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复习提纲第一节: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0•估测被测物体质量,选择合适量程(称量)和分度值(感量)的天平,观察铭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或实验台)上。
水平放置2•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游码归零3•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平衡螺母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内,按“先大后小”顺序选择适当砝码,用镊子向右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左物右码5•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被测物体质量=砝码值+游码值6•取下物体,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实验完毕。
注:判断横梁平衡方法: a.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b.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
(黑体字为口诀)第二节:关于密度的计算:1、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反映了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
同种物质的密度受状态和温度的影响,但在物态和温度不变时为一定值。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从公式p =m/v分析:p与m或v没有关系,只有当p—定时,m与v成正比。
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g/cm3=103 kg/m3 ,(即水的密度)2、密度的测量时的注意:1)量筒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底部放水平,读数时与液面的底部相平。
2)用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所用固体不吸水,不溶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测固体密度时必须先测量质量后测量体积,防止因固体沾水测量值偏大,测量液体密度时想尽办法减少容器内壁沾水而造成液体体积偏小。
实验室常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1mL=1cm3 1L=1dm3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上密下疏。
3、计算合金密度: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分别为pl和p 2:等质量混合,混合后的密度为 2 p 1 p 2/ p 1+ p 2; 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密度为(p 1+ p 2)/2。
一、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二、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 液(气)体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p 液< p 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 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 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p 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 分析:F 浮=G 贝U:p 液V 排g = p 物Vg;p 物=(V 排 / V ) •p 液=2 3 p 液③ 1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 浮=G不冋:悬浮p 液=p 物;V 排=V 物 漂浮p 液< p 物;V 排<V 物④ 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p 液 > p 物 p 液—> p 物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p 的液体中, 1/3,则物体密度为 2 3pF 浮与G 或比较p 液与p 物。
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p 物=G p / (G-F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漂浮F 浮=G 下沉 F 浮<上浮 F 浮> G悬浮 F 浮 = GG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 五、阿基米德原理: 液面下降。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G 排 =p 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 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练习:☆请用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答:①用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 和空桶的重力 G;②在溢水杯中倒满水,把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F ;③用测力计测出桶和溢出水的总重G;④浮力F 浮=G-F ,G 排=G>-G i ⑤比较F 浮和G 排。
☆请用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它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无关。
答:用细线系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把石块浸没在水中的几个不同深度,观察发现测力计示数看是 否相同,如果相同,即验证了浸没在水中的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没的深度无关。
☆如图所示是广为人知的故事一一“曹冲称象”.曹冲利用图中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有关的两条知识 (1)漂浮条件,即物体在漂浮时外,他所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和化整为零法。
(把 本身较大的质量转换为可以测量的小质量)。
六: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七、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 ___________多的水。
+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
单位t 。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G 排=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 F 浮=m g 轮 p 液 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 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 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 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Y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 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 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八、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 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 (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3、 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
计算浮力方法:①读数差法:F 浮=G — F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一F 向下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 漂浮、悬浮时,F 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④ F 浮=G 排或F 浮=p 液V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 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 巳=G (2)阿基米德原理;另类型题一:关于天平的测量:1 •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B.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C. 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D •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2 •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 _______ 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填“增加”或“减少”)砝码.3、测量前,天平未调平衡,横梁左倾,其他操作正确,便开始测量,测量结果_________ 。
(选填“偏大”、“偏小”、“正常”)4、测量前,天平未调平衡,横梁右倾,其他操作正确,便开始测量,测量结果_________5、测量前,未将游码归零便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其他操作正确,测量物体质量的结果_____ 。
6、小飞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一铁块质量,测量完成后发现右盘上的砝码有一个缺了一个小角,则之前测量值应 ____ (选填“偏大”、“偏小”、“正确”)7、小玉同学称木块质量时,错把木块放在天平右盘,她在左盘加80g砝码,再将游码移到0.5g处天平正好平衡。
则该木块质量为 ______ 。
A、80.5g B、80gC、81g D、79.5g类型题二:关于密度的计算: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 调节。
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________ g。
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 c m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 ___________ k g / mt2. 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喈图求:(+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液体的体积为50 cm3时,液体的质量少?3、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塑料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g,体积是__________ cm3,这种塑料的为多密度是___________ kg/m34. 酒精的密度是0.8克/厘米3,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的质量比为5. 两个实心球,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1/2,而乙的质量是甲的B 2: 3C 6: 1D 1:6mJ ,相勺质量的耳3倍6. 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 1 : 2,密度之比为1: 4,则甲与乙物体的体积之比是( )A 1: 2B 2: 1C 1 : 4D 4: 17测得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2: 1,质量之比为2: 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 4: 1B 1: 1C 1 : 4D 1 : 88 •容器的水面上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解后,容器内的液面将[]A.升高;B .降低; C.不变;D .无法判断.9 .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学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1) 在量筒内倒入60cm1 2 3 4的水;(2) 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0 7,5-15(3) 将石块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漂浮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水面与100cm3刻线相平;(4) 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水面与64cm3刻线相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 g;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 cm3;石块的密度是 _________ k g/m3类型题三:阿基米德原理:5 .如图2所示,体积相同、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A.铝块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大;B.铅球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的密度大;C.铁板受到的浮力大,因为它的面积大;D.铅球、铁板、铝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6.甲、乙、丙三个体积不同的小球放在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所在的位置如图3所示.比较三个小球的密度[]A .甲最大;B .乙最大; C.丙最大;D . 一样大.1 .某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重26.46牛顿,全部浸入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6.66牛顿,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 牛顿,物体的体积是______ 米3,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 千克/米3.2 .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5X 103和10X 103千克/米3.甲球挂在丙弹簧秤下,乙球挂在丁弹簧秤下,并让两金属球全部浸入水中,则:[]A.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 2 : 1 ;B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 : 2;C.丙丁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8 : 9;D .丙丁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11 : 12.3 .把两个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弹簧秤上,然后将它们全部浸入水中,则弹簧秤的示数[]A.挂铁球的大;B.挂铝球的大;C.两中弹簧秤的示数相等;D.不能确定.4 .将同一物体放在液体中的三种情况如图1所示,比较它受到的浮力大小,表示浮力最小的是[]A.图甲;B.图乙;C.图丙;D.无法比较.7.5-15所示,此时水面与84cm3刻线相平;1 —™—1—-i J—一冊——一一■・7 •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木球投入水中时静止如图所示•则所受浮力8、A 、B 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 密度之比 A : B = 1 : 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 它们受到浮力,33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 8X 10 kg/m ) ( )A . 1 : 1B . 8 : 5C . 2 A :水D . 2 酒精: B9、 将一重为80N 的物体,放人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 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