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课程《校园健美操》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校园健美操》课程纲要

万丰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校园健美操》课程纲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功能,弘扬学生个性,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确定“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创建富含特色的学校教育。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健美操训练,形成良好的身体外形。

低年级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之中,关节活动幅度大,灵活性强,柔韧性好,由于生神经系统是各系统发展最早最快的,而且在此阶段发育更为完善,宜进行柔韧素质、反应能力及灵活性早期训练,并可获得好的效果。

通过形体训练提高身体的支撑力量和柔韧性,为塑造良好的身体外形、提高形体的控制力打系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健美操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年级学生随着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静止或运动的身体姿势控制趋于自动化。

通过身体锻炼具有一定的力量,协调能力和柔韧性是保持和发展良好姿势的基础。

通过形体训练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形成正确的优美的形态。

3、通过健美操训练,塑造良好的气质相貌。

高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生长发育和教育成长的决定时期,所以这一阶段要注重全面
发展身体素质。

这不仅能使他们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基本运动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增强肌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通过形体训练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良好的风度、性格和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三、课程内容
健美操是一项以健身为基础,融健美、健心于一体的体育
运动项目,作为一项新兴的大众健身项目,其以节奏、韵律、肢体动作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健美操训练的过程也是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

而形体训练是具有这一核心所需要的可贵的环境和发展的土壤。

因此,健美操训练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它在全面调理身体形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园健美操》校本课程内容共分六章:基本常识概述、基本动作、音乐节奏感、力量的练习(上、下肢、胸肌、腹肌等等)、基本套路(大众、竞技)、创编能力、训练比赛。

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每周三下午第三节)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姜益强
副组长:罗建红
成员:杨中山罗美霞魏长伟褚翠云以及全体班主任五、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一)、学习方式:1、合作学习,教师在教给学生动作的同时,也要走到学生之间,还要结合分组、讨论,最后合理的练习
2、体验式、发现式学习,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内容不但直接向学生提供,还要让他们自己创新。

(二)、教学方式:1、讲授示范法
2、指导点拨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启发思维、发展能力
3、竞赛法: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运用比赛形式,进行激励性学习
六、健美操评价标准
因为健美操教学涉及到的基础较多。

因此,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我按照学生的健美操的基本步伐,体能状况、创编能力三个方面的基础情况分:A组、 B组、 C组。

A组:健美操的基本步伐,体能状况,创编能力比较好的同学;
B组:健美操的基本步伐、体能状况,创编能力一般的同学(一到两项基础不错的同学);
C组:健美操的基本步伐、体能状况,创编能力都比较差的同学。

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绝对评价标准50%:
1、基本步伐考核(几种基本的步伐如踏步、后踢腿等)占20%;
2、体能状况考核占10%
3、创编能力:(自己编排4ⅹ8’的动作,教师设置考核标准。

)占20%
(二)相对评价标准30%
1、进步幅度占20%。

进步幅度的相对评价标准=(后期成绩—初始成绩/目标成绩—初始成绩)×100%×20%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学生自评,互评(运动参与、学习态度)占20% 。

这就给了学生评价自己的一个很大的空间,以此培养教育学生的认知判断能力,考验学生的诚信度,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3、教师点评占10%
健美操教学自我评价
1、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2、运动负荷适当。

3、学习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4、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过程清晰优化组合目标达成。

健美操教学他人评价
1.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评价、鼓励语还是蛮及时的,场地的安排及器材准备比较充分;
2、在教学中,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最后放松练习比较仓促。

3、课程学习过程中,基础差的同学学习跟不上。

小建议:
1、能利用一些图谱给学生看,让他们在视觉上有所感知,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在分组进行练习时,最好能让学生集体来练习,稍微有点动作感觉后再分开进行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