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七、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C+O2
CO2
四 大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化合反应 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H2O=H2CO3
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H2O
2H2↑2↑ 置换反应 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Fe+CuSO4 == FeSO4+Cu 复分解反应 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HCl+NaOH=NaCl+H2O
实验结论
部分变质 完全变质 __________ 没有变质
__________
十一、除杂问题 1 、CO2(CO): 2、CO(CO2):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H2(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4、CuO(Cu): 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5、Cu(Fe) : 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盐 化肥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盐的分类
钠盐
NaCl CaCl2 Na2CO3 CaCO3
盐 酸 盐
碳 酸 盐
钙盐
二、常见的盐
1、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
用途:配制生理盐水(质量分数0.9%),选种,腌制食品,
制碳酸钠、盐酸等的原料、除雪剂
2、CaCO3(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化学性质:CaCO3+2HCl=CaCl2+H2O+CO2↑ 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实验室制CO2
化学性质: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2NaHCO3 Na2CO3+H2O + CO2↑ 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用途: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治疗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慎用!)
三、复分解反应
1、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 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 质(最常见的为水)。可简记为AB+CD=AD+CB。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 ⑵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水生成。
八、物质分类
酸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 碱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
盐不一定显中性,显中性的不一定是酸
九、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Ca(OH)2 + CO2=CaCO3↓+ H2O 所以,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的可能组成有: (1) 全部是Ca(OH)2(一点都没变质); (2) 全部是CaCO3(完全变质); (3) 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部分变质)。
3、Na2CO3(俗称纯碱、苏打)
化学性质: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 2 + Na2CO3 == CaCO3↓+ 2NaOH 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用途:化工原料(制玻璃、造纸、纺织、洗涤)
4、NaHCO3(俗称小苏打)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 量蒸馏水震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 色酚酞溶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在向 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②_______________ 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 有气泡产生 ②_______________ ①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_________________ ②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样于试管中,加入 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②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 管中,加入2-3滴酚酞 溶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②_______________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红 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NaCl(CuSO4): 冷却热饱和溶液。
13、 通过浓硫酸。
NaNO (NaCl):
五、离子检验
稀盐酸 CO32-(或HCO3-)
气体
澄清石灰水
浑浊
SO42- 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 稀硝酸 Cl- AgNO3溶液
沉淀不溶解
白色沉淀 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石蕊试纸 湿润
NH4+ NaOH溶
液 △
刺激性气味气体
试纸变蓝
六、离子共存
与H+不能共存:OH-、CO32-、HCO3与OH-不能共存:H+、NH4+、Cu2+、Fe3+、Mg2+ 与CO32-不能共存:H+、Ca2+、Ba2+ 与Cl-不能共存:Ag+ 与SO42-不能共存:Ba2+ 注意隐性条件:如酸性条件、碱性条件、无色溶液等 有色溶液: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 有色沉淀: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 白色沉淀:AgCl、BaSO4、Mg(OH)2、CaCO3、 BaCO3
溶解性口诀 可溶盐、钾钠铵;硝酸盐、全盘端 盐酸盐、银靠边;硫酸盐、除钡餐 最后说碱类,能溶钾钠钡 四、盐的化学性质 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 Cu +FeSO4 2、盐+酸—新盐+新酸 4、盐+盐—新盐+新盐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NaCl=AgCl↓+NaNO3 3、盐+碱—新盐+新碱 Ca(OH) 2 + Na2CO3 == CaCO3↓+ 2NaOH
6、Cu(CuO):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 8、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加入足量的铁粉 加入足量的盐酸 FeSO4(CuSO4):
9、 NaCl(Na2SO4): 11、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加入足量的盐酸
10、NaCl(NaOH):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NaOH(Na2CO3): 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2、 蒸发溶剂
实验结论
部分变质 完全变质 __________ 没有变质 __________
十、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2NaOH + CO2=Na2CO3+ H2O 所以,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的可能组成有: (1) 全部是NaOH(一点都没变质); (2) 全部是Na2CO3(完全变质); (3) 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部分变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