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核心力量

公开课核心力量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二.绕篮球场慢跑两圈
三.肌肉拉伸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腿部拉伸运动
6.膝关节运动
7.踝碗关节运动
1.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宣布本科内容,安排见习生。
2.带领学生做静力拉伸和关节活动并口令指挥。
1.体委集合,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出勤
2.按照教师的口令进行。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要求:动作舒展、准确、协调、用力,队列整齐、动作一致。
基本
部分
27′
10′
12

30秒
×2组
30秒×2组
一.稳定状态下的静力保持。
1、平板支撑
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保持均匀呼吸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核心力量指的是什么?核心部位在那里?
所谓“核心”是人体的中间环节,就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核心肌肉群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活动、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2.核心力量的研究历程
3.核心力量的练习形式。
4教师向学生示范,讲解动作要领,注意细节和易错动作。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控制时间,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并鼓励学生坚持。
一.
1.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
2.学生认真学习核心力量的概念,发展及形式,有疑问的向老师提问。
3、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动作细节。
4、学生按照动作标准进行练习,体会不同形式的核心力量所练习到的肌肉。
学与教的课后反思
核心力量与平衡性练习
授课对象:高二(5)学生人数:55男生33女生16教师:时间:2015.03.23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核心力量的重要性,核心力量包括的肌肉群,核心力量的难度分级以及练习形式。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学生初步掌握稳定状态下的静力保持和无负荷运动及其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臀部过高、腰部下垂。
2、仰卧屈膝支撑髋关节上挺不到位。
3、十字交叉腿部没有伸直与躯干大于90度。
见习生安排
当老师讲解技术动作要领时,主动过来听讲解并做笔记,开始练习时在一旁观察其他同学的练习情况。
游戏比赛时,帮忙老师当裁判。
预计心率曲线
预计练习密度
80%±5%
安全措施
提醒学生如果在练习过程中身体感觉不适马上向老师报告。
2.侧卧支撑
右侧卧,右肘支地,躯干与腿成直线,左腿叠加在右腿上,提高髋部,保持身体平直。
3.仰卧屈膝支撑
仰卧,屈膝90度支撑,肩部贴地,手自然放于体侧,髋关节上顶保持大腿跟躯干成直线。
二.稳定状态下的无负荷运动
1.仰卧单车
仰卧,双手抱头,一腿完全屈伸,离地面约10cm-15cm,另一腿膝盖屈伸至胸前,尝试去够异侧的肘部,然后,开始仰卧单车的动作,收腿,伸直另一腿,去够异侧的肘部。注意要确保伸展腿在完整伸直后再回收,确保动作缓慢,以达到最大的锻炼效果。
组织:三列垫子,小垫子两人一块,大垫子四人一块。
要求:原地坐下回答教师提问,听教师讲解。
要求:学生认真体会动作,尽量做到动作标准,坚持每个动作30秒时间。
5′
5.课课练
单脚跳跃折返
听教师哨声指挥学生进行跳跃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跳跃
结束
部分
5′
5′
1.回收器材
2.放松练习
3.总结,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场地器材
垫子30个
体能圈12个
重点
难点
稳定状态状态下静力保持
动作形态的控制,保持动作稳定
教学
流程
常规导入---游戏---教师示范讲解--分组练习—--个人展示学生评价—--分享交流---课课练---总结评价
课的
结构
时间
次数
教学内容
教法
学法
组织与队形
准备
部分
8′
3′
2′
3

4
*
8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检查人数
2.侧卧支撑抬腿
3.十字交叉
仰卧,双手打开,掌心向下,双腿伸直朝天,与身体成90度,头稍微离开地面,然后把腿往右侧地面放,与身体成L形,但是在腿触到地面前,抬起,回到起始位置,然后向另一侧做相同动作。如果觉得难度太大,可以屈膝完
4.单脚斜向跳跃制动
左脚往斜前方跨跳,右脚落地制动定住,然后右脚往斜后方跳跃,左脚制动,持续练习10次后换脚。
1.教师提醒学生回收器材。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放松练习
3.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宣布下课,师生相互再见
1.学生主动快速回收器材
2.学生主动认真放松
3.认真听讲并反思所学内容
4.师生相互再见
队形:上课之前集合的队形
要求:认真听老师对本节课的总结,提出自己的建议,总结自己在本次课中的收获。
易犯错误预防纠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