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爱情(一)..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诗中以人面与桃花二者为中心,先用正衬,后用 反衬,相转相生,表现婉曲情思。 诗中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一种永返不复的错失, 一种回味中的淡淡感伤与甜蜜。 该诗蕴含着具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 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 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太平广记》云:“初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 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叩门久,有女子自 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 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柯伫立,而意属殊 厚。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 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户扃无人,因题此 诗于左扉。后数日,复往寻之,有老父出曰: ‘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已来,常恍 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 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死。得非君耶, 杀吾女。’持崔大哭,崔感恸,请入临,见其女 俨然在床,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 斯。’须臾,开目复活,老父大喜,遂以女归 之。”
古典诗词中的爱情(一)
主讲教师:宫存波
古典诗词中的爱情
由于传统诗教的影响,中国古代诗歌中的 爱情主题一直被抑制,男女之爱处于非常 薄弱的地位。围绕传统诗歌主题的是国计 民生、风雅美刺等重大的社会问题。 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词体可以大写女性 之美,可以宣泄久受压抑的爱情,但爱情 词表现得出乎意料的阴柔、理性、内敛。
唐 张泌bì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词苑丛谈》: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 善,作《江神子》词云:“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 眉轻。高绾绿云,低簇小蜻蜓。好是问他知得么?和笑道, 莫多情。”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寄绝句云:“别 梦依依到谢家……” 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首二句写梦中重游,环境依旧,但 难觅所见之人。末二句以多情春光为寓意,寄希望于对方, 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
昔日情事的伤逝
中国古代的爱情诗词,极少去吟咏正在爱 中的欢乐,亦极少以乐观的眼光,去憧憬 爱的明天,而是对消逝的往日之恋,一往 情深,长于吟唱一种有缺失的爱,从中表 现一种怅惘不甘的情调。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声东韵
宋 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宋 欧阳修《浪淘沙令》其一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唐 赵嘏gǔ《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唐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綵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 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 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 恨。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孟棨《本事诗》: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 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曰: “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起,莫 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jī年知书,未适人。自 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 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 死。……得非君杀之耶?”又特大哭,崔亦感恸, 请入哭之。尚俨然在时床。崔举其首,枕其股, 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 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宋 晏殊《清平乐》其五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 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宋 晏几道《临江仙》其七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 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 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陆游描写爱情的诗词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孟棨《本事诗》: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时孤洁寡合,举进士不第。 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 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 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 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 坐,独倚小桃柯kē伫立,而意属shǔ殊厚,妖姿 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 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shèng情(尽情) 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 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 时已扃锁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 春风。”
唐 刘禹锡《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 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 2、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 的章法之妙。
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安排“昔──今”两个场 面,好比两幕剧──昔── 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 曲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