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切屑控制标准(试行)
通过控制切削速度与刀具前角控制切屑形状:
在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在挤裂切屑状态下,增加切削速度和刀具前角,减少切屑厚度,则切屑会向带状切屑转变,使切削过程平稳,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减小。
反之,减少切削速度和刀具前角,增大切屑厚度,则切屑箱单元切屑转变。
在加工脆性材料是,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长度短,切削力集中切削刃附件,易造成崩刃,且切削振动大,影响加工质量。
可采用提高切削速度,减少切削厚度和增大刀具前角的方法,使切屑向针状屑、片状屑转变,以减少切削振动。
切屑的形状及其控制
按切屑的形成机理的差异,把切屑分为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和崩刃切屑四大类。
带状切屑连续不断,易缠绕在工件和刀具上,造成划伤工件表面或打坏切削刃,甚至伤害操作人员,故一般避免形成带状切屑。
某些情况下(如加工不通孔),为使切屑顺利排出时,希望成带状或长紧卷切屑。
目前车间加工轴类不通孔时,要成带状或长紧卷切屑。
C形切屑是一种较好的屑形,不会伤及工件表面及打坏切屑刃,也不易伤人。
多数是使它碰撞刀具后面或工件表面而折断。
粗加时,半精加工时希望形成C状切屑。
长紧卷切屑也是一种较好的屑形,切屑过程比较平稳,并易于清除。
故精加工时,采用长紧卷铁屑。
在重型车床上,因切屑厚友宽,为安全起见则形成发条状切屑,并使其在工件加工表面上顶断靠自重坠落。
液压仿形半自动车间故采用发条状切屑。
在自动机床和自动线上,排屑及清除对加工的连续性很重要,故形成不缠绕工件和刀具易清理的宝塔状切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