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实例
桥林
二、上位规划: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南京总规对乌江镇规划指导要求:
1、乌江属一般乡镇,规划强调走 个性化发展道路。 2、七坝段,石碛河口上下游约 5.4公里岸线可作为公用港区。 3、长江岸线自袁家凹至下游4公 里为桥林水源保护区。
乌江
二、上位规划:浦口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三、现状条件: 乌江镇现状基本情况
5、经济发展现状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约4.06亿元,人均18524元。一 产主要以农庄经济为主,现有各类农庄约35家;二产以造 船业为主;三产以运输、商贸为主。 6、行政区划与人口 乌江镇2005年辖9个行政村31个农村居民点。区域内 总人口21928人,城镇人口7708人,城镇化水平为28.55%。
——1995年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背景
•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 土地有偿使用、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外商投资热,加快推动了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南京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城市迅速发展与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的矛 盾更加突出。政府出台了“以地补路”等政策,提出“一年初见成 效、三年面貌大变”和“三年再迈三大步”的奋斗目标。
要注意与京津冀地区发展规划的协调,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利益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规划; 要将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纳入近期规划。
二、上位规划: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城市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 会、长江下游重要的 中心城市。 发展目标:充满经济活力、富有 文化特色、人居环境 优良的新南京。
是否做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施; 是否达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要求;国务院其他审查要求。
3、总体规划修编要求趋向严格
• 2006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有9个城市,包括:天津、西 宁、株洲、宁波、牡丹江、大同、衡阳、淮北、鹤岗。 • 2006年9月国务院驳回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纲要》后, 直接影响各市总体规划审批工作。 • 国务院对天津总体规划批复强调: 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 城市发展要坚持集中紧凑模式,强化集约和节约用地; 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现状条件: 桥林镇现状基本情况
2、自然条件 桥林全镇地形地貌多样,浦乌公路以北多为岗地,浦乌公路以 南则圩区居多。石碛河上与三岔水库相连、下与长江沟通。 3、历史沿革 桥林镇始建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原名失姬镇,相 传因西楚霸王项羽败走 乌江,其爱妻虞姬自 刎于桥头而得名,后 改名石碛镇,民国建 正式定名为桥林镇。
规划思想
为满足市场经济和快速城市化发展需求,南京适时修订了总体规 划,提出了建构“以主城为核心,以主城及外围城镇为主体,以绿 色生态空间相间隔,以便捷的交通相联系的南京都市圈”构想。 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了区域观,尝试运用有机分散的理论,组织城 市空间结构和城镇功能。
---1995年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
——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背景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初期; •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 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总方针; • 南京当时城市主要矛盾是城市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城 市建设方针是“以旧城改造为主” 。
规划思想
积极回应国家城市发展方针,提出了“市-郊-城-乡-镇”的圈 层式布局模式。尝试区域规划思想,在全市范围进行城市空间和生 产力布局,市区提出了控制发展的概念,城镇之间有开敞空间隔离。
---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
规划实施:因规划卫星城镇功能单一、对市区依赖性较强、 不能有
效的疏解主城的功能 、再加上当时的城市发展规模较小,城市经济发 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并没有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
规划范围:南京市域 三个层次:市域 都市发展区 主城
二、上位规划: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形成“以长江为主轴、沿 南北向公路为次轴的南京城镇 空间发展结构”。 • 有助于实现南京的“支点” 作用:即促进经济辐射由从东 向西的扩散。
桥林
乌江
• 有助于促进南部地区的发展 尽快改变南京区县经济不发达 的二元经济结构局面,同时增 强南京与南北腹地联系
南 京 市 域 城 镇 布 局 规 划 图 都 市 圈 总 体 规 划 图
规划实施:12个外围城镇没有突
出重点,老城压力依然在加大。
主 城 总 体 规 划 图
——2001年调整、建设部备案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背景
•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进入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 的关键阶段。 • 南京面临的问题包括旧城不断集聚、新区发展重点不明确、生 态环境和城市特色受到发展挤压等。
桥林、乌江小城镇规划设计
——规划背景、规划条件
2007年8月31日
一、政策背景
1、政策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回放 2、当前城市规划面临的政策环境
二、上位规划
1、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2、浦口区总体规划/近期规划
三、现状条件
1、桥林镇现状基本情况
2、乌江镇现状基本情况
一、政策背景:政策环境对城市规划影响回放
南京总规对桥林的规划指导要求:
1、桥林作为新城发展备用空间, 远景规划人口按25万左右预留。 2、规划京沪高速铁路及沪汉蓉铁 路从镇域东北部边缘经过。 3、要求沿公路二环两侧分别形成 500—1000米的绿色开敞空间。 4、长江岸线自袁家凹至下游4公 里为桥林水源保护区;石绩河 口上下游约5.4公里岸线可供 利用作为公用港区。 5、重点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 2010年250升/人· 日; 远景300升/人· 日。
水资源 用水指标; 中水利用; ……
能源 用电指标; 用气指标; ……
3、总体规划编制要求趋向严格
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1999-04-05 审查依据: 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关法规;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相关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 审查重点: 性质、发展目标 ; 人口规模: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的计算口径包括在规划建成区内居住登记的常住人口 用地规模:是否坚持了节约用地原则;是否符合国家《用地分类标准》;
三、现状条件: 乌江镇现状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位于地处长江南京段上 游,浦口区东南,西北与安徽 接壤,镇域北接桥林,镇区隔 驷马河与安徽乌江镇相望。 2、交通设施 乌江镇域内省道有浦乌 公路(S124),现状已建成一 级公路标准,双向4车道。
三、现状条件: 乌江镇现状基本情况
3、自然条件 乌江镇常年主导风向 为东北风。全镇地势平坦, 北部为岗地、南部为圩区, 西侧有驷马山河流经;有 13.5公里长江岸线资源。 4、历史文化 乌江镇与对岸安徽乌 江同为项羽霸王自刎典故发 生地。镇域内有区级文物保 护单位3处。
三、现状条件: 桥林镇现状基本情况
1、交通区位 桥林镇位于浦口区东南部,东与 南京市区隔江相望。镇区距南京 市区20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 场40公里。 水陆交通发达便利,区域内有 5.4公里长江黄金水道。312国道、 104国道和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穿 境而过,是沟通长江南北的重要 通道和交通枢纽。南京长江三桥 及其连接线从镇域东侧经过。
二、上位规划: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主城: 新市区(3个): 东山、仙林、浦口;
桥林
新城(7个):大厂、新尧、板桥、 龙 潭、雄洲、永阳、淳溪 桥林、玉带为新城备用空间
乌江
重点镇(13个):栖霞、八卦洲、汤山
禄口、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汤泉、
竹镇、八百等
二、上位规划: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规划思想
在83年、95年两次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在都市 发展区架构“多中心、开敞式”大南京构想,提出了“老城做减 法、新区做加法”、近期重点建设“一城三区”的近期策略。 南京城市建设方针也从此明确走上了以新区开发为主的道路。
---2001年建设部备案的总体规划
规划实施:框架已拉开,空间扩张呈蔓
延态势,老城仍在集聚,特色体现不够。
一、政策背景:当前城市规划面临的政策环境
1、区域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
——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
• 区域视野,都市圈—长三角—亚太地区—全球 • 区域城市中心与全球城市网络节点
—— 国家区域分工与协调发展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 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指出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 长三角、长江流域、江苏省地区竞争趋势
三、现状条件: 桥林镇现状基本情况
4、人口现状 桥林镇现辖1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005年镇域总人口43938 人,其中非农人口9932人,农业人口35776人,9944户。实际从业人口 18707人,农业从业人口9456人,占从业总人口的50.5%。 5、经济发展现状 2005年,桥林镇完成地区地区生产总值7.48亿元,比上年增长 32.15%;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农民人均 纯收入6020元,比上年增长18%。 6、交通设施 镇域范围内现状有省道2条,分别是宁乌路和绕城公路(即板桥 汽渡连接线)。宁乌公路为一级公路。绕城公路东起板桥汽渡西至宁 合高速公路,与宁乌路相交设有互通立交,为二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