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

园林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

园林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生态园林绿化中,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的效果,故树木移植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树木移植栽培成活的机理,分析了园林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

树木移植栽培是园林绿化施工中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根据栽种苗木的种类和特点,确定最佳的栽种方案,采取多种综合的技术措施保证移栽栽培的质量和成活率。

减少因技术原因造成的损失,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1 树木移植栽培成活的机理
1.1 树木移栽成活的主要因子
一是地下土壤因素。

主要决定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酸碱度及土壤理化性能等方面。

二是地上环境因子。

主要决定于大气温度、光照条件、年积温条件、年最高温、年最低温等因子。

创造适合树木生活的土壤条件和温、湿、气、热条件是保证移栽成活的必备条件。

三是科学的移栽技术。

只有在正确的移栽技术指导下,才能获得较好的成活率。

1.2 地上与地下的协调一致性
指树木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须保持相对协调。

主要是地上树冠大小与地下根系之间的协调一致性。

在移栽起苗过程中,如果地上树冠太大,地下根系太小,往往不容易成活。

地下根系太大又不便于运输。

因此,必须考虑地上树冠与地下根系的协调一致性。

1.3 树体营养物质吸收与树体消耗之间的平衡
树木移栽后主要靠根系吸收水分和各种矿物质来维持树体枝叶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当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大于水分的吸收量时,树体往往表现为叶片萎蔫缺水状态;当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小于水分的吸收量时,树体往往表现为叶片正常生长状态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素营养物质,满足树体生长,如此升级循环来实现树体枝繁叶茂,直到地上树冠与地下根系生长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2 园林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
2.1 苗木选择
根据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求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定树种及规格。

苗木栽植之前,首先要了解苗木的生活习性。

外地苗木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较难适应。

按照生态学的“生境相似性原理”,树木的栽植地的环境与原生环境接近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树木成活率的高低。

因此乡土树种以及经人工引进、能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生长发育良好并已得到广泛应用的绿化树种,应是绿化工程中的首选。

此外,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栽植成活率和以后绿化的效果,因此在确保树种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苗木选择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植株健壮,干通圆满,枝条茁壮,组织充实,木质化程度高;二是根系发达完整,一定范围内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大根无劈裂;三是顶芽健壮、完整。

2.2 移栽时机选择
按植物生存生长规律出发,传统做法是选在树木休眠期进行,一
般以春季萌动前和秋季落叶后为最佳时期。

因园林工程常需要反季节施工,也可在生长旺季选择连续阴天或降雨前进行,但要加强栽后管护力度。

需带大土球移栽且较难成活的树木时,可在冬季土壤封冻时带冻土移栽,但要避开严寒期并做好土面保护和防风防寒处理;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气温较高地区,秋冬春三季均适宜大规模栽植。

移栽具体时机的选择要根据对小环境条件的判断,包括栽植穴地的土壤状况、光照、温度情况等。

掌握好天气变化,对于树木移植的成活与缓苗都是大有好处的。

2.3 起苗与运输
树木起掘的目的和重点是保证树木的地下部分尽可能少受伤害和损失。

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土球大小的把握。

一般情况下裸根苗起苗要求根系应大于干径的10倍,带土球苗按树木胸径的5―8倍或者按树颈处直径的3―4倍带土球。

在反季节移植中可适当加大。

二是起掘时间的选择。

一般要避开中午和透雨后起掘为好。

三是起掘断根处理。

在地苗的起掘中,对于粗的断根要细心处理,一般用锋利的锯锯断,再对切口进行消毒,最好用愈伤涂膜液处理为好。

四是选择合适的土球形状。

一般有3种:弹头型,适合深根性树种;普通型,适合一般的树种;碟型,适合浅根性树种。

运输也是是树木移栽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树木成活、施工质量及树形的完美等。

一般的大树移栽都采用吊车装卸、汽车运输的办法。

树木装进汽车时,要使树冠朝向汽车尾部,根部靠近驾驶室。

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木架上或车厢后板上,用绳索扎紧,树冠也要
用软绳收拢并覆盖遮阳网。

土球下垫大木板或其它固定物,然后用绳子将土球缚紧在车厢两侧。

装车、运输、卸车时都要保证不损伤树干(树皮)、树冠及根部土球。

2.4 栽植
栽植位置确定之后,根据树种根系的长短(或土球大小)、土壤情况来决定挖坑的规格。

然后根据种植要求进行土壤回填,土质状况不良的应进行土壤改良。

树木到场地后应尽早栽植,最好是随到随栽。

来不及栽种的苗木,也要及时假植好,并作遮荫处理。

栽植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不同树种和不同地段的种植顺序及是否施底肥(复合肥、磷肥、饼肥)。

对一些大树或比较珍贵的树种,在栽前要进行根部消毒或喷生根剂混合根腐灵。

在栽前对树木要进行修剪和疏枝。

带土球树苗的栽植要及时除去苗木土球的草绳或其他附属物,填土时注意不要弄碎土球。

常绿树应把树形最好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面。

树皮薄、干形外露的最好保持原来的阴阳面,以免引起日灼。

胸径在8―10cm以上的树木和竹类,种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以防倾倒,同时固定根系有利于根系生长。

栽植时要随时浇水,尤其是“定根水”一定要浇透,但不能积水。

2.5 养护管理
树木移栽后的养护管理是树木成活的关键,一般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整型修剪等几部分。

树木栽植后除灌大量定根水外,其他时间可分休眠期浇水和生长期浇水。

休眠期浇水是灌树木防冻水,生长期浇水是浇树木生长所需
的水分。

浇水的时间一般掌握在夏季在早晚浇水,冬季在中午前后浇水。

施肥一般春夏季以氮肥为主,秋季以磷钾肥为主,冬季施有机基肥。

施肥时土壤湿润最佳。

叶面施肥于傍晚进行效果最佳。

虫害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的规律进行防治。

一是加强植物检疫。

对移栽的苗木严格检查,严禁带有病菌和害虫的苗木进入场地。

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如锄草、松土等,及时剪除病虫枝、叶,以保持花卉树木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病虫无条件生存和繁殖。

三是进行化学防治。

在病虫的初发期采用药剂防治,短期内能有效地大量杀死和抑制害虫和病菌。

中耕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温,促进肥料的分解,还可以切断土壤层毛细管,增加孔隙度及减少水分蒸发和透水性。

夏季中耕同时结合除草一举两得,中耕深度宜浅些,秋后中耕适宜深些,且结合施肥进行。

杂草消耗大量水分,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同时传播各种病虫害,故对园林绿地内的杂草要及时清除。

除草应除早、除小、除净。

可采用化学除草,针对植物选择性地应用除草剂。

修剪主要是修除萌枝、徒长枝、病虫枝、影响树木生长及美观的相关枝条,也就是根据绿化效果的需要给树木整形。

对新栽植的大树修剪时只需剪去根部树身的萌发枝条,树身萌发的枝条一般在第1年不修剪,待树体成活后再进行修剪整形,目的是增加大树光合面积,促进根系萌发新根。

总之,在园林绿化和种植布局的调整过程中,树木移植栽培日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施工工程。

而树木移植时如何采取科学的移栽技术并
通过加强移栽后精细管理是树体成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德兴.树木移栽及栽后养护[J].林业实用技术,2011.
[2]刘志华,周莉.树木移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