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壁虎借尾巴 第二课时 说课稿

小壁虎借尾巴 第二课时 说课稿

第19课《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说课稿刘敬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课标》对低年级的阅读明确提出要求,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语言等无一不是为这个目标服务。

3、《课标》明确规定,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基础得靠阅读来奠定,大量阅读,是基础教育的起点。

要想提高语文水平需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

4、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二、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北京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

其语言流畅易懂,内容生动有趣,寓科普知识于童话故事当中。

童话这种体裁,语言简洁、活泼,内容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本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有利于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课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起因、经过、结果。

其中第二部分(3----5自然段)通过叙述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介绍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途。

三个自然段的写法相同,用复拓的形式进行叙述,易读、易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朗读、想像、说话的空间,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三、学情分析1、识字写字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识字准确性不够,经常出现错别字,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识字、写字情况,及时加以指导,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2、阅读方面:我们班的学生95%是借读生,学生的积累和课外阅读量较少。

所以我每天专门利用早读时间增加学生阅读量,目前为止学生已有1—2万的阅读量,但尽管如此还是远远不够的。

经调查我发现,孩子们喜欢读童话故事,有多读的愿望。

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课内拓展阅读的环节,在加大阅读量的同时,给学生的说提供素材,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3、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并能认识、书写本课生字。

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的重点应放在有感情分角色朗读和训练学生仿说上,力求在这两点上学生有提升。

4、小组合作方面:我校长期开展“高效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研究,所以我们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听写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识字写字指导。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仿照课文3、4、5自然段的写法,续编故事。

4、进行课内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知识,从而产生对动物世界奇妙现象的好奇心。

五、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悟3、4、5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拓展阅读内容,练习仿说。

六、教学难点:1、学生感悟写法,并根据所给课内拓展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进行仿说。

七、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将分为5个环节完成,分别是:(一)听写字词,夯实基础(二)整体感知,初识功能(三)体验角色,指导朗读(四)拓展阅读,以读促说(五)整体回归,小结提升▲第一个环节:听写字词,夯实基础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

本册教参中也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落实这一重点内容。

为了落实这个要求我设计了听写环节。

本环节我主要是采取,提问听写的形式。

例如: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预设:学生回答“小壁虎”)写写它的名字。

小鱼用尾巴干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拨水”)做做这个动作,写写这个词。

燕子阿姨用尾巴干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掌握方向”)写写“掌握”这个词。

小壁虎最后尾巴怎么样?(预设:学生回答“长出新尾巴”)写写“新”这个字等。

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听写本课字词,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壁虎、拨水、掌握、借、甩、新第二个步骤:生生互评全对的画小花,漂亮的字旁边画五角星,有错误的字画叉。

第三个步骤:展示评价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分别是正确和美观。

第四个步骤:教师范写,学生再次巩固书写。

设计本环节不光为了落实教参中提出的重点。

更重要的是学生经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是否都能正确、规范的记忆生字,这在老师心中是有个问号的,因此安排这个环节,能够让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及时的查缺补漏,“不留死角”。

而且本环节具有综合性,既加强了识字写字,又带着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具有多种功能。

▲第二个环节: 整体感知,初识功能本环节利用整体阅读的教学策略,直接切入课文重点部分,使学生了解动物尾巴功能。

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找原因我这样引导学生:“小壁虎没了尾巴多可怜呀!可是小动物为什么都不借给小壁虎尾巴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找找原因划下来。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边画批,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二个步骤:说原因学生找完原因后我引导学生说原因,学生边说原因,我边随机板书动物名字以及动物尾巴的功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课文通俗易懂,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困难,教师没有必要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所以这个环节采用整体教学方式,把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知道的东西,直接呈现出来,避免了琐碎的分析,节省了课堂的宝贵时间。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指导朗读。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

为此设计了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小组合作探究,体验角色,初步做到分角色朗读。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初步感悟到小动物的心情和心理。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组内初步进入角色,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就是这些小动物和小壁虎,那小壁虎赶快向小动物们借借尾巴吧!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学生小组合作朗读时,教师巡视学生小组合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准备。

第二个层次:全班汇报交流,深入体会角色心情,训练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本环节是通过学生的小组汇报、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提问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心情,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学生汇报3、4、5自然段时。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

我这样引导学生。

预设:1、学生没有读出小动物“为难”的语气,或没有理解到小动物的“为难”时。

○1教师可提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鱼姐姐如果要是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会怎么样?”(预设:学生回答“会饿死”“会没办法游泳”……)“哦!原来不是不想借,而是不能借,多为难呀!读读这句话”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2如果学生还是没读出,教师可追问:“小鱼姐姐你要用尾巴干什么?(预设:学生回答“拨水”)用你的读让我们听出来?”○3如果还是读不出,教师可范读。

预设2、学生没有读出小壁虎的“着急和伤心”的语气或没有理解时。

我也是采用提问、追问、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指导者,该出手时再出手,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完全可以解决问题时,教师完全可以坐享其成,做个好观众,把舞台让给学生。

第三个层次:重点部分整体回归,分角色创编读。

上一环节是对重点部分的分部理解,学生的感知是零碎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对重点部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说出角色的心里话,还可以加上动作等等,通过小组的形式把故事表演出来。

例如:学生读到小鱼说的话时,可以边做动作边说:“不行呀,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尾巴要是借给你了,我就没办法游泳,没办法找吃的,我会饿死的!……”本环节主要通过两个步骤完成:第一个步骤:小组内分角色创编读3、4、5自然段。

第二个步骤:展示汇报分角色朗读。

学生通过创编读3、4、5自然段,形成对课文重点部分的整体印象,同时也可以真正走进文章,体会角色,培养了学生想象、说话等能力。

第四个层次:长出尾巴,兴奋读。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采用引读的方式,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就去回家找妈妈,结果却发现-----(预设:学生回答“长出新尾巴了”),于是小壁虎喜出望外、情不自禁的叫出来:(生:我长出一条新尾巴了!)教师借机说明:这种现象叫再生,可以在危险的时候帮助小壁虎逃生。

▲第四环节:拓展阅读,以读促说3、4、5三个自然段的写法相同,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不可逆。

根据我们班的情况,学生仿说容易,但是说谁,是难点,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动物尾巴妙用》、《尾巴的功能》两篇文章,进行课内拓展阅读让学生有素材可说。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悟写法要让学生会仿说,先要让学生有“法”可依,学生通过刚才对课文第二部分的学习,对三个自然段的写法,已有初步感悟。

所以在感悟写法这个环节我想分为以下二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找共同点,悟写法。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在学生自读后,我以第三自然段为例,学生边说写法我边出示写法。

小壁虎来到哪儿,看见谁在哪儿干什么,小壁虎说了什么,对方是怎么回答的。

第二个步骤:变换位置,强化写法。

学生找完写法后,我会说:“孩子们老师给同学们变个魔术,现在你再读读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感觉很别扭!”“这样写太可笑了”等。

我会趁机说:“所以我们平时说话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按照事情的顺序,否则就会像这样闹笑话了!”第二个层次:课内拓展,以读促说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学生自然知识较少,动物尾巴的功能所知甚少。

所以本环节我为学生准备了教师自编的短文《动物尾巴的妙用》一文,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仿说提供素材。

学生通过短文的朗读学习,搜集需要的信息,为自己的仿说提供素材。

《动物尾巴的妙用》小壁虎爬呀爬,来到了动物园想去向小狗、小鹿、老虎去借尾巴。

它看到狗可以用尾巴欢迎客人,见到客人来了,它就竖sh ù起尾巴,不停地摇动,表示欢迎别人。

狗的尾巴还可以表示害h ài 怕,挨打时,它的尾巴就夹ji á起来逃跑,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

它看到鹿l ù的尾巴又小又短,却可以当报b ào 警j ǐng 器q ì。

当有危w ēi 险xi ǎn 时,鹿会竖sh ù起尾巴,露l ù出下面的亮点,向同伴发出警j ǐng 报b ào 。

鹿l ù群一接到警报就会马上逃离。

它看到老虎用尾巴当武w ǔ器q ì,它的尾巴甩起来像一条钢g āng 鞭bi ān ,和其它动物战斗时,可以把敌d í人打得晕y ūn 头转向。

本环节分为以下几步骤:第一个步骤:正确、流利朗读材料,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我会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名正音读、最后同桌评价读 ,通过这三种读达到正确流利朗读以及在语境中巩固本课生字的目的。

第一个步骤:积累词语《课标》中说要“丰富学生的积累”,所以在阅读材料后,我出示本课的几个词语“速度、钢鞭、武器、晕头转向”让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积累词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