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理论

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理论

研究认为,人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知觉本 身,可能都要追溯到这种最简单的感觉——快乐与 不快乐。
快乐与痛苦是进化过程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 感形式。
为什么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不愉快的刺激,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成为过去?
因为在快乐的状态下,一方面由于多巴胺、脑啡肽 等与情绪有关的化学物质消耗降低了情绪的强度;另 一方面,快乐的体验刺激大脑应激系统释放与紧张有 关的化学物质,限制快乐的程度。
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大脑奖赏中心分泌的一 种化学递质。当人有某种需要而又得不到满足 时便产生了欲望,欲望使人产生追求和探索的 动机。欲望越是迫切,探索的动机越强烈。是 否付诸行动,我们的头脑会本能地对达到目的 的可能性进行概率判断,对各种动机加以协调。
适当的欲望时时激发着追求和探索的动机和勇 气,唤醒着生命的活力,那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最 可怕的是绝望,哀莫大于心死。
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情绪的形式共同决定了 情绪的状态,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就是 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或称“心境”。
1、情绪的形式
情绪的形式最笼统的体现就是快乐和不快乐。 生存的需要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在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欲望的刺激便 会给个人带来快乐 。
以往的研究认为,在脑部传递快乐的化学 递质是多巴胺。新的研究认为.多巴胺传递的 情绪体验是欲望,传递快乐的是脑啡肽。
根据柏莱恩的观点,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 不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的对象应该被判断为最美的, 而那些对照刺激特性过高或过低的对象则是不美甚 至是丑陋的。柏莱恩的观点在绘画和音乐领域的研 究中得到了验证,在环境评价方面只得到部分验证。
例如,施瓦茨和沃比克拍摄了 一部影片,模拟沿着按比例缩小的 街道模型旅行,通过变换建筑物的 距离和角度改变街景的复杂性。
唤醒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自主活动的提高、如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肾上腺素分 泌增加等。行为上可能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 力活动的增加。
一、唤醒与情绪
情绪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 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认知理论认为,情绪包含两种属性:强度 和形式。
唤醒水平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而认知和评 价则决定了情绪的形式。
结果发现,复杂性为中等水平时 美学评价最高。在沃尔威尔的研究 中,“对环境的美学判断”与新奇 性、不一致性、意外性之间未发现 倒U形曲线的关系,认为是直线关 系更恰当——新奇性和意外性水平 越高、不一致性越低,环境越受偏 爱。对于自然环境的实验也未能验 证这种倒U形曲线的关系。
柏菜恩认为,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唤醒 水平也随之提高,二者呈直线关系;随着不定性的 增加唤醒水平继续提高,探索的兴趣不再增加,而 对场所的偏爱反而降低。也就是说,人对环境的情 感评价与环境的不定性呈倒u形曲线关系。
柏莱恩称与探索和偏爱有关的环境特性为对照刺 激特性,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复杂性—— 环境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与结构或组 织的复杂性,也称视觉丰富性。 (2)新奇性——环境中出现新的、或以前未曾引起 注意的特性的程度。客观上涉及环境特性的典型性 或非典型性;主观上则涉及观察者对环境特征熟悉 的程度。 (3)意外性——环境出人意料的程度。意外的惊喜 使探索的兴趣和快乐的感觉倍增;意外的扫兴则会 使人泄气、沮丧。 (4)不一致性——某一环境要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 致的程度。
相对而言,前者较为轻松自然,后者相对紧张和 集中注意。人正是在这两种探索行为交替发生的过 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了环境,也了解自己, 增长智慧,提高适应能力。
2、不定性、唤醒与情感评价
不论广泛探索还是特殊探索,前提是环境 中必须有唤醒主体的刺激。然而并非所有引起 唤醒的刺激都能诱发探索的动机和行为,只有 那些既能唤起注意又令人感兴趣的刺激才会吸 引人去探索。
3、情绪的三因子
环境心理学家梅拉比 安和拉塞尔提出的影响 情绪的“三因子论”包 含三个独立的维度:快 乐/不快乐、唤醒/未 唤醒、控制/屈从。将 情绪的形式与强度综合 起来描述情绪的状态。
拉塞尔和拉尼厄
斯按愉快维度和唤 醒维度对场所的情 感性质所做的近似 描述。他们提出的 40个描述情绪的形 容词恰好在两维坐 标上排列成圆形, 横轴从不愉快到愉 快,竖轴从睡眠到 唤醒。
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人的行为问题的研究,已不局限于建筑环 境领域,不仅限于建筑设计或室内设计,可 以说凡是有人生活的场所,都存在人的行为 问题,与人所接触的各个专门领域,都在研 究人的行为这课题。
唤醒理论
在神经生理学上,皮层的兴奋性,同时 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这种严密的调节机制使我们免得太过得意而忘记专 注于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生存任务。紧张和快乐两个相 反的系统使我们的情绪像大海一样潮起潮落,像钟摆 那样左右摇摆--每一次情绪兴奋之后就会走向低落, 而每一次情绪低落之后又会同到兴奋。
2、情绪的强度
无论愉快还是不愉快的情绪,都会随着唤醒水平 的提高而加强。人们本能地希望保持好心情,减少 不愉快的感觉。因此,情绪也决定着个人对环境的 偏爱与选择:心情好时好交往,喜热闹,人逢喜事 精神爽,较高的唤醒水平可以强化喜庆气氛;而情 绪低落时则喜欢较清静的环境,通过降低唤醒水平 以缓解不愉快的情绪,同时也减少对身体损害。
当个人被特定的刺激所唤醒而引起注意时, 就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企图通过探索对 环境的某种不定性,即知觉矛盾作出解释, 这时所发生的行为就是特殊探索。
两种探索行为都是人的需要,而且不能截然分 开——在广泛的探索中可能有特殊发现,特殊探索 中也包含多样、一般和意外。从广泛探索中发现问 题,在特殊探索中寻求答案;
二、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
1、广泛探索和特殊探索
人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刺激的 影响。感觉剥夺实验证明,感觉上的刺激不 足和生理上的饥渴同样难以忍受,这种心理 上的饥渴状态会驱使个人饥不择食一样到环 境中去寻求刺激,提高唤醒水平,如在室内 随手翻阅,到户外信步浏览,漫不经心地东 张西望等等,柏莱思称之为广泛探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