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膜后间隙解剖PPT课件

腹膜后间隙解剖PPT课件


巴等。
3.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
5
(三)肾血管与肾段
1.肾动脉与肾段:
肾动脉:平1-2腰椎起于腹主动脉侧面,右较左长,多为1支。
前干:
上段动脉
上前段动脉
下前段动脉
下段动脉
后干:
后段动脉
肾段:每段动脉供给的肾实质区域。段动脉间无吻合,疾病
常局限在一个肾段内,易行肾段切除术。
6
肾动脉的变易:多见,上极动脉,下极动脉,低起点右侧下段
11
三. 输尿管: (25-30cm)
起:肾盂
止:膀胱
分腹部,盆部,壁内部。
输尿管腹部: (13 -14cm)
1.位置: 腰大肌前,行向下内。
2.体表投影:
前:半月线 后:腰椎横突尖连线
3.狭窄处:
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
跨越髂血管处;
是结石阻塞处,可导致肾盂积水。
12
4.毗邻:P-181 右输尿管右侧临近盲肠,阑尾,回肠后位阑尾炎常刺激右
腹膜后间隙解剖
1
一. 概述
位置: 腹后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
范围: 上:膈
下:骶骨岬
两侧:连于腹膜下筋膜
交通: 上:经腰肋三角通后纵隔
下:通盆腔腹膜后间隙
内容:肾,肾上腺,输尿管腹部,大血管(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及其分支属支),神经和淋巴结等。
2
二. 肾
(一)位置与毗邻:
1.位置:贴腹后壁,脊柱两侧
4.血管:
动脉:肾上腺上.中.下动脉,分别发自膈下动脉,腹主动
脉,肾动脉。
静脉: 左肾上腺动脉,2cm,会入左肾动脉。
右肾上腺动脉,1cm,会入下腔静脉。 5.淋巴引流:多注入各群腰淋巴结,上部可注入膈上淋巴14 结。
15
6.肾上腺的功能: 内分泌 皮质部: 由外向内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雄激素 髓质部: 嗜铬细胞:肾上腺素
12肋以下: 肋下血管神经,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4
(二)肾门,肾窦,肾蒂
1.肾门: 出入肾动静脉,肾盂,神经,淋巴管
结构排列:
上—下: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前—后: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变异: (P178图4-85)
动脉压迫静脉,回流量减小
2.肾窦:肾门深入实质形成的腔隙。包含
肾血管,肾小.大盏,肾盂,脂肪, 淋
右肾低于左肾1-2厘 米
体表投影:
肾门: 脊肋(P177图4-84)
变异:
低位肾 交叉异位肾
3
2.毗邻: 上:肾上腺 内下:肾盂,输尿管 内侧:
左肾:腹主动脉 右肾:下腔静脉 内后:腰交感干 前: 左肾:胃后壁,胰,空肠袢及结肠左曲 右肾:肝右叶,结肠右曲,十二指肠降部 后:12肋以上: 隔,胸膜腔(手术防气胸)
输尿管,使尿中出现血细胞,脓细胞。 5.变异: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易梗阻),双输尿管开口变异(女性 开口于尿道外口附近,缺乏括约肌导致尿漏。 6.血供:多源性
上:肾动脉,肾下极动脉 下:腹主动脉,睾丸(卵巢)动脉,第1腰动脉,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特点:在外膜处吻合成网, 有穿支穿肌层,在粘膜层吻合 成
肾上腺上方:融合,连于膈下筋膜。
肾下方:肾前筋膜消失,肾后筋膜连于髂筋膜。
作用:固定肾(发出纤维束连于纤维囊)。
特点:下端开放,肾易向下移位形成肾下垂或游走肾;
肾炎症脓液易向下蔓延。
9
壁 腹 膜
体肾 旁 脂









注:肾旁脂体为肾筋膜外,腹横筋 膜内的脂肪层,续于腹膜外脂肪层10
2.脂肪囊(肾床): 脂肪层,支持保护肾 ,肾囊封闭药液注入处, 可透过x-ray而显示肾 的轮廓。 3.纤维囊: D.C.T.附于肾表面,正 常较易剥离,肾破裂或 部分切除需缝合次层。
动脉 , 下腔静脉周围动脉环。(P179图4-87,88,89)
2.肾静脉:起自下腔静脉
肾内静脉吻合多,窦内汇成2-3支,出肾门成一干,横入 下
腔静脉。
属支: 左:左肾上腺静脉,左睾丸(卵巢)静脉 右:无
50%左肾静脉---腰升静脉---腰静脉---椎内静脉丛---颅内静 脉窦
左肾,睾丸肿瘤颅内转移途径。
3-4个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与腰大肌之间。 腹主动脉的两侧,右腰交感干被下腔静脉覆盖,外侧有生 殖 股神经伴行。
19
分支: 灰交通支:连于5对腰神经 腰内脏神经:包括腹主动脉丛和
肠系膜下丛
腰神经节: 12胸椎体下半到腰骶椎间盘范围 内的交感神经节,一般为5个,数 目由于节的融合或缺如而有变异。
发出背侧支和腹侧支,分布到背部,脊柱,腹壁的皮肤肌肉。 骶正中动脉 1支,起自腹主动脉分叉处,发出腰最下动脉 17
由于腰动 脉,骶正 中动脉走 行紧贴腰 骶椎,故 行腰骶部 结核病灶 清除术时, 应防止破 坏此二血 管。
膈下动脉 腹腔干 肾上腺中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肾动脉
睾丸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腰动脉
丛;动脉多来自内侧,手术时应延外缘游离输尿管。 7.静脉回流: 肾静脉,睾丸(卵巢)静脉,髂静脉等,流入下腔静脉。
13
四. 肾上腺:
1.位置:两肾上端,平11胸椎,位于肾筋膜内。
2.形态:
左:半月形 右:三角形
3.毗邻: 后:膈
左肾上腺: 前:胃后壁,胰尾,脾血管 内:腹主动脉
右肾上腺: 前:肝及肝裸区 内:下腔静脉
(三)淋巴:
浅,深两组,分别引流肾被膜,实质的淋巴,注入各群腰淋
巴结。(腔静脉,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7
肾 的 静 脉
8
(五)肾的被膜
3层,由外而内:
1.肾筋膜: (Gerota筋膜) 坚韧,前后两层,包绕肾及
肾上腺。
肾外缘:融合,续于腹横筋膜。
肾内缘:两肾筋膜前层相连,肾筋膜后层附于椎体,椎间盘。
16
五. 腹主动脉: 主动脉裂孔(12胸椎下缘)——左右髂总动脉(第四腰椎) 14-15cm,分支包括: 1.不成对的脏支: 腹腔干(分为肝总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 2.成对的脏支: 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卵巢)动脉; 3.壁支: 膈下动脉 主动脉裂孔处发出,分布于膈的腰部。 腰动脉 4对,腹主动脉后壁两侧发出,向外横行,在腰大肌内侧
骶正中动脉
18
六. 下腔静脉: (p186图4-96) 左.右髂总静脉汇合(4-5腰椎)---腔静脉裂孔(第8胸椎) 属支:髂总静脉,右睾丸(卵巢)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
脉,肝静脉,膈下静脉,腰静脉,多与动脉伴行。 注:左睾丸静脉注入左肾静脉后流入下腔静脉,流程长,几乎 垂直上升,并受乙状结肠的压迫,故左侧易发生睾丸经脉曲张。 变异:双下腔静脉,左下腔静脉,肝后段缺如等。 七. 腰交感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