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

2012 年第 12 期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
米增渝 刘霞辉 刘穷志
*
内容提要: 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 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 不平等与财 政 政 策 之 间 的 动 态 关 联 理 论 模 型, 结 果 显 示: 要难题之一 。 本文构建了增长 、 当税收多征于富人且穷人得到更多补贴的时候, 收入不平等减少, 增长上升; 反之则相反 。 本文使用 1998 —2006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对理论模型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有了新 的发现: 中国税收多征于穷人, 富人得到了更多的补贴, 收入不平等加剧, 资本雇佣劳动遭 遇困难, 经济增长放缓, 并 且 增 长 与 不 平 等 负 向 相 关。文 章 提 出 了 优 化 个 人 所 得 税 累 进 制、 加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和建设社会公平环境的政策建议 。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不平等 财政政策
* 米增渝,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3 , 电子信箱: zymi@ cau. edu. cn ; 刘 霞 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
邮政编码: 100836 , 电子信箱: liu_xh@ cass. org. cn ; 刘穷志( 通讯作者)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邮政编码: 430072 , 电子 信 箱: 所, qzliu@ whu. edu. cn 。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973091 ; 71273199 ) 和社科基金重大 招 标 项 目 ( 09&ZD017 ) 的 资 助 。 感 谢 匿 名 评 审 文责自负 。 人意见,
一、 问题的提出
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两 大 主 题 。 前 者 是 从 经 济 角 度, 主要采用人 均 GDP 的指标, 针对中国经济实力不强的状况, 实行“发展是硬道理 ” 的 国 策; 后 者 是 从 社 会 角 度, 主要采用 Gini 系数的指标, 根据中国居民收入 不 平 等 越 来 越 严 重 的 现 实, 实 施“和 谐 社 会 建 设 ” 的 GDP 增 长 缓 慢, Gini 系 数 并 不 大; 改 战略 。 但是, 这两大主题似乎 总 是 难 以 兼 顾 。 改 革 开 放 之 前, GDP 高速增长, Gini 系数 不 断 上 升; 现 在, GDP 增 长 开 始 放 缓, Gini 系 数 已 处 于 高 位 了 。 革开放后, 从理论上讲, 当市场无力平衡增长与不平等的关系时, 政府通 过 财 政 手 段, 能够调控经济增长与收 入分配, 但是, 增长职能与分配职 能 之 间 存 在 冲 突 与 协 调 问 题 ( Musgrave ,1959 ) , 如何通过财政手 中国目前也遇到这种情况 。 段来兼顾增长与不平等? 这是一个世界难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其税收结构与发达经济 体 不 同, 目 前 还 是 以 间 接 税 为 主 体, 以个人 所得税为代表的直接税占比不高 。 但是, 因为个人所得税事关收入再分配, 是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 重要手段 。 我国早在 1950 年 7 月政务 院 公 布 的《税 政 实 施 要 则 》 中 就 涉 及 到 个 人 所 得 税, 当时定 。 但是, 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 ” 由 于 人 均 收 入 水 平 低, 虽 然 设 立 了 该 税 种, 却 一 直 没 有 开 征, 直到 1980 年 9 月 10 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才 开 始 实 施 。 2011 年 6 月 30 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 的 决 定, 将 个 税 免 征 额 定 为 3500 元, 但分配不公问 题仍未解决 。 国外对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 的 研 究 起 步 较 早 。 Kuznets ( 1955 ) 最 早 提 出 了 增 长 与 不 平 等 的 关系, 严重的不 平 等 将 引 起 更 多 的 收 入 再 分 配, 收 入 再 分 配 会 伤 害 增 长 。 Bandyopadhyay & Basu ( 2002 ) 用一个新古典模型, 探讨了驱 动 增 长 与 不 平 等 关 系 的 力 量 源 泉, 发现通过对职业选择的影 响, 人力资本的最初配置决定长期的收入分配和增长, 熟练劳 动 力 的 产 出 弹 性 、 知识外溢的阻碍程
2012 年第 12 期
上述研究尚未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在市场失效之处, 为什么政府作用同样不佳? 这是财政政策 难以操作, 还是政府本来就无能为力? 二是中国财政政策 对 收 入 分 配 的 干 预 是 否 已 经 到 位? 如 果 问题出在哪里?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没有到位, 不平等与财政政策之间相互关系的 理 论 模 型, 试图理解财政政策可能产 有二: 一是通过构建增长 、 生的不平等和增长效应的内在逻辑; 二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 上, 对 增 长、 不平等与财政政策三者构 建的联立方程进行实证分析 。 我们得到的主要结果是: 在一个 政 府 对 个 人 征 税 和 补 贴 教 育 的 环 境 财政政策影响不平等 、 进而影响增长有两条路径, 一是向富人征税而补贴穷人, 二是向穷人征税 下, 是向富人征税而向穷 人 补 贴, 其结果是使收入不平等程度 而补贴富人; 个人所得税率累进程度高, 降低, 教育发展, 全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增加, 从而促进增长, 反之则相反( 命题 4 和命题 5 ) 。 本文采 用 1998 —2006 年的省 级 面 板 数 据, 运 用 误 差 分 量 二 阶 段 和 三 阶 段 最 小 二 乘 法 估 计 发 现: 增 长 ( Growth ) 与不平等( Inequality ) 负 相 关; 税 收 与 不 平 等 正 相 关, 表 明 向 穷 人 征 税 多, 收入不平等扩 大; 税收与补贴同时对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 表 3 ) 。 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中国实 行的财政政策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
二、 理论模型
我们在本部分试图回答在市场失效的时侯, 政府作用同样无效的原因, 其结论是财政政策操作 有时效 果 相 反, 恶 化 了 增 长 与 不 平 等 的 关 系 。 本 文 的 模 型 思 路 来 源 于 Benabou ( 2002 ) 和 不力, Zhang ( 2005 ) , 但, 我们在设计中加 入 了 个 人 可 支 配 收 入 平 衡 约 束 条 件, 重新定义了收入不平等 指数, 从而可以得到一般均衡解 。 ( 一) 禀赋 、 技术与偏好
43
米增渝等: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 财政均衡激励政策研究
度以及再分配力度决定增长与不平等的稳态均衡, 技术密集 、 知识外溢阻碍较小以及再分配力度大 是发达国家的特征, 增长与不平等正相关, 而发展中国家增长 与 不 平 等 呈 现 负 相 关 关 系, 其特征与 假定个人具有不同的禀赋, 发达国家相反 。 Fiaschi ( 1999 ) 研究了财政政策对增长与不平等的激励, 财政政策由多数票规则决定, 公 共 投 资 由 对 劳 动 和 资 本 收 入 征 税 的 两 类 税 筹 资, 发现增长与劳动 ( 资本) 税率正( 负) 相关, 劳动( 资本) 税率与不平等负( 正 ) 相关 。 Jha ( 1999 ) 研究了由财政政策决 定的现期收入分配来决定未来收入分配与增长的演进路径 , 假定 财 政 政 策 由 转 移 支 付 与 所 得 税 组 成, 并由增长水平 、 收入分配以及政治特权决定, 使用了考虑分 配 的 政 治 均 衡 内 生 增 长 模 型 的 简 约 利用数据为印度 、 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 其印度的截面数 方程, 据分析结果显示, 现时收入分配借助转移支付渠道与未来增长和分配相关 ; 中国台湾地区与中国大 陆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低 收 入 国 家 ( 地 区 ) 为 了 能 够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从收入分配恶化的 现实出发, 不得不执行低水平 的 直 接 税 政 策 。 Dalgaard et al. ( 2003 ) 试 图 对 增 长 、 不平等与财政政 策之间的多种结论进行协调, 发现传统主流观点只能在一国国内成立, 最新的观点只有利用跨国数 据才有可能成立 。 至于财政政策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学者们分别从支出 、 税收以及综合手段的角度进行了研 究 。 Sylwester ( 2000 ) 认为, 收入不平等导致公共教育支出增加, 虽然公共教育支出与未来增长正相 对增长的同期影响却 是 负 向 的 。 Allcott et al. ( 2006 ) 研 究 了 公 共 支 出 与 增 长 决 定 的 政 治 经 济 关, 学, 基于一组农村公共支出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发现了社会补贴没有减少农业 GDP , 而是与不 平等相同的政治与制 度 因 素 决 定 了 农 村 公 共 支 出 规 模 与 结 构 , 也 显 著 决 定 了 农 业 GDP 的 规 模 。 Scully ( 2003 ) 将税收引 入 模 型, 试 图 估 计 增 长 最 大 化 的 税 率, 通 过 构 建 两 方 程 结 构 模 型, 估计了 1960 —1990 年间 美 国 增 长 与 不 平 等 的 替 代 率 以 及 不 平 等 条 件 下 增 长 的 最 大 化 水 平 。 GarcíaPealosa & Turnovsky ( 2007 ) 在劳动供给弹性和最初资本 禀 赋 相 异 的 假 定 条 件 下, 构建了一个内生 模型中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同时决定, 检验了不 同 补 贴 下 分 配 的 影 响, 发现瞄准增长 增长模型, 的政府政策通常导致收入更加不平等, 不平等与增长正相关, 但 是, 当不平等依据分配福利标准测 量时, 效率与公平之间似乎并不冲突 。 鉴于增长 、 不平等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 有的 学 者 回 到 研 究 起 点, 质疑三者关系的前提 批判性地评论了基于福利的政治经济 与基本假定 。 Dion & Birchfield ( 2010 ) 从跨地区与全球视角, 学方法得出的再分配与收入反向相关的论断 。 他们假定在欠 发 达 国 家 或 者 高 度 不 平 等 社 会, 基本 需要都全部得到满足的再分配优于个 人 主 义 的 分 配, 分 析 了 1984 —2004 年 50 多 个 国 家 的 个 人 水 结果显示个人水平上的收入不能系统解 释 欠 发 达 国 家 和 高 度 不 平 等 社 会 平和国家水平上的情况, 的再分配诉求 。 Díaz ( 2005 ) 借助固定效应模型 进 行 了 实 证 分 析, 发现不平等通过政府支出来影响 经济增长; 还借助政治不稳定指数, 使用动态面板数据, 发现政治不稳定对增长有害, 不平等对增长 的影响不确定, 必须考虑使用不同的财 政 变 量 。 Huang et al. ( 2009 ) 质 疑 联 立 方 程 的 可 识 别 性, 并 对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 。 国内对增长与不平等取舍的两 难 困 境 以 及 财 政 兼 顾 激 励 的 研 究 起 步 较 晚 。 陆 铭 等 ( 2005 ) 在 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分布滞后 模 型 的 基 础 上, 实 证 分 析 了 不 平 等、 投 资、 教 育 和 增 长 之 间 的 关 系。 他们发现, 从累积效应来看, 不平等对于增长始终呈现出 负 面 影 响, 而 增 长 有 利 于 降 低 不 平 等。尹 构建了一个增长与不平等关联的理论分析 恒等( 2005 ) 在财政支出兼有生产性和消费性的假定下, 结论是随着税率的增加, 经济增长率先升后降; 当政 治 均 衡 时, 不 平 等 越 严 重, 实际资本税率 框架, 2008 , 2009 ) 提出了财政对增长和 越高, 不平等与增长呈现为库兹涅茨倒 U 型关系 。 刘穷志 ( 2007 , 不平等的均衡激励思路 。 贺大兴和姚洋( 2011 ) 认为中性政府在社会公平环境下能有效促进增长, 认为当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可能演变为社会壁垒, 将葬送平等的社会结构, 使增长失去社会基础 。 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