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笔记重点难点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笔记重点难点

2011年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一1. 计算机基本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并行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具有可以同时进行运算或操作的特性,包括同时性与并发性。

3.基本思想:时间重叠、资源重叠、资源共享。

4.传统串行方式:优:控制简单,节省设备缺:执行指令速度慢,功能部件利用率低。

5.流水线处理机:优:程序执行时间短,功能部件利用率高缺:增加硬件,控制过程较复杂。

6.并行处理机一个控制器个处理单元,一个互连网络。

7.并行处理机主要特点:⑴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方式工作。

⑵采用资源重复方法引入空间因素。

⑶以某一类算法为背景的专用计算机。

⑷并行处理机的研究必须与并行算法研究密切结合。

⑸异构型多处理系统。

8.多处理机系统组成个处理机+1个处理机存储器互联网络(。

9.多处理机系统特点:⑴结构灵活并行处理机处理单元很多;多处理机有较强通用性,适用多样算法,处理单元数量较少。

⑵程序并行性并行处理。

11与比较主要特点如下:⑴指令数目较少,一般选用使用频度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

⑵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

⑶大多数指令可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⑷通用寄存器数量多,只有存数/取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无关寄存器之间进行操作。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设计思想上。

12.存储系统分类:高速缓冲存储器(,双极半导体主存储器(半导休,又称内存储器,包括高速缓存和主存辅助存储器。

13.存储器的层次:高速缓存-主存,主存-辅存。

14.主存的基本组成:双极型型(由存储体、地址译码器、驱动器、控制、片选控制、读/写控制。

15.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存取速度(访问时间、存储周期>、读出时间 >、写入时间、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16.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技术、语言与文字处理、人工智能。

17.操作系统的重要作用:⑴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⑵改善人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

21.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⑴进程的属性:结构性、共享性、动态性、独立性、制约性、并发性。

⑵进程的组成:进程程序块、进程数据块、系统/用户堆栈、进程控制块。

⑶进程控制块包括三类信息:标识信息、现场信息、控制信息。

22.死锁产生的条件:互斥条件、占有和等待条件、不剥夺条件、循环等待条件。

23.存储管理的功能:主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地址转换和存储保护、主存储空间的共享、主存储空间的扩充。

24.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设备管理7个层次结构。

25.程序在执行和处理数据时存在顺序性、局部性、循环性和排他性。

26.程序运行时必须把程序和数据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一工作称为地址转换或重定位。

包括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

27.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管理、可变分区管理(最先适用分配算法大作业、最优适应分配算法、最坏适应分配算法中小作业。

28.分页式存储管理:以段为单位进行存储分配。

段号:段内地址。

29.虚拟存储器:具有部分装入和分部对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在容量进行大幅度扩充,使用方便的一种存储系统。

30.计算机外围设备分存储型和输入输出型两大类。

39.作业是用户提交给操作系统作系统计算的一个独立任务。

作业管理采用脱机和联机两种方式运行。

4态:输入、后备、执行、完成。

40.常用作业高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作业优先、响应比最高者优先、优先数法。

41.操作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的好处:⑴提高了的利用率。

⑵提高了内存和设备的利用率。

⑶改进了系统的吞吐率。

⑷充分发挥了系统的并行性。

主要缺点是作业周转时间延长。

41.程序语言分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面向过程、面向问题。

4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顺序、选择、循环、函数。

43.系统架构、、多层分布式(瘦客户、业务服务、数据服务。

44.多层系统的主要特点: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快速响应、系统扩展灵活。

45.系统配置方法:双机互备(两机均为工作机、双机热备(一工一备、群集系统、容错服务器。

56.多媒体特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⑴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多媒体主机、多媒体输入设备、多媒体输出设备、多媒体存储设备、多媒体功能卡、操纵控制设备。

⑵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的。

⑶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组成:各种媒体信息的处理技术和信息压缩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⑷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6: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技术;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大容量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⑸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5教育与培训;桌面出版与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通信;多媒体声光艺术品的创作。

57.数据压缩技术评价标准4:压缩比、压缩后多媒体信息的质量、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压缩所需的软硬件开销。

58.无损(冗余压缩法: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行程编码。

59.有损(熵压缩法: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子带编码、矢量量化编码、混和编码、小波编码。

60.预测编码常用的是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和自适应的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法(。

61.编码的国际标准、、H.261、。

71.⑴声音主要有三种类型:波形声音、语音、音乐。

⑵声音三要素:音调、音强、音色。

72.实现计算机语音输出有:录音/重放、文语转换。

73.数字音频信息编码:波形编码法、参数编码法、混和编码法,常见格式、、3、、。

74文件包含音符、定时和16通道的演奏定义及每个通道的演奏音符信息。

下列情况文件优于波形音频:⑴长时间播放高质音;⑵需要以音乐作背景音响效果,同时装载图像文字;⑶需要以音乐作背景音响效果,同时播放音频,实现音乐和语音同时输出75.计算机网络涉及三个方面:至少2台计算机互联、通信设备与线路介质、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

76.计算机网络逻辑结构:资源子网与负责数据转发的内层通信子网。

77.用户子网指的是由主计算机、终端、通信控制设备、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等组成。

78.通信子网分为点对点通信和广播式通信子网,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结合型、专用型、公用型。

79.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80协议:远程登录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86.流量控制三种方式、流控、滑动窗口协议。

87.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非-坚持、坚持、1-坚持、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

88.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络802.2 802.5、光纤环网(光纤、工作站、集线器、网卡。

89.网络管理包含5部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故障管理、安全管理。

⑴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远程监控(⑵通用管理信息协议(⑶网络管理软件包括2部分:探测器(代理、控制台。

⑷网络管理软件: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应用程序。

90.集中管理子网和分布式管理主网常见网管软件的应用程序主要有:高级警报处理、网络仿真、策略管理、故障标记。

91.网络的安全层次:物理安全、控制安全、服务安全、协议安全。

92.密码技术提供信息加密解密、信息来源鉴别、保证信息的完整和不可否认。

⑴对称数字加密:加密算法够强、密鈅保密优:实现速度快,算法不用保密,大规模应用缺:密鈅分发管理困难,不能电子签名。

⑵非对称数字加密:优:分发管理简单,易实现电子签名缺:计算机复杂,实现速度慢93.防火墙分类:包过滤型、应用级、代理服务器、复合型。

⑴典型的防火墙包括过滤器、链路级网关、应用级网关或代理服务器。

⑵防火墙局限:绕过防火墙的攻击、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带来的威胁、变节者或公司内部存在的间谍复制数据、传送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

94.网络安全协议、(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安全套接层协议。

95.服务质量识别和标志技术、单一网络单元中的、策略。

96.服务等级协议:97.流量管理:与人工管理和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在于: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高、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统一管理和控制。

98.常用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99.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信息的硬件的保护。

信息的三个特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100.鉴别的方法:用拥有的、用所知道的、用不可改变的特性、相信可靠的第三方建立的鉴别、环境。

鉴别分为单向和双向101.内部控制和访问控制的共同目标是保护资产102.实现访问控制的三种方法:要求用户输入一此保密信息;采用物理识别设备;采用生物统计学系统。

103.访问控制的特性:多个密码;一次性密码;基于时间的密码;智能卡;挑战反应系统。

104.对称密钥体制分为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

105.密钥管理8内容:产生、分发、输入和输出、更换、存储、保存和备份、密钥的寿命、销毁。

106.⑴完整性是指数据不以未经授权的方式进行改变或毁损的特性。

包括软件完整性和数据完整性。

⑵数据完整性的常见威胁5:人类、硬件故障、网络故障、灾难、逻辑故障。

⑶完整性机制保护数据免遭未授权篡改、创建、删除和复制。

可采取的技术:备份、镜像技术、归档、分级存储管理、转储、系统安全程序、奇偶校验和故障前兆分析。

⑷的完整性机制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义、检查、如发现用户操作违背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动作保证。

107.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灾难预防制度、灾难演习制度、灾难恢复。

108.提供容错的途径:使用空闲备件、负载平衡、镜像、复现(延迟镜像、热可更换。

109.网络冗余:双主干、开关控制技术、路由器、通信中件。

110.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摧毁计算机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且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⑴计算机病毒预防包括对已知和未知病毒的预防。

行为封锁软件。

⑵病毒检测技术:特征分类检测、文件或数据校验技术。

119.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20.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战略信息系统(、管理专家系统(。

121.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促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结构更加灵活有效;虚拟办公室;增加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

122.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研究方法的整体性;技术应用上的综合性;管理上的科学化。

123.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以:技术方法;行为方法;社会技术系统方法。

124.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