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80AL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指导书8.1

380AL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指导书8.1

①号作业人员负责客室设施(1、8车或9、00车)、司机室设备、车载信息系统、车顶设备检查及相关性能试验。
②号作业人员负责客室设施(2、3车或10、11车)、车载信息系统、车顶设备检查及相关性能试验;负责接触网隔离开关操作。
③号作业人员负责客室设施(4、5车或12、13车)、车体、裙板、底板、转向架、钩缓连接、制动、车端连接等检查。

轮对
1
车轮踏面擦伤
车轮直径>840mm
长度≤30mm
深度≤0.25mm
镟轮,使裂纹完全消失后,再加工厚度至少为1mm,为避免缺陷蔓延及随之发生的范围缺陷尺寸扩大。
车轮直径≤840mm
长度≤25mm
深度≤0.25mm
2
车轮踏面硌伤
车轮直径>840mm
长度≤30mm
深度≤0.25mm
车轮直径≤840mm
备注

车体
1
排障器高度
20~30mm
空车状态下,轨面以上。
2
车体倾斜
同一辆车在空车时端梁下端端角处至轨面的高度差。
前后(两端)
<25mm
左右(两侧)
<15mm
对角
<25mm
3
设备舱底板螺栓
M10
25N·M
M8
13.5N·M
4
设备舱裙板螺栓
M10
25N·M

主电路
1
受电弓碳滑板磨耗后高度
≥5mm
无因电弧产生变形和碎裂、缺陷或一定深度的凹槽。破损宽度小于1/2。
●当局部材料沿着缺陷长度方向脱离时需要镟轮。
车轮直径≤840mm
长度≤25mm
深度≤0.25mm
5
车轮直径
860mm
≥790mm
轮径减少20mm时,必须在空气弹簧处加垫调整,保证车辆限界要求。
轮缘高度h
28mm
27.5mm≤h≤33mm
轮缘厚度e
32mm
26mm≤e≤33mm
车轮轮对内侧距离
1353+2 -0mm
④号作业人员负责客室设施(6、7车或14、15车)、车体、裙板、底板、转向架、钩缓连接、制动、车端连接等检查。
辅助作业人员负责动车组进库巡道、库门防护和受电弓升降弓试验操作、“181”故障及检修故障处理,配合各作业小组的检查工作,部分专项检查等。
2.踏面形状检测、隔离开关操作、车体外皮清洗、上水、卸污作业和较大故障处理修复等工作由另外配置的专人负责。
●50mm≤a裂纹、b裂纹<70mm
●a裂纹、b裂纹≥70mm
(具体见注1)
●允许
●一定条件下允许
●不允许
穿透裂纹
立刻更换,不能继续运行。
7
踏面清扫装置研磨块厚度
40mm
≥13mm
包括钢背厚度。
8
闸片厚度
17mm
≥5.5mm(测量时包含摩擦块的金属背板在内,在最薄处测量)
任一闸片厚度小于此限度时同制动卡钳两侧的闸片须同时更换。
2.断电检修项目:车顶、地沟、车侧检查,客室设施检查及“181”故障断电处理。
3.供电检修项目:各一级修设备供电功能试验、客室设施故障处理复查.
2.“断-供”模式检修项目
1.断电检修项目:车顶、地沟、车侧检查,客室设施检查及“181”故障断电处理。
2.供电检修项目:各一级修设备供电功能试验、客室设施故障处理复查.电务、通信检测作业、司机室设备设施检查及保压试验、客室设施检查、车辆设备供电状态检查、“181”故障供电处理。
接车作业
动车组进入检修库前
3
Ⅱ列位①号作业人员组织本列位作业小组②号、电务、通信专业作业人员共同在动车组停放列位西端二层平台立式接车。
动车组进入检修库期间
4
等待与随车机械师办理交接及设置止轮器作业。
动车组停稳后开始接车交接作业
5
Ⅱ列位①号作业人员按规定与随车机械师交接动车组运行期间发生的故障及司机室钥匙并负责确认动车组停放状态。调车作业无随车机械师跟车入库时,凭《动车组钥匙交接记录簿》与动车组司机交接司机室钥匙并负责确认断电降弓后司机室牵引手柄置于切位、方向手柄置于关位,“禁止动车”标识牌设置情况。
车下
摄像手电、对讲机、钢板尺、棉布、刻丝钳、螺丝刀、活扳。
车内
摄像手电、对讲机、六角钥匙、刻丝钳、螺丝刀、活扳。
车侧
摄像手电、对讲机、钢板尺、棉布、刻丝钳、螺丝刀、活扳。
说明
作业人员擦拭项目标识。
作业工长检查项目标识。
质检员复查项目标识。
作业、质检人员摄像项目标识。
安全风险标识
“红色字体”代表高度风险点。
2.车顶作业时,应提前将安全平台放下;作业完毕后,应将安全防护平台全部收回,并做重点检查。(顺序)
3.车顶作业时,应在车顶防滑部分行走;注意脚下,防止跌倒滑落;通过两车连接处时,注意车辆间间隙,防止踏空摔伤。
4.严禁踩踏车顶各管线,重点是受电弓装置及其配套各供风管路,防止造成漏泄。
5.车下作业时注意佩戴齐全劳保用品,避免作业时磕碰到头部。
长度≤25mm
深度≤0.25mm
3
滚动接触疲劳
车轮直径>840mm
长度≤30mm
深度≤0.25mm
●裂纹带沿着车轮踏面均匀分布时不需要镟轮。
●出现滚动接触疲劳和剥离时需要镟轮。
车轮直径≤840mm
长度≤25mm
深度≤0.25mm
4
车轮踏面剥离
车轮直径>840mm
长度≤30mm
深度≤0.25mm
●当剥离位于踏面中心和轮辋外表面之间时不需要镟轮。
受电弓两滑板的高度差
≤3mm
2
受电弓接触压力
80±15N
受电弓保持在0.5-2.4m高度范围内。
3
受电弓升弓装置气囊裂纹
裂纹长度不应超过25mm或深度不超过1.2mm
撑起受电弓使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即气囊不受力且不充气时。
4
橡胶扎带
无位移、窜动。
ADD阀门手柄两侧各1根扎带固定捆扎。

转向架
1
空气弹簧橡胶气囊龟裂
三、检修人员配备和检修分工
1.人员配备
检修作业小组2个(各小组4名作业人员分①、②、③、④号位),辅助作业人员2名。2个作业小组分别对Ⅰ、Ⅱ列位动车组的各8辆车进行检修。主控钥匙、车载试验、管系漏泄试验由Ⅱ列位作业小组①号负责,Ⅰ、Ⅱ列位供断电申请由Ⅰ、Ⅱ列位作业小组②号分别负责,08~09车间设备的检查由Ⅰ列位作业小组负责。辅助检查人员执行8编组动车组作业标准。Ⅰ列位①号对2个作业小组作业流程及进度整体负责;作业分工如下:
6.作业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将工具、材料收齐,带离工作现场。
7.受电弓升降时应注意联控;蓄电池电压低于87V时,应及时联系升弓供电。
供电
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Biblioteka 1.作业时注意劳保用品须佩戴齐全。
2.按规定操纵设备。
3.带电作业部分、严禁车下作业,穿越地沟。
作业
工具
车顶
摄像手电、对讲机、1.6m刻度尺(样杆)、钢板尺、棉布、弹簧秤、清洁桶、秒表、游标卡尺、车顶一级修工具箱、钢扎带枪、板锉、内六方、尖嘴钳、力矩。
1353+2 -1mm
6
车轮直径之差
注:镟轮后的尺寸
车轮径向跳动≤0.3mm
车轮轴向跳动≤0.3mm
同一轮对
≤1mm
同一转向架
≤4mm
同一车辆
≤10mm
同一车辆单元内车辆间
≤40mm
7
车轴表面局部伤痕径向深度
≤1mm
打磨去除高点后使用,超限时允许车削加工修复,加工后轴身直径不低于φ167mm。
二、动车组一级修检修作业流程
(4)各专业现场检修作业完毕后的材料配件整理、工具定置管理、废旧物品清理工作由相应的检修班组负责。
4.一级检修完毕后,各专业检修作业组按照《关于公布<西安铁路局动车组出库质量联检作业办法>的通知》(西铁辆函〔2010〕246号)开展出库联检作业。
四、作业模式
1.“供-断-供”模式检修项目
1.供电预检项目:电务、通信检测作业、司机室设备设施检查及保压试验、客室设施检查、车辆设备供电状态检查、“181”故障供电处理。
西安铁路局西安动车段企业标准
编号:Q/XTJ-XADC.02.003-2014
CRH380AL型
动车组一级修作业指导书
批准:姬毓君
审核:牛可
拟稿:王军
2014年4月10日发布2014年4月15日实施
西安铁路局西安动车段
一、检修限度表
二、一级修作业流程图
三、检修人员配备和检修分工
四、“供-断-供”模式检修项目
2
制动盘表面凹槽
≤0.8mm
3
制动盘偏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差
≤0.8mm
4
制动盘表面刻痕
≤1mm
5
轮盘摩擦面裂纹检查
细微裂纹(发纹)
对于运行没有影响。
裂纹
●a裂纹<80mm
b裂纹<60mm
●80mm≤a裂纹<100mm
60mm≤b裂纹<80mm
●a裂纹≥100mm
b裂纹≥80mm
(具体见注1)
●允许
●一定条件下允许
Ø2.0(大于M16螺栓)
Ø2.6(特殊用途)
沿螺栓面,纵向晃动不脱槽、横向晃动无位移。

基础制动
1
轮盘磨耗厚度
(单侧)
3mm
a磨耗量≤2.8mm
b同一车轮两侧磨损差不超过2mm
可将钢尺放置在摩擦盘的摩擦面边缘,检查磨耗量。
轴盘磨耗厚度
(单侧)
5mm
a磨耗量≤4.7mm
b同一车轮两侧磨损差不超过2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