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第四章__设计洪水流量

_第四章__设计洪水流量


二、选择: 年最大值法——每年只选一个最大值 1. 洪峰 Qm:Q1、Q2……Qm……Qn 2. 洪量WTm: 连续24h年最大洪量系列W1天1 、W1天2……W1天m……W1
天n
连续3d年最大洪量系列W3天1、W3天2……W3天m……W3天n 连续7d年最大洪量系列W7天1、W7天2……W7天m……W7天 ………………… n
l
一定频率时段平均降雨强度
i=
l l l
Sp tn
从降雨量推算净雨量,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降雨量乘以折减系数,即洪峰径流系 数; 另一种方法是从降雨量中减去损失雨量,损失雨 量可用损失参数表示。
推理公式一
Qp = K ⋅ H 0 ⋅ F
l l l
l
Q p——频率为P的流量;
K ——单位换算系数0.278; 的平均净雨强度( mm / h); H 0——频率为 P(%) 2 F ——流域面积 (km ) 该公式关键是平均净雨强度的确定
Cv的无偏估计量: C v =
n n −1
∑ ( K i − 1)
i =1
n
2
n
=
∑ ( K i − 1) 2
i =1
n
n −1
Cs 的无偏估计量: C s = (n − 1n n − 2) i =1 )(
2
∑ ( K i − 1)
nC v3
n
2

∑ ( K i − 1) 3
i =1
n
(n − 3)C v3
在图4-1-1中点击“皮尔逊Ⅲ型曲”按钮 → 点击“水 文资料输入”,输入年最大流量系列表 → 选“流量连 续性系列”按钮 → 点击“计算 、 ,Cv ”
水文资料输入和计算
点击“频率曲线图”,出现图4-1-2的界面 → 根据频率曲线形状与 统计参数的关系,首先选定 Cs=mCv,在提示框内选用 m值后,即可 显示一个理论频率曲线,判断是否拟合满意;若不满意,按“确定 Cs 、Q2% 、Qs ”按钮,在界面上可直接修改 值,重选Cv 值,m得 ,理论频率曲线立即重新形成。调整2、3次后,即可得到满意的结 果
利用《桥位设计计算系统》(QW1.0),按全国 水文分区经验公式计算 Q1%和Q2%
全国水文分区经验公式
第三节
l
推理公式和经验公式
l
l
l
公路工程中位于小流域河流及沟渠的桥梁和涵 洞,以及公路排水系统的设计流量,一般由暴雨 资料来推求。 降雨经过植物截留、土壤入渗等损失,再填满了 流域坡面的坑洼,开始出现地面径流。 降雨扣除各种损失后称为净雨。从降雨到净雨的 过程称为产流过程。 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与设计洪水的频率相同。
(4)根据假定的 x 、Cv、Cs,查表并计算xp值,以 xp为纵坐标,p为横坐标,即可得到频率曲线。 将此线画在绘有经验点据的图上,看与经验点据 配合的情况,若不理想,则修改参数(主要调整 Cv、Cs)再次进行计算。 (5)最后根据频率曲线与经验点据的配合情况, 从中选择一条与经验点据配合较好的曲线作为采 用曲线。相应于该曲线的参数便看作是总体参数 的估值。 (6)求指定频率的水文变量设计值。
适线法的过程
绘制经验累积频率曲线
矩法求样本统计参数
选定线型
适线
以图举例说明适线法的过程
1) 尽量照顾点群的趋势;2)曲线通过点群中心 3)侧重考虑中上部的较大洪水点据;4)对特大洪水作具体分析
l
若用适线法多次调整 和 值,达到理论频率 曲线和经验频率点最佳配合的结果,手算法 十分不便。应用《桥位设计计算系统》电算 ,可很快达到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群 拟合最佳的要求。计算可用图4-1-1和图4-12的两个界面进行。
XP2 XP3 P1 P2 P3 P
联解得:
x P1 + x P3 − 2 x P2 x P1 − x P3 = Φ ( P1 , C s ) + Φ ( P3 , C s ) − Φ ( P2 , C s ) Φ ( P1 , C s ) − Φ ( P3 , C s )
令:
S= Φ ( P1 , C s ) + Φ ( P3 , C s ) − Φ ( P2 , C s ) = f (C s ) Φ ( P1 , C s ) − Φ ( P3 , C s )

频率曲线图(修正 Cv、 Cs ,进行适线)
l l
三点适线法主要用于参数初估 优化适线法计算复杂一些,应用较少。但其 人为作用因素少。
五、成果合理性检查
1.从洪峰、洪量及统计参数随 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2.从洪峰、洪量及统计参数地 区变化规律分析
l
l
l
一般洪峰、洪量的均值从上 游向下游增加 同一气候区条件下,CV值从 上游向下游变小 CS/ CV值上、下游基本稳定 3.从形成洪水的暴雨方面分析 4.从设计洪峰流量与国内外极 大洪水频率对比上分析
l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
PM =
M=1,…,a
l
M × 100% N +1

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
m−a Pm = PM ,a + (1 − PM ,a ) ⋅ n − a +1
PM ,a = a N +1
-m是实测期中流量的 排序。-n是实测期样 本容量。 -a是实测期中同时也 是调查期的大洪水数。
3.洪水统计参数的初步估算 包括特大洪水的系列为不连续系列,其统计参数的估算 与连续样本的情况不同,目前常用方法:矩法、三点法
得;
σ=
x P1 − x P3 Φ ( P1 , C s ) − Φ ( P3 , C s )
x = xP2 − σΦ(P2 , Cs )
Cv =
σ
x
三点的选取一般为:1~50~99% 10~50~90%
3~50~97% 5~50~95%
四. 现行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 适线法(或称配线法)是以经验频率点据为基 础,在一定的适线准则下,求解与经验点据拟合最 优的频率曲线参数,得到一条理论频率曲线。 1、目估适线法-求矩适线法,三点适线法 2、优化适线法
也可获得均值
l
2、
查表CV (表4 − 2 − 2) ⎫ 曲线 → Qp% ⎬PearsonIII 查表C S / CV (表4 − 2 − 3),得C S ⎭
p为任何给定频率
使用范围 一般用于流域面积小于 50 000km 2 的中等流域的桥位。首先在 地图上勾绘出桥位以上的流域面积,视流域大部分在哪一区中 (图4-2-1),就可采用该分区公式。
目估适线法
(1)将实测资料由大到小排列,计算各项的经验 频率,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点据(纵坐标为变 量取值,横坐标为对应的经验频率)。 (2)选定水文频率分布线型(一般选用P-Ⅲ型)。 (3)假定一组参数 、Cv、 Cs。为了使假定值 大致接近实际,可用矩法或权函数法求出3个参 x 数,作为3个参数第一次的假定值。当用矩法估 计时,因Cs 的抽样误差太大,一般不计算Cs,而 是根据经验假定 Cs为 Cv的某一倍数(一般 Cs=2 -4Cv)
1.特大洪水重现期的确定:只有知道其数值大小和 重现期,才能确定它的经验频率点位置。重现期 可通过历史考证、调查、地方县志等获知它在整 个调查期系列中的排位确定。
例如1870年历史特大洪水是1153年至2002年最大的洪水:
N=2002-1153+1=850(年)
特大洪水的流量,根据调查的洪痕资料计算。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材
桥涵水文(第四版)
第四章 设计洪水流量
高冬光 李家春
王亚玲 编著 李朋丽 课件编制
高冬光校审
人民交通出版社

l

设计流量:公路、桥梁和涵洞等各项工程设计 时,根据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某一设计洪水频 率,推算该频率相应洪水的洪峰流量,称为设计 洪水流量(m3/s),简称设计流量。 桥位计算断面上通过设计流量相应的水位,称为 设计洪水位,简称设计水位(m)。设计流量通 过桥位断面的河槽平均流速,习惯上称为设计流 速(m/s)。
3. 资料代表性的审查与插补延长 当洪水资料的频率分布能近似反映洪水的总体分 布时,则认为具有代表性;否则,则认为缺乏代表性。 实际工作中要求连续实测的洪水年数一般不少于20~ 30年,并有特大洪水加入。 当实测洪水资料缺乏代表性时,应插补延长和补 充历史特大洪水,使之满足代表性的要求。插补延长 主要是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l
应用地区经验公式推算设计流量
1979年,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将全国 分为111个区,制定了每个区的 流量计算参数表
l l l
Cv值表 Cs/ Cv 表。
全国水文分区流量计算参数表
全国水文分区CV值表(表4-2-2)
经验表的用法
l
Q2% = KF n′ ⎫ 1、 ⎬ → Q2% 和Q1% Q1% / Q2% ⎭
选样时,年最大洪峰不一定包在年最大一天 洪量内,一天年最大洪量不一定包在年最大3天 洪量内,…,各自是独立的。
三、特大洪水处理
l
特大洪水:比一般洪水大的多的稀遇洪水,通过历史 洪水调查,能知其数量大小和重现期的洪水。 实测系列内特大洪水 实测系列外特大洪水
l
特大洪水处理主要涉及2个问题:特大洪水加入实测系 列后的经验频率计算和统计参数估计
S是Cs的函数,称偏度系数。计算时,可由计算的S 值,查S—Cs关系表,求Cs。再查Cs—Φ值表,得 Φ(P1,Cs), Φ(P2,Cs), Φ(P3,Cs)。
再联解下式
⎧ x P = x + σΦ ( P1 , C s ) ⎪ 1 ⎨ x P2 = x + σΦ ( P2 , C s ) ⎪ x = x + σΦ ( P , C ) 3 s ⎩ P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