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言学概论》复习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附考试样卷)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例如"看"与"电影"组合成"看电影",互相之间具有支配关系。

2.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例如/a/音位,在音节ang中实际念α,在音节jia中实际念A。

3.词干:一个词的词根和词缀合称词干。

例如teachers除去s外,其余部分就是词干。

4.拼音文字: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词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词的读音,例如英文就是拼音文字,单词man三个字母构成,与三个音标对应。

5.词语替换:词语替换就是用一个名称代替原来的名称,但所指称的现实现象没有发生改变,例如过去叫"戏子",现在叫做"演员"。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标志。

2.通过(聚合关系),我们可以使用句型造出许许多多的句子来。

3.音位可分两大类,例如汉语中的声调是(非音质音位)。

4.根据在词中的作用,语素可以分为三类,例如"I am going to buy some books",其中单词books中的语素"s"是(词尾)。

5."漂亮的景色"和"景色漂亮"的语法意义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语法手段是(词序)。

6.英语动词be有八种形式,其过去时的复数形式是(were)。

7.词义的引申有两种方式,例如"病毒",本义是指"比病菌小、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病原体",引申义指计算机病毒,即破坏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程序,这种引申方式是(隐喻)。

8.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趋简)。

9.语言在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等社会因素方面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社会方言)。

10.词义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英语单词deer,过去泛指动物,现在只表示鹿,这种意义变化的方式叫做(缩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横线上。

1.下列说法只有(A)是正确的。

A.拉斯克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

B.索绪尔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C.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学习一种语言规则是可以类推的。

D.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说明每个人都一改造语言规则的自由。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汉字注音,只有(D)组要用到音标a。

A.装腔王高笑B.烟元面全捐C.家牙打哈抓D.盖反外丹抬3.分析句子"我们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升起来的太阳",能得到的词组成分是(D)。

A.天天看见从东方的山峰后面。

B.我们天天看见。

C.升起来的太阳。

D.东方的山峰后面。

4.下列各种说法只有(C)是正确的。

A.一个词如果没有能产性特点就不是基本词。

B."光年去年前年明年"可以构成义场。

C."团结"和"勾结"是同义词,但二者的感情色彩不同。

D."打扫卫生"不符合组合规则,是病句。

5.下列说法只有(B)是正确的。

A.双语现象的最后结局是导致语言融合。

B.混合语不同于洋泾浜,它可以作为母语来学习。

C.语言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语音变化最快D.词语替换指一个意思可以使用相同相近意思的词表达。

四、综合分析题(共20分)1.比较下列属于普通话的各组音位的区别特征。

(6分)①i-y相同点:都是舌面前、高元音;不同点:i是是不圆唇元音,y是圆唇元音。

②t-k相同点:都是不送气、清、塞音;不同点:t是舌尖前音,k是舌面后音。

③l-n相同点:都是舌尖前、浊音;不同点:l是边音,n是鼻音。

2.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4分)说明:每个音节只要求写出元音和辅音,声调符号不用写出来。

3.找出下面的多义短语然后分析其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4分)打伤学校的老师咬死林场的职工羽毛球拍卖完了山里来的歌唱家"羽毛球拍卖完了"有歧义。

可以进行不同的层次分析。

羽毛球拍卖完了|___________||________|主谓|________||_||_||_____|偏正述补羽毛球拍卖完了|________||__________|主谓|____||____|述补gives:第三人称单数,人称范畴。

them:宾格,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pens:复数,属于数的语法范畴。

5. 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

(3分)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技术员。

A.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的四个实验室培养技术员。

B.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的四个技术员。

五、问答题(共40分)1.语言是社会现象还是自然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6分)①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

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

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总之,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②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如果语言是自然的,其产生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会给语言造成任何的影响,而实际上恰恰相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受人类的约束,人类也不会有这样多种类的语言出现。

2.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地主有地主的语言,这是不是说语言有阶级性?(6分)语言没有积极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语言是不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的。

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

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表达你的看法,但它本身没有阶级色彩。

第二,从语言自身结构来观察,考察语言到底在哪一方面体现出了阶级色彩还是没有体现。

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

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比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之类,词汇中的词语、语法中的结构单位、结构规则等等,都谈不上有阶级性。

第三,从语言的产生的社会大环境来观察认识。

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至于说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地主有地主的语言,那是指思想意识而言的,不是指作为交际工具使用的语言。

3.语法范畴有哪些特点?试举一例说明。

(8分)语法范畴具有下面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比如比较级和最高级不同,但是都属于级这一范畴。

第二,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

比如数的语法范畴有单数和复数,但是一个词选择了复数形式,就绝对不是单数,反之亦然。

第三,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它项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4.什么是形态变化?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

(8分)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

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附加词尾:主要是在词干后面附加成分,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例如英语名词后面加上s表示复数。

2.内部屈折:通过词的内部的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构成语法形式。

比如英语名词woman的复数形式,把元音a变成e,整个词的读音变成了[wimin]。

3.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I的宾语是me,we的宾语是us,she的宾语是her。

5.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有哪些表现形式?(6分)词义的概括性指词义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每个词,无论它所指称的范围有多大,它都是具有概括性的,都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个别特征。

例如"苹果"这个词的意义,不是表示具体的红苹果、黄苹果、绿苹果、甜苹果、酸苹果、大苹果、小苹果,而是对各种各样类别(各种颜色、各种色彩、各种形状、各种味道、各个品种、各个产地……)的苹果的共同特征的概括,尽管现实世界中绝没有两个苹果是完全一样的。

词义概括性的表现形式是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

6.请解释说明什么是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和不平衡性特点。

(6分)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①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这样才能有人们的需要相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

②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新的事物现象或观念产生后,相应地要求有一个词语记录,这样才能进入交际领域,而对语音和语法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词汇和社会的联系最直接,变化当然就最迅速了。

第二,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情况不一样,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语言学概论(本)试题样卷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20分)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音位的自由变体3、句法同义4、意音文字5、亲属语言二、填空题(10分)1、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就是。

2、“小猫钓鱼”这个句子中的“小猫”、“钓”、“鱼”分别可以用“小鸡”、“吃”、“虫”来替换,这三组词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3、“瑰”单念时是阴平调,但在“玫瑰”中声调变弱了,念轻声,这种变化是。

4、词的组合有多种类型,例如“看了一本书”是。

5、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例如汉语、壮语就是。

6、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些词,使用了数千年,如“人”、“水”、“火”等,这说明基本词汇具有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