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G30线K3+504~K3+515段及K3519~K3+586段2014年公路大中修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文件第二卷技术文件投标人:广东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2013 年9月23日八、技术建议书目录八、技术建议书 (2)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 (2)1.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2)1.1.1本项目的概况 (2)1.1.2对招标项目建设必要性的理解 (2)1.1.3对招标项目影响区域范围及作用的理解 (3)1.1.4对招标项目工作范围及工作目的的理解 (3)1.1.5对原路面设计情况及养护历史的认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6对招标项目区域建设条件的认识 (3)1.1.7对招标项目交通组织条件的初步认识 (3)1.2总体设计思路 (4)1.2.1总体设计原则 (4)1.2.2技术标准 (4)1.2.3总体设计思路 (4)2.对招标项目勘察设计特点、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措施 (7)2.1招标项目勘察设计的特点 (7)2.2对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认识 (8)2.3对策措施 (8)2.3.1路面状况评价及病害原因分析、评断 (8)2.3.2原路面病害处理方案 (10)2.3.3路面改造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11)2.3.4防反射裂缝,加强层间粘结处理措施 (12)2.3.5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 (12)3.对前一阶段工作技术结论及技术方案的不同看法及建议 (13)4.勘察设计工作量及计划安排 (13)4.1勘察设计工作量 (13)4.2计划安排 (14)4.2.1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安排 (14)4.2.2组织机构及人员计划安排 (15)5.勘察设计的质量保证措施、进度保证措施 (15)5.1质量保证措施 (15)5.1.1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15)5.1.2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 (16)5.2进度保证措施 (16)6.后续服务的安排及保证措施 (17)6.1成立后续服务小组 (17)6.2后续服务主要工作内容 (17)6.3后续服务保证措施 (17)6.4后续服务的承诺 (17)7.其他建议 (17)8.附件:必要的图纸 (18)附8.1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0)附8.2 路面结构方案设计图 (22)附8.3 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图 (23)八、技术建议书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1.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1.1.1本项目的概况G30 连霍高速(连云港—霍尔果斯),从东到西依次经过的主要城市: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兰州-武威-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奎屯-霍尔果斯,全长4395公里。
本次勘察设计路段包括G30 K3+504~K3+515及K3+519~K3+586合计总长78km,技术标准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为24.5m,行车道宽14.5m;桥涵设计车辆荷载为公路Ⅰ级;按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
此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公路大中修项目勘察设计项目第三合同段由乌鲁木齐至达板城段。
图1.1.1-1项目地理位置图1.1.2对招标项目建设必要性的理解本次招标项目通车时间长,现状交通量大,路面使用性能出现了较大的衰减;虽经过一些养护维修处理,但养护受到资金和时间的限制,现阶段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路段未处理,整体路况较差,迫切需要对原路面进行维修改造,这也是本次招标项目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其必要性如下:(1)是保证原有道路服务功能的需要本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病害,如坑槽、裂缝、抗滑不足等,各项附属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老化、损坏,如波形护栏被撞落、变形严重、锈蚀,护栏底部底混凝土剥落;桥涵处跳车;整体路况水平较差,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也导致路面维修量和养护费用开始增加。
(2)是适应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交通量持续增加,荷载不断作用,路面破损严重,导致道路养护频率不断增加,给道路交通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交通需求。
(3)是对公路路容的一次美化公路的波形护栏以及护栏底座多处损毁、锈蚀或剥落,通过大中修可以美化路容路貌。
1.1.3对招标项目影响区域范围及作用的理解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乌鲁木齐交通建设,加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乌昌地区,以及天山北坡经济带等区域干线公路网的衔接,对于完善乌鲁木齐周边的路网结构,改善区域交通出行环境,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4对招标项目工作范围及工作目的的理解项目招标范围为G30 K3+504~K3+515及K3+519~K3+586合计总长78km,,共1个标段,主要工作内容为路面改造维修,工程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
根据招标文件对主要工作内容的定义,本次招标项目勘察设计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及后续服务三大部分:(1)勘察: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路改造工程相关分项工程的初勘、初测,详勘、定测及评定;(2)设计:在勘察检测及评定的前提下,对各分项工程提出针对性、经济可行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完成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向业主提交施工招标所需的图纸、规范、工程量清单、预算文件等;(3)后续服务:为了更好地配合各参建单位的工作,在完成施工图设计之后,提供后续设计服务工作,安排经验丰富的设计代表常驻现场,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处理相关设计变更事宜。
根据招标文件的相关内容,以及对改造工程勘察设计的理解,本次招标项目主要达成的工作目的如下:◆更好的掌握道路性能状况及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改造设计方案建议;◆针对不同路况的特点,在综合路面状况、结构特点、通车年限、养护历史的基础上,总结既往工程的相关经验和教训,结合高速公路改造设计新技术的发展,对项目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技术对策措施;◆项目的最终目的达到提高路面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高速公路的规模化效益。
1.1.5对招标项目区域建设条件的认识招标项目连接乌鲁木齐至达坂城,总体来讲,其主要区域建设条件的特点如下:(一)沿线自然地理特征对沥青路面影响最大的气候因素主要是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
G30线高速公路沿线地处天山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
气候特点是: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少,且随高度垂直递增;冬季寒冷漫长,四季分配不均,冬季有逆温层出现。
其年气温差大、干旱的气候特点对本次改造工程路面材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对材料的选择加以重点关注。
(二)筑路材料条件项目所在区域筑路材料比较丰富,交通方便,其他筑路材料也均能直接购买。
材料运输可以汽车运输到工地。
1.1.7对招标项目交通组织条件的初步认识现阶段东线高速交通量大,施工期间要求交通不间断,故改造工程拟遵循施工期间“不间断交通”、“少影响交通”原则,初步制定分幅单向通行、局部路段分流的方针,充分利用周边路网进行有效分流,合理组织施工期交通。
总体而言,交通组织设计主要需做到以下几点:(1)着眼路网,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尽其所能调动周边路网参与交通分流工作,减轻因施工引起的交通压力;(2)由远及近分层次、有目标的制定路网分流方案:充分发挥路网潜在效率,保障运输的便捷畅通,尽量减少对局部区域内微交通的干扰和影响;(3)合理挖掘G30高速公路自身资源:结合周边路网分流计划,科学组织、安排项目施工计划,制定各阶段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尽可能保持G30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处于较为通畅的状态。
1.2总体设计思路1.2.1总体设计原则G30高速公路改造工程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以下原则:★资源节约原则——本次改造工程,主要为路面维修,本着节约国家资金,节约土地资源,节约生产要素的原则,不对道路平面线形进行修改,为保证加铺罩面效果,施工仍沿用原纵断面线形,采用等厚度加铺方案,对局部出现沉陷、沉降等路段进行高程测量,局部调整纵断面;不破坏路基及桥涵构造物,仅对沿线桥涵进行等级评定和桥面病害修补;尽可能利用现有路面工程。
★环境友好原则——充分利用老路资源,妥善处理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关系,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现有道路状况和检测评定结果,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出发,确定原路面处治方案和经济耐用的路面结构。
★求实创新原则——路面加铺设计和桥梁改造设计中,既要遵循安全、适用、节约的设计原则,又要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
1.2.2技术标准根据招标文件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本招标项目改造工程基本保持原有技术标准,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4.5m。
本次勘察设计采用和遵循的标准、规范及规程均采用现行有效的国颁和部颁标准,设计文件编排及图表内容、格式参照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规定编制,在勘察设计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和相关标准、规范。
1.2.3总体设计思路总体而言,招标项目路面、桥涵工程总体设计思路均有相通和较为一致之处,遵循从检测(调查)→评估→诊断→处治的流程,流程图如下图所示,针对路面和桥梁工程改造,项目组也分别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路线。
图1.2.3-1总体设计思路1.2.3.1路面方案设计思路本招标项目拟依托我院先进全面的路面检测试验能力、国内领先的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成果以及丰富的养护改造的成功经验,制定本招标项目的总体工作路线图1.2.3-2所示。
图1.2.3-2 本项目路面方案设计技术路线图本次路面状况检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路面破损状况调查、路面平整度检测、路面车辙检测、路面结构承载能力检测、路面厚度与结构层完整性检测、路面结构综合性能检测、土基强度检测等。
具体见下表1.2.3-1所示。
表1.2.3-1 路面总体检测内容及方案(一)路面弯沉检测本次路面进行结构承载力检测采用丹麦DYNATEST 公司开发的落锤式弯沉仪(FWD )进行单点弯沉检测,计算代表弯沉。
同时还可利用FWD 丰富的弯沉盆信息,通过模量反算得到各层结构强度信息,结合取芯结果,为各段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评估提供支撑,每100m 一个点,测试双向行车道,对于病害较严重路段可进行适当加密。
工作量约1560个测点。
(二)路面破损状况调查采用人工调查与路面自动破损检测车相结合的方式,对路面改造工程范围内的所有车道进行检测,详细调查路面病害情况,检测频率为156公里/单幅车道。
(三)路面平整度检测试验对招标项目双向行车道的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测,得出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IRI ,检测频率为156公里/单幅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