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1、Cooper和Shepard在心理旋转实验中发现,不同旋转角度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
对以下4种旋转角度图形(①60 ②120 ③180 ④240)的辨认时间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D.①< ②=④< ③2、只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A.等距量表3、下列几种情况,反应时最短的是。
A.被试反应慢时手指被电击4、反应时技术中加因素法的前提是信息加工是。
B.系列加工5、斯腾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四个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
B.信息辨别6、假设判断标准为β,在噪音和信号的先定概率不同,对结果的奖罚也不同的情况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β与噪音的先定概率成正比,与正确拒绝的奖励数加虚报的惩罚数成正比7、在选择反应时实验中,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D.两者数目相同8、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
B.习惯误差9、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影响的实验设计类型是。
B.被试内设计10、心理旋转实验说明:非语言材料的记忆编码方式是。
B.视觉编码11、个体25岁以前,随着年龄增加,反应时。
B.逐渐变短12、心理旋转实验是基于什么反应时技术。
A.减法法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凡是研究过程无关变量都要设法消除14、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冯特15、以下符合实验基本进程的是。
B.从因素型实验到函数型实验16、处理效应包括。
A.主效应B.交互作用C.实验者效应D.简单效应参考答案:ABD17、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时可能产生的误差有。
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空间误差D.时间误差参考答案:CD18、下面哪些可以作为学习实验的因变量?。
A.达到某一标准的学习次数B.错误次数C.项目掌握的正确率D.学习进程曲线参考答案:ABCD 19、如果因变量指标敏感性不足,可能导致以下哪些情形。
A.霍桑效应B.天花板效应C.地板效应D.德西效应参考答案:BC20、下列方法中不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是。
A.测量法B.问卷法C.实验法D.观察法参考答案:ABD21、简单简单效应(3 分)是指一个因素在另外两个因素水平的结合上的处理效应。
22、准实验设计(3 分)是指降低了实验控制的标准,通常在不易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无法严格创设等组的条件下进行的设计。
23、主效应是指在实验中单个自变量所起到的作用,简单来说,主效应就是在实验中有自变量处理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被试行为的变化。
24、对数定律(3 分)公式:S=clogI,S代表感觉量,I代表刺激量,c是常数。
是指心理量是刺激量的对数函数,也就是当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的强度以算术级数增加。
25、真实验设计(3 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 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实验设计。
其特征在于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了严格的控制,能有效地控制研究中自变量的不同取值和因变量的指标,以及被试的分配情况,并可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26、内隐记忆(3 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27、阈限(3 分)操作定义为有50%的概率能够感觉得的刺激强度称之为阈限28、ROC曲线(3 分)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是指在特定刺激条件下,以被试在不同判断标准下所得的虚报概率P(y/N)为横坐标,以击中概率P(y/SN)为纵坐标,画得的各点的连线。
29、开窗实验(3 分)汉密尔顿等人提出的一种反应时实验新技术,它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出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30、组内设计(3 分)又称为被试内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被试都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水平或处理水平的结合,由于被试的行为是重复测量的,因此也称为重复测量实验设计31、请说明心理物理法之一的平均差误法是如何测定绝对阈限的(6 分)用平均差误法测定绝对阈限,标准刺激假定为零,被试调整的是变异刺激,被试每次都是与“0”比较,把刺激调整到刚刚感觉不到,即与0等值,每次测定的强度平均即为绝对阈限。
32、在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的绝对阈限时,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是什么?(6 分)自变量的确定:通常选择从感觉不到到感觉到这一过渡地带的5-7个等距的刺激强度(2分);要求随机呈现(1分),每个刺激强度呈现的次数不能少于20次,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要相等(2分)。
因变量的确定:每呈现一个刺激后,要求被试如感觉到就报告“有”,如感觉不到,就报告“无”,主试分别将被试的上述反应记录为“+”或“-”(2分),然后根据所记录的背时反应计算绝对阈限(1分)。
33、复杂反应时包括哪两种?(6 分)复杂反应时包括选择反应时和分辨反应时。
选择反应时要求被试对几种不同的刺激作出几种相应的反应,分辨反应时要求被试对几种不同的刺激中的某一种作出“是”反应,其他不做反应。
35、简述唐德斯的反应时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6 分)唐德斯的反应时分类类: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单一刺激单一反应(2分);选择反应时(B反应时):多刺激对应多反应(2分);分辨反应时(C反应时):多刺激择一反应(2分)。
A、B、C反应时的关系:分辨时间=C-A(1分);选择时间=B-C(1分)1、测定阈限的平均差误法相比于极限法,优点在于。
C.由于被试自己动手参与,由于疲劳造成的误差没有那么明显2、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
A.自变量3、在一个2×2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需要5名被试,那么需要的被试总数。
D.204、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为了发现当六个人挤在一个电话亭里时是男人还是女人感到更不舒服。
以下表述不对的是。
D.被试的智力是额外变量5、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继时呈现,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
D.时间误差6、有关实验法和测验法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D.测验法可以为实验法提供变量指标7、对信号检测论的假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噪音和信号加噪音的强度是多维的8、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的时间。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
C.因变量9、军事上需要高水平的雷达操作员,理想的雷达操作员应该始终保持对显示屏的注意。
可是,实际情况常常是,操作员的警戒能力总是随工作时间的延续而下降。
以下对警戒下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D.警戒下降可能是由反应标准的降低而引起10、在信号检测论的噪音与信号的分布图上,当作为判断标准的刺激值位于X轴的偏右部分时,β值。
A.大于112、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
D.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明确程度13、在2×3被试内设计中,实验处理的水平数有。
D.614、年龄、性别、血型和不同文化背景等常作为实验的自变量,它们属于。
C.被试特点自变量15、信号检测论中衡量被试辨别力大小的指标是。
D.d’16、下列关于ROC曲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反映出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B.能反映出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C.能反映出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d’D.同一个被试可以有多条ROC曲线参考答案:ABCD17、阈限的测量往往需要做上百次试验,这是因为阈限。
A.不是一个截然的分界点B.有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种,需要加以区别C.是刺激维度上的一个逐渐的过渡区D.反复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参考答案:AC20、人类被试在确定判断信号的标准时,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B.对判断结果的奖惩C.被试要达到的目的D.速度与准确性权衡答案:ABCD 21、对偶比较法(3 分)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对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两个刺激中哪一个在这种特性上更为明显。
根据每个刺激的选种次数和比较次数的比值,可以对各刺激排出顺序,制成顺序量表。
23、恒定刺激法又称为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心理量的方法之一。
在恒定刺激法中,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可避免期望误差和疲劳误差。
相比较而言,恒定刺激法测量的阈限最为准确,同时应用也最为广泛24、混合设计(3 分)是重复测量设计的一种形式,既有被试内变量,又有被试间变量的设计。
28、实验信度(3 分)是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的程度,也就是说如果重复实验,每次获得的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
30、简单效应(3 分)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某水平的变异。
31、在实验中应如何对自变量进行控制?(6 分)(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2分);(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检查点或实验处理(2分);(3)校准测量自变量的仪器,保证研究的内在效度(2分);(4)控制呈现刺激的方式(2分)。
32、实验的反应变量应具备哪些特点(6 分)(1)反应指标要具有有效性(2分);(2)反应指标要具有客观性(2分);(3)反应指标要能够数量化(2分);(4)反应指标应能准确、真实地度量反应的变化(2分)33、在某影视行业的会议上,某航母级互联网影业的发言人说:“通过大数据挖掘,我们发现不同观众存在相关的卖品偏好。
比如电影《芳华》的观众比《战狼2》的观众消费了更多的热饮。
这些都是以前我们不知道的,也无法预测的......”请你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简要谈谈对此的看法。
(6 分)主要需要到电影上映的季节对热饮或冷饮消费的影响。
也就是要考虑到出了影片本身的差别之外,还有很多无关变量会影响到饮料消费的。
最好阐述一下无关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34、简述双盲实验并举一个研究例子。
(6 分)双盲实验是指被试和实验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一处理的实验技术。
例如,在一个双盲实验中,作为实验对象的病人和作为实验参与者(或观察者)的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双盲)谁被给予了新药,谁被给予了“宽心丸”。
这样,医务人员对病人服药以及服“宽心丸”这两种结果的观察就会更加客观,因而对新药实际效果的解释也就会更准确、更科学。
35、简述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统计决策论是信号检测论的数学基础。
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背景称之为噪音。
在运用信号检测论检验人的感知觉的过程中,被试通常对呈现的刺激包括信号和噪音做出判断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击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
4、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D.比例量表5、在2×3析因实验中,自变量的个数是。
B.两个7、在心理实验的过程中,被试退出实验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这样会降低实验的。
C.结构效度8、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