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十)一、选择题(2016·南京二模)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解析]由图可知,蒸发和蒸腾的水汽与冠层截流和土壤调蓄、地下调蓄都有关,因此①为蒸发蒸腾作用;降水经植物冠层截流后,一部分经地表植被影响形成坡面径流,还有一部下渗,并通过土壤调蓄形成壤中流,因此②为地表调蓄,地表、土壤、地下调蓄后的水源汇入河流,最终形成河流径流,故③为河网调蓄,④为径流。

[答案] D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修建水库B.植被覆盖率下降C.降水强度增大D.上游河道采砂[解析]修建水库会导致部分泥沙在库区淤积,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A 项正确;植被覆盖率下降,河流含沙量会增加,因此B项错误;降水强度增大,河流含沙量会增加,C项错误;上游河道采砂会造成流水对河道底部冲刷加剧,河流含沙量应增加,D项错误。

[答案] A(2016·河北保定一模)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自大山口以下河流两岸是新疆主要的粮、棉、甜菜基地之一。

下图为“开都河流域地形图”,读图回答3~5题。

3.开都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A.源头B.上游C.中游D.下游[解析]图示河流中游段地势落差最大;同时该河为内流河,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上游源头水量较小,中游河流径流量较大。

故水能资源在中游最丰富。

[答案] C4.开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较中下游小的主要原因有()①水量较大②水流较平缓③降水较少④植被保存较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开都河上游流经海拔较高的山区,人类活动少而植被保存较好,水土流失较少,故地表径流带入的泥沙较少;同时上游河段落差小,一方面侵蚀作用弱,另一方面河流中泥沙易于沉积,则河流含沙量较少。

故B正确。

[答案] B5.开都河下游河水的盐分含量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流量减少B.流速变慢C.植被稀少D.农田灌区退水注入[解析]盐分增大说明注入的盐分增加或有盐度更高的水注入。

下游为灌溉农业区,在干旱区引水灌溉易使农田盐碱化,而两岸灌区农田中的高盐度水最终会注入河流中,从而加大河流水的盐分浓度。

注意河流含盐量是指水中的盐分浓度,与流速、流量、植被关系不大。

[答案] D(2017·湖南长沙第一中学月考)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

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

读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地形的关联图,回答6~7题。

6.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湖泊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补给方式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上图可知,基流系数随着温度、海拔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该地区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因为高山的冰雪在温度越高的时候融化越多,河流的基流越多,基流系数越大,故C正确。

地下水补给是常年比较稳定的补给方式,我国的大气降水补给与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关,湖泊水补给与湖泊水量的大小有关,故A、B、D错。

[答案] C7.若该河流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对下游地区生态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 A.水体污染严重B.荒漠化加剧C.农业高产稳产D.水土流失加剧[解析]通过上题可知,该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说明该河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若该河河流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会导致下游水资源变少,下游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严重,故B正确。

通过基流系数与气温、地形的关系及河水补给方式可判断,该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水平不高,故对水体的污染并不十分严重,排除A。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农业用水减少,进而导致下游地区的农业会减产,故C错。

水土流失加剧,说明降水较丰富,但该地区降水较少,故D错。

[答案] B(2016·绍兴质检)读我国某河流四个月份的平均径流量日变化曲线图,回答8~9题。

8.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A.乌鲁木齐河B.松花江C.钱塘江D.淮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

据图可知该河流夏季径流量较大;根据图中径流量日变化幅度可判断该河流温度高时径流量大,综上可判断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应该是内流河,因此最有可能为乌鲁木齐河。

松花江、钱塘江、淮河夏季主要靠降水补给,与气温关系不大。

[答案] A9.河流径流量最大时()A.流经地区的降水量丰富B.流经地区的冰雪消融量大C.径流蒸发量最小D.河流下渗量最小[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故河流径流量最大时,流经地区的冰雪消融量也大。

[答案] B(2016·湖南长沙一中月考)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它发源于定边县白干山北麓,上游叫萨拉乌苏河,流经靖边新桥后称为无定河。

无定河全长491千米,流经(定边、鄂前旗、乌审旗、靖边、米脂、绥德和清涧区域,注入黄河)黄土、沙漠地貌。

据此读图,完成10~11题。

10.“河道无定、深浅无定、季节无定、水量无定”是对无定河的描述,产生此描述的原因是()A.流域内降水年际变化大B.流经毛乌素沙漠,河流含沙量大,河道常淤积改道C.流域内降水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道常淤积改道D.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降水季节变化大[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补给方式。

无定河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且降水集中于夏季,故无定河的水量无定、季节无定、深浅无定;无定河流经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河道经常因淤积而改道,故无定河的河道无定,C正确。

A、D选项不能说明无定河的河道无定,B选项不能说明无定河水量无定、季节无定、深浅无定,即原因都不够全面,故排除A、B、D。

[答案] C11.a、b分别代表无定河两种主要补给形式,巴图湾附近主要补给是a,米脂附近主要补给是b,a、b分别是()A.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B.冰雪融水补给、降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降水补给[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巴图湾附近没有高大山脉,故该河段的主要补给不可能是冰雪融水补给,排除B。

巴图湾位于沙漠附近说明该河段降水较少,不可能为降水补给,故排除A。

所以巴图湾附近的补给只能是有常年补给功能的地下水补给。

米脂位于陕西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该河段的补给为降水补给,故C错、D对。

[答案] D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A.生活用水B.农业用水C.工业用水D.生态用水[解析]读图可知,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加,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减少,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

[答案] B13.关于该市工业用水量减少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节约用水C.该市较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省份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解析]该市工业用水总量下降,与工业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和工业企业外迁有关,而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

[答案] D二、综合题14.(2016·山西右玉一中摸底)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

湖区风大,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

读纳木错湖区图和A地各月降水的日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纳木错湖区的水系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推断纳木错的主要补给方式及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分析。

区域中心为纳木错,中间低,四周高,可知区域水系呈向心状。

而且南岸、西岸入湖河流多,北边少,分布不均。

(2)本题考查湖泊补给方式的判读及湖泊水文特征成因分析。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上,河流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所以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

[答案](1)入湖河流呈向心状,分布不均;河流大多分布在南岸和西岸;北岸河流数量很少。

(2)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入湖水量加大,湖水水位上涨。

15.(2016·山东临沂质检)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

但近年来湖泊、瀑布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

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九寨沟降水柱状图、气温曲线统计图。

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

(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份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份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

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出现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

(3)6~10月份为九寨沟湖泊丰水期,请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过程形成的。

[解析]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九寨沟的湖泊,其主要的补给不论是降水补给,还是冰雪融水补给,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湖泊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1)植物蒸腾、大气降水、地表水蒸发、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水分下渗、地下径流。

(2)1~4月,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过程)和地下径流(⑩过程)量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过程)、下渗(⑨过程)。

至4月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到年内最小值。

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湖泊的地表径流(⑧过程)和地下径流(⑩过程)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

(3)6~10月份为夏季,海洋蒸发(⑥过程)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⑦过程)输送到九寨沟流域,形成大量降水(②过程),通过地表径流(⑧过程)和地下径流(⑩过程)大量补给湖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