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桥梁监测在线监测
三、主要技术原理
—数据采集过程
监测应用 服务器 CDMA /GPRS 网络
Netslab 结构试验数据库 系统 服务器
Internet
监测实时 数据采集
网络数据传送
数据接收
数据入库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三、主要技术原理
—关键技术描述
GPRS/CMDA是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 为2.5G, 是目前解决移动通信信息服务的一种较完美的业务。
冲击耐久检验。
碰 撞:装置能承受GB/T14537-1993 中4.3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
碰撞检验。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硬件技术指标
—数据采集器
6、 GPRS/CMDA模块指标
标准RS232/RS485接口。 可以通过接口直接升级程序。 具有远程/自动唤醒功能和防断线机制。
够支持多个通道传送数据。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五、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接收
—数据采集入库
通过GPRS/CMDA的移动网络和Internet的网
络,采用TCP/IP技术将接收监测系统的采集数 据。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硬件技术指标
4、绝缘性能
—数据采集器
绝缘电阻:各带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
件)之间,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 用开路电压为500V 的测试仪器测试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Ω。 介质强度:装置通信回路等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能承受50Hz 、 500V(有效值) 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 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其余各带 电的导电电路分别对地( 即外壳或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零件)之间,交流回路和 直流回路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能承受50Hz、2kV(有 效值) 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 的检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冲击电压:装置通信回路弱电输入输出端子对地,能承受1kV(峰值)的 标准雷电波冲击检验;其各带电的导电端子分别对地,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 之间,交流电流回路和交流电压回路之间,能承受5kV( 峰值)的雷电波冲击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硬件技术指标
3.抗干扰性能
—数据采集器
脉冲群干扰:能承受GB/T14598.13-1998规定的频率为1MHz及100kHz衰减 振荡波(第一半波电压幅值共模为2.5kV,差模为1kV)脉冲群干试验。 快速瞬变干扰:能承受GB/T14598.10-1997第四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Ⅳ级的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
光临指导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技术方案
一、建设背景
二、设计目标与原则 三、主要技术原理 四、系统结构及组成 五、系统软件功能
六、系统与Netslab关系
五、系统功能
图形缩放管理
—图形窗口管理
用于控制图形曲线的显示比例和位置。能够对
图形上下左右移动,大小缩放。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五、系统功能
窗口排列控制
—图形窗口管理
能够新建窗口,对打开的窗口进行编辑。窗口
自动打开、排列、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
这些宝贵的数据一旦纳入网络结构试验平台NETSLAB中,就可以 作为整个NETSLAB平台的一部分,为模拟自然条件下土木结构力学 试验提供数据支持,也可做为实时数据进入多节点网络结构力学试验 体系。因此,建设智能桥梁的远程在线检测系统并融入到NETSLAB 平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五、系统功能
GPRS/CMDA网络接入速度快,提供了与现有数据网的无缝连接。
由于GPRS/CMDA网本身就是一个分组型数据网, 支持TCP/IP、X.25 协议,因此无需经过PSTN等网络的转接,直接与分组数据网(IP网或
X.25网)互通,接入速度仅几秒钟,快于电路型数据业务。采用
TCP/IP协议,较以前的无线数据网络(集群,双向传呼,GSM短信息) 而言,网络接入更加直接方便。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网络结构
各类传感器
短信启动检测
GSM
监测应用 服务器 Moden
Netslab 系统
结构试验数据库 服务器
传感器 信号放大器 移动接入 模块
移动GSM 网络
交换机器 监测数据交换 防火墙 实验人员
实时数据 采集器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五、系统功能
数组运算
—信号分析处理
对指定的窗口中的数据进行实型数组的代数运
算,如果选择当前窗口是A或B,进行A+B,AB,A*B运算。运算的数据长度必须相同,运算 结果显示在最后激活的窗口B。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议,自动完成监控中心通过Internet发连,
通过内置嵌入式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协议封装后发送到
GPRS/CMDA网络上。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硬件技术指标
五、系统功能
设备故障监测
—在线监测管理
系统自动监测远端数据采集设备以及GPRS/CMDA
设备,如果设备出现故障自动GSM发送短消息等
方式通告相关人员故障信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 有效性。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五、系统功能
监测数据预警
—在线监测管理
可以对系统监测的相关数据设置预警提示,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三、主要技术原理
1、通过预埋的风速、应力、倾角、位移、加速度等各种传 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单片机数采单元。 2、经过信号放大、A/D转换,转化位数字量后。
3、通过数据采集器中的TCP/IP协议栈将数据打包,再由
系统自动监测的数据一旦达到预警提示设置范围
自动通过GSM发送短消息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提醒研究人员对该监测数据进行关注。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五、系统功能
数据通信控制
—数据采集入库
通过GPRS/CMDA的移动网络和Internet的网
络实现与远端的监测系统建立通信网络通道。能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一、建设背景
随着自动化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远程无线通讯技术、大型网 络数据库技术的成熟,针对桥梁的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已经走向了大型 化,网络化,远程化。检测系统不仅能实时远程在线检测桥梁的各项 指标,而且大量实测数据能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异地保存于检测中心的 数据库中.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硬件技术指标
5、机械性能
—数据采集器
振动响应: 装置能承受GB/T11287-2000 中4.2.1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 级振动响应检验。 冲击响应:装置能承受GB/T14537-1993 中4.2.1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 冲击响应检验。 振动耐久:装置能承受GB/T11287-2000 中4.2.2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 振动耐久检验。 冲击耐久:装置能承受GB/T14537-1993 中4.2.2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Ⅰ级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辐射电磁场干扰:能承受GB/T14598.9-1995第四章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的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静电放电: 能承受GB/T14598.14-1998中4.1规定的严酷等级为Ⅲ级的静电
放电试验。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Internet
路由器 CDMA /GPR S网络 湖南大学教 育网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四、系统结构与组成
硬件模块及构成
—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是一个集成了GPRS/CMDA模块的终端设备,
以GPRS/CMDA通信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为核心,内嵌TCP/IP协
五、系统功能
远端设备启动
—在线监测管理
现场数采单元在无数据采集任务时处于休眠状 态, GPRS/CMDA模块处于待机状态,一旦收 到预设号码发送的控制信号,即可启动现场数据
采集器工作,或者关闭数据采集器电源,使其重
新处于休眠状态。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
二、设计目标与原则
系统设计的安全性、可扩容性、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
GPRS/CDMA接收和发送模块符合ETSI标准。
数据采集器可以通过程序配置各种参数,实现远程管理
数据采集器与UPS不间断电源连接,保证采集数据时不会断电。
确保采集到的现场数据保存ORACLE数据库。
基 于 G S M C D M A 在 线 桥 梁 监 测 系 统 方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