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报告桥梁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桥梁的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腾飞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今天我有幸观察了湖南省的七座桥,对此深有感触,对桥梁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一、湘潭四桥(莲城大桥)大桥全长1 344.96 m,全桥桥跨布置为:17x 25 m(简支小箱梁)+6x45 m(简支T梁)+120 m+400m+120 m。
其中,主桥长度640 m,为120 m+400 m+120 m的斜拉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中承式)。
西岸引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25 m小箱梁和45 m T梁,东岸不设引桥。
桥梁按照受力体系分类,有梁、拱、索三大基本体系,其中梁桥以受弯为主,拱桥以受压为主,悬索桥以受拉为主。
而该桥是首座集梁、拱、索三种结构于一体的新型桥梁。
感想:1,刚看到钢丝悬索,以为里面是实心的混凝土,但通过敲击后才发现不是。
据了解,以前的钢丝悬索便是实心的混凝土,但是这样很容易发生腐蚀,会产生安全隐患。
而现在都是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系,而在钢丝束上包一层高密度的聚乙烯外套进行保护,这样便可以增加斜拉索的使用寿命。
2,刚才说到斜拉索的使用寿命,这也就是说斜拉索总有一天会需要更换。
而对于一座斜拉桥而言,斜拉索便是它的第一生命,有一根断了,整座桥便会失去应有的功能。
所以更换时应该特别注意:更换时两边应该同时更换,这样可以保持整座桥平衡,利于更换。
3,桥面两侧有很多小孔,里面好像是方形的,但外面是圆孔形的。
据说这些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的膨胀,也可以理解为通风孔。
具体作用我也不是很清楚。
4,桥塔上部有一个横梁,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稳定的作用,同时让人看上去非常美观。
5,站在边上往桥面望去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桥面是呈现倾斜状态的,而且是中间高,两边低的情况。
这说明桥面一般都有一个坡度,据资料显示,最大设计纵坡为:≤2.5%。
这样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这样可以避免雨水过度集中对桥本身产生影响。
6,从远处看去拱结构给人感觉是比较美观的,而且两拱之间采用的是K型梁,这样不仅可以美观,且更加稳定。
7,当看到这个标志时候,我就想到这是为利用热胀冷缩的性质而设计的,这样可以很好的减轻对桥身的副作用。
8,这是两个桥段之间的连接部位,中间还放有橡胶,里面的排水系统也很好,可以避免水淤积。
9,从桥面往上看时,可以发现腹板是T型梁,我们也知道很多事采用的箱形梁,这里就很好的节省了材料。
但是T型梁在中间受力弯矩会很大,这样便很容易弯折,所以在里面通常加了预应力钢筋,且钢筋的形状同T型梁受的弯矩形状是一样的。
这样便加大了腹板的安全度,增加了抗弯度。
10,主拱采用中承式双肋无铰平行拱,拱肋沿拱轴采用月牙形变高度、等宽度截面。
边拱采用上承式双肋提篮拱,为方便传递水平力,将边拱拱肋拱脚中心和主拱拱肋拱脚中心交于同一点。
11,拱座为园端形锥台体,拱座受力复杂,顶面固结有桥塔,侧面分别固结有边拱和主拱拱肋。
主墩基础采用24根钻孔桩,主墩承台整体为哑铃形,每个拱座下的承台系圆端形。
顺桥向总长度53.55米,主桥边墩及桥台的承台均采用矩形承台。
二、湘潭三桥湘潭市湘江三桥为双塔垂直双索面三跨连续体系斜拉桥,主孔为133米+270米+133米。
大桥主塔为双肢折线型混凝土空心结构,自承台以下塔高93.8米。
塔肢由两道横梁相连,以横梁为界将索塔分为下塔柱、中塔柱和上塔柱。
塔柱及横梁均采用50号混凝土。
感想:1,湘潭三桥是斜拉桥,而且是双面索,这对于桥的抗风性能有很大提升。
桥塔之间也有一个横梁,这对于桥身的稳定起到很大作用,且也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2,一般的斜拉桥都是包含三部分:索,塔,主梁。
索是一个斜拉桥的灵魂。
塔对于一个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步。
该桥的桥塔采用直线和圆曲线组成的花瓶型混凝土桥塔,桥塔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
在这里横梁以上的便是上塔柱了,上塔柱一般而言不应该太高,过高会导致桥梁的抗风震能力下降。
此外,之所以说上塔柱较为重要,是因为其采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
相比而言,中塔柱和下塔柱都是采用的普通混凝土。
3,从近处看塔柱和桥身的结合,便知道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固结的。
通常而言,塔柱与桥身的结合也有三种方式:漂浮式、固定式、半漂浮半固定式。
而湘潭三桥应该是半漂浮半固定式的。
这边兼有两种方式的便利,更不失灵活性。
4,当我们再来观察悬索时,就会发现在中间部位,第一个索的后端与第二个索的前端距离不是很长,粗略估计的话大概就有十几米。
当然这个距离是有考虑的,距离既不能太长,又不能太短。
太短的话,中间的主桥不能很好的稳定住整个桥身;但若是太长的话,也不尽得很好,因为桥身完全是由混凝土凝结而成的,如果过长的话,不说这桥身不好凝结,就是在施工时也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混凝土是很重的,要吊起来便要相应的工具。
所以混凝土的重量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5,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横梁施工。
在高空施工长度跨度大型混凝土横梁,关键是保证底模支撑承载力邀满足施工要求,并能有效控制施工中的沉降,防止由于支撑体系的变形造成混凝土开裂。
所以选择的支撑体系要受力简单、明确,尽量减少体系的变形,且要求在出现较大变形时应有相应措施进行调节。
因此,采用钢管桩作为垂直支撑,便于支架拆卸。
6,湘潭三桥索塔施工中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在施工技术上不断突破。
首先是合理选用混凝土原材料,优化设计配比,进行试验段浇筑,减少了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其次采用了爬摸施工,采用大面积整理钢模,选用优质脱模剂,严格控制模板接缝的光洁度,提高了索塔整体外观质量;最后是采用高强度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加快了施工进度。
三、湘江一桥橘子洲大桥,于1971年9月6日正式开工,1972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其总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置原料和建材、设备。
建设用工主要来自于居民的义务投入。
桥为大型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公路桥,全长1250米,主桥21跨,其中正桥17跨双曲拱桥、最大宽径76米,桥面净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边人行道各3 米。
共有18个台墩,在橘洲上有支桥,支桥长282米,宽8米。
大河的墩身为混凝土浇筑,小河的墩身用块片石嵌砌。
受当时经济条件的的限制,橘子洲大桥外形洗练朴素,拱形结构赋予了大桥端庄典雅的气质。
灰白色的桥身,厚重的桥墩,在碧水蓝天之间静静诉说着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
感想:1,我们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橘子洲大桥的引桥,从引桥的下方看去我们可以发现中间有点突出来,而往两边便是倾斜状态。
看上去有点像是鱼腹形,至于为什么要做成这样,首先我认为这样便可以节省材料,这做桥在当时那个年代资源珍惜的年代应该需要考虑这一点,其次从整个外观看上去,给人以一种另类的美感。
2,湘江一桥采用的是等高度梁,这便让我们看到了水平方向的延伸感,十分简洁有力。
而如今很多桥则是采用的变高度梁,这样的形式便是强调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跳跃的感觉,具有别样的韵律,也是使人感觉到亲切活泼。
然而我们知道这座桥修的年代较早,便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部分桥梁的连续性有问题,这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着手,首先是梁侧的色彩装饰造型;其次是过渡区的处理,过渡区对于桥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只有很好的处理好过渡区得到构造,整座桥才能给人以一种整理的美观感;最后便是桥墩的造型,整座桥应该看上去具有和谐感。
3,行车在桥梁上,往下观看时,便会发现桥梁的表面处理不是很完善,观察即可发现主梁的连续性过渡区色彩处置不当,这点需要在以后的维修中不断进行更新。
4,这座桥式典型的拱式桥,拱式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或拱肋,拱桥的受力也主要体现为受压。
拱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墩和桥台将承受水平的推力。
同时,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墩台向拱圈(或拱肋)提供一对水平反力,这种水平反力将大大抵消在拱圈(或拱肋)内由荷载所引起的弯矩。
因此,与同跨径的梁相比,拱的弯矩、剪力和变形都要小得多,鉴于拱桥的承重结构以受压为主,通常可以用抗压能力较强的材料,比如说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
5,拱桥不仅跨越能力很大,而且外形酷似彩虹卧波,十分美观,在条件许可的条件的情况下,修建拱桥往往是经济合理的选择,一般在跨径500米以内均可以作为选择的方案。
6,为了确保拱桥的安全,下部结构和地基,特别是桥台,必须能够经受住很大的水平推力作用。
此外与梁式桥不同的是,由于拱圈(或拱肋)在合龙前自身是不能维持平衡,因而拱桥在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和危险性药远大于梁式桥。
对于特大跨径的拱桥,也可以建造钢桥或钢——混凝土组合截面的拱桥,由自重较轻但强度很高的钢拱首先合龙并承担施工荷载,这样,其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就可以降低了。
四、猴子石大桥猴子石大桥,又名长沙湘江三大桥、长沙湘江南大桥,是长沙市二环线上横跨湘江的一座特大桥。
位于南二环与湘江交汇处,因桥在老地片名猴子石地域内,猴子石知名度高,故名“猴子石大桥”。
位于南郊公园南侧。
东起南郊公园,西至岳麓区黄鹤村,是城市环线南段跨越湘江的特大型桥梁,全长1389.62m,主桥宽27m,西引桥宽27m逐渐加宽至33m,双向6车道,采用Ⅴ形斜撑,新颖、美观。
主跨组合为66m+3*88m+66m,是我国目前首次采用三角形稳定性施工的大型桥梁,大桥的桥台呈现的形状是“V”字形,这些都是在我国其他地方不曾采用过的,也算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一重大突破。
按双向六车道设计,中间没有设立隔离护栏,大桥两边设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大桥的桥面铺设采用的都是进口沥青,在大桥的东西两头承建方还设置了大型绿化广场。
感想:1,猴子石大桥的桥柱高度是从桥中心位置依次朝着两边递减,这样既保证了船只在河流中正常通航又能够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这对于河上运输具有重大意义。
2,我们可以看到大桥的桥台呈现的形状是“V”字形,这样给人感觉是由两个桥塔支撑,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同时给人以新颖,美观的感觉。
同时我们发现两个斜撑之间的距离大学有十几米,而这个距离应该是经过精密的计算的,斜撑的角度也应该是算好的。
因为如果两个斜撑之间的距离过长的话,就不能很好的将整个桥身支撑起来。
3,猴子石大桥是一座典型的梁式桥。
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由于外力(恒载和活载)的作用方向和承重结构的轴线接近垂直,因而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相比,梁桥内产生弯矩最大,通常需要抗弯、抗拉能力强的材料,如钢、配筋混凝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来建造。
对于中、小跨径桥梁,目前在公路上应用最广的是标准跨径的钢筋混凝土简直桥梁。
5,为了改善受力条件和使用性能,地质条件较好时,中小跨径的桥梁均可以修建连续桥梁,对于很大跨径的大桥和特大桥,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钢桥和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五、银盆岭大桥银盆岭大桥距湘江一桥橘子洲大桥约3.5公里,为“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位于长沙市城北,东起伍家岭,西至银盆岭,主桥总长1025米,大桥全长3616米,双向4车道,共有桥墩159个,总投资1.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