰特投降,美国内战至此结束。

战争结束后李接到了新任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特赦令,并于1865年起担任华盛顿学院校长,在超过五年的任期中他将华盛顿学院由一所不知名的小学校转变成美国第一所提供商业,新闻,与西班牙语课程的大学。

1870年10月12日,李因中风转为脑炎医治无效,逝世于华盛顿,享年64岁。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陆军上将,1869-1877年两届美国总统,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联邦总司令。

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是一位富有指挥魅力的将军。

与谢尔曼,谢里登,并称为“北方三杰”。

由他指挥的唐纳尔逊战役,维克斯堡攻坚战以及决定后期战争发展走向的葛底斯堡战役都以北方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1865年4月2日,格兰特率军攻占南方邦联首都里士满。

同月9日,格兰特迫使他的老对手,南方邦联最高统帅罗伯特.李于阿托马伯克斯投降,美国内战至此结束。

战争结束后格兰特先后担任了2届总统,不过政绩平平,于1877年卸任。

卸任后的格兰特开始漫游世界各地,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远涉重洋访问非洲和亚洲的卸职总统。

1880年,格兰特参加了第三次总统竞选,不过以失败告终。

1885年,格兰特因病逝世,享年63岁。

葬于纽约市,下葬时有超过一百万人为他送行。

美国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为他建造了格兰特将军国家纪念堂。

他的坟墓在曼哈顿区的哈得逊河畔,墓碑上刻有他那句有名的格言:“让大家安享和平”。

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曾在墓旁植树一棵,并立碑纪念,至今树碑犹在。

M3中型坦克虽然相貌非常难看,但却非常实用,在北非的表现非常出色,让当时缺乏反坦克武器的隆美尔非洲军团大吃苦头。

威廉·特库赛·谢尔曼---- 命名坦克:M4谢尔曼中型坦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联邦著名将领,是北军三大著名将领之一。

一位富有传奇色彩同时极具争议的将军,喜欢他的人把他看作胜利的代名词,厌恶他的人将他视作魔鬼。

在南军中谢尔曼几乎就是“撒旦”的代名词。

1864年在进攻南方重镇亚特兰大期间,不顾城中尚有数万的老弱妇孺,无情下令士兵纵火烧毁整座城市。

大火整整持续了半个月,致使成千上万的亚特兰大百姓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如今的亚特兰大完全是在废墟上重建而成,原来的城区全部夷为平地。

只剩下了一条街幸存下来。

这条街如今成为了亚特兰大的一个历史象征,被叫做地下街。

在1864年11月,谢尔曼实施了他日后被人熟知的著名的向海洋进军的计划,说的通俗点,就是在邦联土地上烧杀奸淫,实施三光政策。

这是一次破坏性的,但却是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抵抗的进军。

他放弃全部辎重运输,轻装前进。

谢尔曼将军的名言录:“我们一定要清除和摧毁一切障碍,只要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杀死每一个人,夺走每一寸土地,没收每一件财物。

一句话----无情地摧毁我们见到的一切东西……我就是要让整个乔治亚州都鬼哭狼嚎,我就是要让整个乔治亚变成地狱,我就是要让所有乔治亚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穷人和富人,都感受到刻骨铭心的痛苦,我的军团将毁灭乔治亚州而后快!”事后估计将近10万当地居民由于谢尔曼的扫荡政策失去了家园和生活来源而非正常死亡。

数倍于此的人沦为难民,失去了家园。

在整个南北战争时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将领如谢尔曼这样,犯下直接针对平民的战争暴行,这就算放眼整个西方世界都不多见。

当时的邦联总统戴维斯甚至直接称呼他为“美洲大陆的阿提拉”!谢尔曼从来没有为他在南方的作为说过任何忏悔,道歉乃至遗憾的话。

死前他如此地说道:“我没有什么可以忏悔和道歉的,我的所作所为无愧于我的良心。

”火烧亚特兰大知道为什么M4要以谢尔曼的名字命名吗?M4有一个绰号叫什么?朗森打火机,一打就着,而历史上的谢尔曼最为让人不齿的就是火烧亚特兰大了,这回知道为什么了吧~托马斯·乔纳森·杰克逊---- 命名坦克: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邦联著名将领,功勋卓著,有着石墙绰号。

在1862年的杉安道河谷战役中,杰克逊表现异常出色,面对优势北军的合围,他充分发挥了自身部队的机动性,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用时间和速度赢得空间,将优势之敌各个击破。

震惊了整个美国军界,也为他赢得了盖世名声。

杰克逊在这场战役中的各经典战例,日后成为了各大陆军军事院校的教科书范例。

在之后的七颗松战役,第二次马纳萨斯会战,以及血腥的安提塔姆会战中,杰克逊均有上佳的表现。

在1864年5月的钱斯勒斯韦尔战役中杰克逊不幸被自己的士兵误当作北军骑兵,遭近距离的步枪齐射。

几名副官中弹身亡,杰克逊左臂连中三弹,截肢后被送往后方,几天后因截肢后的伤口感染诱发肺炎,与1863年5月10日下午去世,年仅39岁。

如果杰克逊还活着,那么之后决定南北战争双方胜负走向的葛底斯堡战役,南方军必胜。

1865年4月9日,南军投降,走在北弗吉尼亚军团最前面的是杰克逊的“石墙”旅,尽管随“石墙”出征的军官早已伤亡殆尽,但“石墙”旅仍赢得了对手的尊敬。

在放下武器的一刻,老兵们相信,要是杰克逊在,南方必胜。

后世的史学家如此评价道:“当杰克逊在钱斯勒斯韦尔倒下时,他的军事生涯才开始不久。

杰克逊在短短两年间已经证明他比之惠灵顿,拿破仑,罗伯特.李等等十九世纪最优秀的将领们毫不逊色。

”M36坦克歼击车被誉为美国二战最好的反坦克武器,一位欧洲前线的美军装甲兵部队司令官曾紧急请求:“请火速装备M36,哪怕是只装备一辆也行!” 由此可见当时美国陆军对于M36的重视。

阿德纳·R·霞飞---- 命名坦克:M24霞飞轻型坦克这里的霞飞不是一战时期的法国陆军元帅,而是有着美国装甲兵之父的称号的阿纳德.霞飞,1940年成为美国装甲兵部队第一任总司令,并晋升为陆军少将。

约翰·约瑟夫·潘兴---- 命名坦克:M26潘兴中型坦克美国陆军特级上将,前陆军参谋长,有着“黑桃杰克”以及“铁锤将军”的美誉。

在1890年期间剿灭印第安人的作战中表现出色。

一战期间任欧洲美国远征军总司令,参与了著名的第二次马恩河战役。

以严谨治军和刻苦训练著称。

潘兴是巴顿的顶头上司,对于这位脾气怪异,才华横溢的爱将,潘兴非常喜爱。

乔治.巴顿---命名坦克:M46/M47/M48系列中型坦克盟军2战中最杰出的将领,才华横溢,就不多介绍了。

有趣的是,M47巴顿虽然同样也叫巴顿,但是命名却是以巴顿将军的遗孀来命名的。

英国篇玛蒂尔达一世---- 命名坦克:A12玛蒂尔达2步兵坦克她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君王征服者威廉的妻子,诺曼底王朝的王后。

玛蒂尔达王后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她的矮小。

据传不到130CM,典型的侏儒症患者...玛蒂尔达在1053年与征服者威廉完婚,婚后育有11个子女,威廉非常爱自己的妻子,甚至于就算她之后伙同自己的儿子叛乱也依然如此。

1083年,玛蒂尔达王后去世,享年51岁。

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游戏中的玛蒂尔达坦克那么矮小,征服者那么高大的原因了吧。

奥利弗·克伦威尔---- 命名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独立派的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是一个天生的领袖,富有人格魅力和野心,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华在当时的英国都是出类拔萃的。

我们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基本都学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克伦威尔的丰功伟绩我就不再赘述了。

在1642年开始的独立派与王党的内战中,他一手创建的铁骑军和新模范军在两场关键战役--马斯顿荒原之战以及纳西比战役中一举击溃了王党的主力。

1649年,克伦威尔处死了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

不过大权在握的克伦威尔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先后发动了对百姓的多次残酷镇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龙骑兵起义以及掘地派运动。

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自任护国公,实施了军事独裁统治。

1658年,克伦威尔因病于世长辞,享年59岁。

死后的护国公也不得安宁,1660年,英国恢复了封建统治,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继位。

他将克伦威尔的尸体挖出示众,甚至还砍下他的头颅绑在柱子上向公众展示。

克伦威尔的头颅被多次进行买卖,直到1960年才最终找到一个下处埋葬,被葬在了剑桥的苏塞克斯学院地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