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采地质说明书

回采地质说明书


(8):257~258 [11]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12]S. Jayanthu.Stress Distribution During Extraction of Pillars in a Thick Coal Seam.1National Institute of Rock Mechanics[J}.Kolar Gold Field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04.37(3):171~192 [13]汤万钧,姜新宇,柳善忠等.复杂条件下煤层底板等高线生成算法研究[J]. 煤炭技术.2010.29(7):33~35 [14]丁安民.煤炭储量计算方法的理论适用性研究[J]. 焦作工业学 院.1996.18(2): 14~17 [15]任玉娟,绍岩,张平等.浅谈煤层底板等高线的绘制及应用[J].矿山测 量.2006.12(4): 59~60 [16]魏亮.煤矿勘查建设中煤炭储量的计算方法[J].山西建 筑.2014.40(16):75~76 [17]赵宇.Surfer 软件借助 AutoCAD 实现计算机绘制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 [J].煤炭技术.2005.24(4):11~1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煤层等高线距取决与图的比例尺和煤层倾角等因素。图
的比例尺越大,煤层越平缓,则等高距越小。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以分煤层采掘工作面为底 图,绘图资料主要有井巷编录资料、钻孔资料、上部已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各开采水平 切面地质图及根据实际资料编制和修改的地质剖面图等。具体内容包括(1)煤层底板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依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井田开发经济技 6 中 煤 层 的 涌 水 量 。
术 条 件 , 采 用 地 下 水 动 力 学 法 计 算
Q {BK (2H M ) M } / R
Q:坑道涌水量; B:坑道长 ;R:水平坑道影响宽度 H:水平坑道水位降低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
。根据 6 中煤层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采用地质地段法对该煤层进行储量估算。
以煤层的真厚度和斜面积计算资料量。
Q ( D h) cos ARD Q:块段资源量 ;D:块段投影面积 ; α :块段内煤层平
均倾角;COS:余切(三角函数);h:块段内煤层采用厚度(真厚度)平均值;ARD:煤层视 密度。煤层厚度,为包围各块段及块段内见煤点的采用真厚度的平均值。视密度,为各可 采煤层的化验测试值。块段投影面积,用 CAD 量取面积工具直接在估算煤层的底板等高线 及资源量估算图上测得。倾角,采用余切尺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上测得。 井田涌水量是指井田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流入井田 (包括各种巷道和开采 系统),是评价井田开发经济技术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制定井田排水设计、选取开 采方案和制定防止疏干措施的主要依据, 直接影响到井田的生产安全和工程建设及采矿成 本
[1]柴登榜.矿井地质工作手册上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4:759~88 [2]汤昆.贵州省大方县五凤井田煤炭勘探地质报告.[R].贵州省煤田地质 局.2005 [3]鲍玉学,王梅英.矿山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18~27 [4]向国灿.贵州省大方县五凤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初探[J]. 中国煤炭地 质.2008.20(4):49~52 [5]向国灿.贵州五凤井田煤层煤质特征分析 [J].煤炭技术.2008.7. (4):33~35 [6]舒万柏.五凤井田煤岩层对比 [J]. 中国煤炭地质. 2008 (04):33~35 [7]曹志得,熊孟辉.大方五凤井田 6 含煤段沉积环境及 6 中薄煤带成因分析 [J].贵州地质.2008.25(4):282~285 [8]Lucia Mihalová.Application of GIS in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J].Acta Montanistica Slovaca.2007.6(12):454~455 [9]魏风清,孟战成,史广山等.五凤井田 6 中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J].煤炭安全.2011.42(6):131~134 [10]关云霞,李亚田,张承凤等.五凤煤矿涌水的利用[J].中国水运.2008.08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学生姓名 工程实践 孙营星 五凤井田 6 中煤层 1606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指导教师 学号 廉有轩 职称 专业/班级 副教授 资源勘查 1242
201210409145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606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是为回采工作面编制作业规程和进行回采而提供的地质 资料。资料来源是以工作面四周巷道的地质编录和各种物探手段探查结果资料为主,结合 邻区和上部煤层开采过程中揭露的地质资料和总体变化趋势分析整理编制而成。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地质说明书是矿井建设部门为各项采掘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的地质资料。 根 据矿井生产建设各阶段工程的特点和对地质说明书的要求不同, 地质说明书分为采区地质 说明书、回采工作面说明书和掘进地质说明书三种
程的换算(2)钻孔资料的投绘(3)煤层产状和构造的填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1、 五凤井田 6 中煤层 1606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文字说明 3、 五凤井田 6 中煤层 1606 工作面储量计算图 4、 五凤井田 6 中煤层计算 1606 工作面储量 编制五凤井田 6 中煤层 1606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计算储量以等高线法、地质块 段—等高线法、断面法为主,结合 1606 工作面的具体地质情况各种方法综合利用 四、研究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 收集资料,完成选题 2、第二阶段 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3、第三阶段 开题答辩 4、第四阶段 毕业实习、现场收集资料、撰写并上交毕业实习报告 5、第五阶段 设计进行检测 6、第六阶段 完成毕业设计修改、定稿及打印交指导教师评审、评阅人评审 7、第七阶段 毕业设计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初稿的撰写、上交学院,统一上交校教务处以备学校对毕业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院(部)领导审核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学院盖章: 年 月 日
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

煤炭资源储量指地下埋藏的具有一定工业价值和一定地质研究程度的煤炭资源数量, 煤炭储量综合反映了生产煤炭资源的数量、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和资源保有程度,是矿井 设计、改扩建、开拓延伸和安排生产继续的主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 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确定本煤矿煤层的资源储量估算指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是为回采工作面编制作业规程和进行回采而提供的地质资料。 资料来源是以工作面四周巷 道的地质编录和各种物探手段探查结果资料为主, 结合邻区和上部煤层开采过程中揭露的 地质资料和总体变化趋势分析整理编制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工作面位置、范围、标高、面 积及四邻的关系,地表情况。工作面各实见点地质构造(倾斜、褶皱、断层)的情况,实 见或预测的落差大于 2/3 采高的断层向内部发展变化的情况; 各实见点煤层厚度、 结构及 其变化;各实见点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的厚度岩性,伪顶的垮落情况和直接顶、基本 定的分布特征; 推测工作面内岩浆侵入体、陷落柱等的具体位置及其对正常回采或合理分 层开采的影响;论述回采储量、采出率及预计损失量;预计涌水量和滴水情况,穿过本工 作面钻孔的封孔质量及防治水措施; 说明对回采工作面尚存在的地质、 水文地质问题和其 他地质灾害隐患,提出防范建议。附图有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回采巷道 实测地质剖面图、包括老顶在内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和与工作面有关的主要地质剖面图
错误!未找到引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储量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地段法、剖面法、水平切面法、简单统计法四
种计算方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地质地段法是把一层煤利用各种要素分割成若干形状不同、大
小不一的小块, 分别计算每一块段的储量。 划分块段的主要因素有煤层的地质研究程度(如 不同级别的划分)、煤层的厚度、构造因素(如断层、背向斜轴、煤层倾角大小,不同构造 复杂程度等)、煤质特征(如按煤的不同牌号、灰分、硫分等)、开采技术条件(如地温、水 文条件、含量、不同剥采比等)、开拓方式(如不同开采水平、分上下山等)
(采用首采区钻孔煤系平均水位减 1550 米);M:含水层厚度;K:渗透系数。 工作面煤层底板图是以水平面为投影面,采用正射标高投影方法,反映某一煤层 空间形态特征的煤层构造图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煤层等高线图是矿井必备的重要图
件,是进行开拓部署、编制生产计划、设计井巷工程和安排采掘生产的重要依据,也是研 究构造规律、分析煤层变化、布置生产勘探及计算煤炭储量的基础图件。煤层底板等高线 图的比例尺,根据生产需要和地质条件决定,反映一个工作面的等高线图,通常采用 1:2000 或 1:1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