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危险源辨识策划方案某某某公司年月编写:审核:批准: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二、安全目标 (6)三、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工序 (7)四、危险源辨识 (7)五、各种工序编制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7)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施工地点**市各乡镇2、工程概况3、设计特点(一)0.4kV架空导线1、导线截面的选择符合《海南电网公司规划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并按计算负荷、允许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进行校验,架空线路一般采用BLV 型塑料铝芯线。
2、线路档距:一般为20m-30m。
3、导线接续:钳压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 20mm,导线端头绑线应保留。
压接后的接续管弯曲度不应大于管长的 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
压接后或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应有裂纹。
压接后接续管两端附近的导线不应有灯笼、抽筋等现象。
压接后应采用绝缘胶布将压接处不小于3遍包好。
(二)配电变压器1、新建供电台区应采用低噪音、低损耗的S11、S13等节能型变压器。
2、柱上配电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315kVA,变压器台架对地距离应不小于2.5m。
3、柱上配电变压器的布置应采取“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柱上变压器应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点,避免单侧供电。
为提高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水平,其最大负荷电流不宜低于额定电流的60%,不宜高于额定电缆流的80%。
4、柱上配电变压器的高压引下线和低压出线采用绝缘线,其高、低压桩头均宜安装绝缘罩。
5、杆上变压器及变压器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
b.一、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c.油枕、油位正常,外壳干净。
d.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
e.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齐全。
f.呼吸孔道通畅。
5、为防止低压桩头发热烧损,低压桩头宜采用抱杆式线夹。
6、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应采用灭弧性能好、可靠性高的产品。
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a.各部分零件完整。
b.转轴光滑灵活,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锈蚀。
c.瓷件良好,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
d.熔断器安装牢固、排列整齐,熔管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为15°~30°。
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不小于500mm。
e.操作时灵活可靠、接触紧密。
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
f.上、下引线压紧,与线路导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7、10kV避雷器应采用硅橡胶绝缘外壳的小型化轻型产品。
容量在16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宜采用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按变压器容量的20-30%配置,配电台区功率因数不小于0.9。
(三)低压配电箱1、综合计量箱采用三表位带互感器带总开关位不锈钢计量箱,计量箱按三相四线,低压计费装置要求按设计安装,安装电流互感器准确度等级为0.2级,电能表采用多功能全电子表,并应满足所用抄表系统的功能及通讯规约。
2、箱门应采用取密封措施,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散热、防雨、防尘、防小动物、防凝露的性能,门锁可靠。
3、箱体左上方应标示企业标徽、中间有带电警示语、抢修及投诉电话号码、变压器(台区)编号,右下方为制造厂家铭牌。
(四)电杆1、混凝土电杆采用国家标准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及大弯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其强度安全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8和1.7。
砼杆稍径根据气象条件、导线截面及档距的不同进行选择。
0.4kV线路电杆长度不小于7m,梢径不小于130mm。
(五)金具1、配电线路采用的金具应符合DL/T-756~759-2001国家标准中的金具产品,运行工况下使用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
2、配电线路采用的金具应按可靠、节能的原则,并要求符合DL/T-756~759-2001国家标准中的金具产品,使用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
所有铁件均加工后需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
(六)拉线及基础1、拉线拉线采用GJ型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应大于2.0,本工程设计10kV线路最小截面不得小于50mm2。
低压线路最小截面不得小于35mm2。
拉线棒直径不应小于16mm,严重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不应小于18mm,拉线棒加工后应热镀锌防腐,拉线棒露出地面的圆钢长度50cm-70cm。
拉线与电杆夹角宜采用45°,不应小于30°。
拉线回尾长度要求为30cm-50cm,绑扎8cm-10cm,拉线封土高于地面15cm,拉盘埋深不小于1.8m,拉线必须装设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应装在离地3m 以上部位。
2、基础砼杆的底盘、卡盘、拉线盘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其混凝土标号不应低于C20。
砼杆的埋设深度,应进行倾覆稳定验算。
单回电杆埋设深度不宜小于下表数值:砼杆埋深表〈七〉防雷接地1、低压线路三相四线主干线的未端和各分支线的未端,长度每超过500m,零线需中间重复接地。
三相四线接户线在入户支架处,零线也应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接地引下线采用Φ16×2500镀锌圆钢,接地体采用Φ16×9000镀锌圆钢4根和L63×6×2500镀锌角铁6块,接地埋深0.6~0.8m。
如不能满足要求,则增加射线和接地桩。
2、变压器采用变电所型接地,接地方式采用方框射线。
容量为30kVA 及以上变压器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其它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引下线采用Φ16×2500镀锌圆钢,接地体采用φ16×9000镀锌圆钢和∠50×5×2500镀锌角铁,接地埋深0.6-0.8米。
如不能满足要求,则增加射线和接地极。
3、施工时,接地体规格、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a.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
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铁锈及其附着物。
b.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四面施焊。
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
d.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e.采用垂直接地体时,应垂直打入,并与土壤保持良好接触。
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体,接地体应平直,无明显弯曲。
地沟底面应平整,不应有石块或其它影响接地体与土壤紧密接触的杂物。
倾斜地形沿等高线敷设。
f.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应便于解开测量接地电阻。
接地引下线应紧靠杆身,每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一次。
4、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与低压侧均装设避雷器,避雷器应尽量靠近变压器装设,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以及金属外壳等连接在一起。
二、安全目标1、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2、不发生人身重伤事故。
3、轻伤人身事故率控制在0.5%以下。
4、不发生责任死亡交通事故。
5、不发生火灾事故。
6、不发生责任设备损坏事故。
三、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工序1、基础开挖2、杆、塔组立3、金具组装4、拉线组装5、放、紧线四、危险源辨识详见附件:五、各种工序编制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一、线路复测危险点:走路扎脚、蛇咬伤、摔伤、马蜂蛰、交通事故、溺水安全措施:1、严禁穿凉鞋,防止扎脚。
2、复测时应避免蛇咬伤,备有必要药品。
3、复测工作时,禁止攀登电杆和铁塔。
4、发现马蜂窝严禁靠近,更不能碰它。
5、应遵守交通法规。
6、不得穿过不明深浅的水域,不得游泳。
7、应随身携带通讯设备。
8、测量前应检查仪器的稳固。
9、携带公司规定的药箱,并配齐规定药物。
10、暑天野外作业须预防中暑。
二、分坑(放线)危险点:砸伤、蛇咬伤、摔伤安全措施:1、分坑用桩应提前准备,严禁在现场用其它材料临时代替。
2、桩应该结实,并钉入一定的深度。
3、严防手砸伤。
4、进入现场前应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
避免蛇咬伤,备有必要药品。
5、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
6、废弃桩应及时清除、回收。
7、携带公司规定的药箱,并配齐规定药物。
8、暑天野外作业须预防中暑。
三、基坑开挖危险点:砸伤、工器具伤人、触电、气体窒息安全措施:1、人工掏挖基坑时,应先清除坑口的浮石及浮土等。
向坑外抛扔土石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
2、坑深超过3m时采用摇架施工,挖掘人员应执行下列措施:2、1向坑外送土应使用萝筐或吊篮吊送;2、2坑内、坑外人员应保持联络,互相配合;2、3上下坑应用爬梯,使用通风设备。
3、作业人员超过2人时,坑上应设一人监护并负责将土石运到距坑口边1m以外的场地。
4、一般土坑的开挖,为防止坑壁塌方,按设计要求要做护壁的就要做护壁.5、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或陡坡上休息或用餐。
6、携带公司规定的药箱,并配齐规定药物。
7、暑天野外作业须带劳保用品预防中暑。
四、钢筋(笼)加工制作危险点:手脸外伤、砸伤、手脚挤伤安全措施:1、对钢筋煨弯时,要夹稳扶牢。
防止不定向抖动和弯倒碰伤自己和他人。
2、利用三脚架吊装钢筋笼时,应根据被吊物的重量,对三脚架及绳索等工具进行受力验算。
3、三脚架的安装必须牢固,三脚架体轴线间的夹角不得大于30°。
4、用人力拉动绳索起吊时,绳尾部应围到木桩或角铁桩上,防止绳索在缓松时突然滑跑。
5、在吊装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踩在钢筋笼上。
6、携带公司规定的药箱,并配齐规定药物。
7、暑天野外作业须预防中暑。
五、模板安装危险点:砸伤、手脚挤伤、摔伤安全措施:1、坑内、坑外同时作业时,坑外必须设专人对坑内作业监护;坑外工作人员不得向坑内抛掷材料或工具。
2、在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人员踩在钢筋上。
3、模板应支撑牢固。
立桩模板上端应固定在抬木或抬架上;中部应用方木呈内高外低、对称支撑;下端或架于抬木或和钢绳悬吊。
4、主柱的模板根据其高度或用斜支撑或搭设支架,使其不致倾覆或晃动。
六、地脚螺栓安装危险点:手脸外伤、砸伤、手脚挤伤安全措施:1、安装和调整地脚螺栓时防止钢筋碰伤自己和他人。
2、机电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方准使用,并应有漏电保护设施。
3、调整地脚螺栓时应避免铁锤砸伤手。
4、携带公司规定的药箱,并配齐规定药物。
5、暑天野外作业须预防中暑。
七、砼浇注危险点:砸伤、手脚挤伤、摔伤、触电安全措施:1、现场人员应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多人工作时必须明确安全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
2、搬运材料、机械应选择好行进路线;雨天应注意防滑、防陷、防绊。
3、机电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方准使用,并应有漏电保护设施。
4、人工浇制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4.1 混凝土搅拌的平台必须牢固,竹踏板不得悬空摆设。
4.2 运送材料的手推车便道应平整,且无急转弯;如果地面泥泞或雨后施工,地面应铺垫草袋(用后回收)。
4.3 向混凝土内投放毛石时,应听从坑内捣固人员的指挥,不得乱抛。
4.4 坑口边缘0.8m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
4.5 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倒料平台应设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
4.6 翻倒水泥包和搅拌人员应戴防护帽和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