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培训课件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培训课件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9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二节
病理:腹膜后出现灰白色纤维性包块,境界清楚,但无 包膜,多在腹主动脉下段及髂动脉周围,增生的纤维组 织可包裹总胆管,肝血管并累及胰、脾、十二指肠腹膜 后部、乙状结肠及其系膜。 临床表现:发病多在 40-60 岁之间,男性多见,临床表 现趋于隐匿,可有非特异性背痛、腹痛、身体不适与体 重下降,实验室可有血沉增快,累及输尿管时可有尿路 梗阻症状。
第五节 腹膜后间隙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
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第二节
ä 一、掌握腹膜后间隙解剖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ä 二、熟悉腹膜后异常影像学表现 ä 三、掌握腹膜后纤维化和原发腹膜后肿瘤病变 ä 四、了解腹膜后淋巴瘤病变 ä 五、熟悉腹膜后转移瘤病变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相融,下方肾筋膜前后两层与髂筋膜及输尿管周
围的结缔组织疏松融合或相连,因此,此间隙下
部与髂窝相通,内侧肾前筋膜融会于肠系膜根部
围绕大血管的致密结缔组织中,肾后筋膜则与腰
大肌和腰方肌筋膜融合。
肾周间隙内器官的病变导致肾筋膜增厚,并侵
犯肾周脂肪囊。
3/11/2021腹膜后间来自影像解剖7肾旁后间隙
第二节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7
异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4)肿块使腹腔内脏器向前方或侧方移位,但其 间的脂肪间隙仍存在;
(5)巨大肿块,其前缘因壁层腹膜(或同时有肾 前筋膜)的被覆作用而多显光整,即使接近或抵 达前腹壁,二者间仍可见窄条状或新月形低密度 影,此可与腹腔内肿瘤鉴别。
3/11/2021
(3) 肾旁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与腹横筋膜之 间,内仅含脂肪组织,内侧止于肾后筋膜与腰 大肌、腰方肌筋膜融合处,外侧与腹侧壁的腹 膜外脂肪层相连,下方在髂嵴水平是开放的。 上方、肾旁后脂肪层向上伸延至隔下腹膜外脂 肪层。此间隙因为不含重叠的器官,因此,病 变很少来源于此处。
肾旁后间隙的病变常常与其他腹膜后间隙 的病变有关。
2
腹膜后间隙范围
第二节
腹膜后间隙位于后腹部,又称后腹膜腔是壁层
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的间隙及其内解剖结构的总称
,上达隔下,下止盆隔。位于其内的器官有胰腺、
部分十二指肠、肾上腺、肾脏、输尿管等。此间隙
内还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分属支、神经干(交
感神经、脊神经)、淋巴结、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
缔组织、脂肪、肌肉、筋膜、胚胎残留组织、原始
的屏障作用而直接侵犯其他间隙。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0
第二节
后腹膜解剖线图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1
第二节
3/11/2021
后腹膜解剖彩图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2
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ä 正常X线表现 ä 正常CT表现
CT平扫时,用较宽的窗技术,在腹膜后脂肪 的承托下,可显示线样的肾前、后筋膜以及两 者向外融合的侧锥筋膜。 ä 正常MRI表现
肾旁前间隙内的任何结构的病变都可
能引起肾前筋膜和侧锥筋膜的增厚,最常
见的病因来源于胰腺、结肠、十二指肠或
阑尾。而肾脏很少是肾旁前间隙病变的原
因。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6
肾周间隙
第二节
(2)肾周间隙:位于肾前筋膜与肾后筋膜之间,内
含肾上腺、肾脏、肾脏血管及周围的脂肪囊。
肾筋膜上方与膈筋膜相融合,外侧与侧锥筋膜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9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4)两侧的肾旁后间隙中线不相通,但通
过腹前壁的腹膜外脂肪层使两侧在前方潜在
相通。
5)另外,盆腔的病变可直接蔓延至腹膜
后三个间隙,直肠、乙状结肠的病变也容易
波及腹腹膜后间隙。
6)任何一个间隙的病变,可因为浓液、
胰腺消化酶的作用或肿瘤的侵蚀、破坏筋膜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20
腹膜后纤维化
CT 表现
第二节
1.分布部位以腹主动脉为中心,肿块与主动脉紧密相连,病变局限在 中线及脊柱旁区,多位于肾水平下方并扩展到髂总动脉水平。病变呈片状、 板状或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影。肿块较少向主动脉后方延伸,主动脉与 脊柱保持正常,不前移。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5
正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6
异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 腹膜后间隙肿块的特点(与腹腔肿瘤鉴别的要 点):
(1)肿块使腹膜后脏器移位,尤其是向前移位 (2)肿块与腹膜后脏器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
,但肿块最大径线仍在脏器之外 (3)主动脉或下腔静脉受累或包埋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8
腹膜后纤维化 第二节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为病因不清楚的腹膜后瘤样纤维 组织增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比较少见。 现认为,组织学上讲本病与其他累及腹膜后的病变如 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炎性腹主动脉瘤与炎性主动脉炎 等属于同一种疾病,视纤维化累及的部位不同而有不 同表现。
3/11/2021
泌尿生殖嵴残留部分,以上组织均可成为肿瘤起源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3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ä 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解剖区: 肾筋膜前后两层,即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以 及二者在升、降结肠后融合形成的侧锥筋膜, 将腹膜后间隙分为三个间隙及前肾旁间隙、肾 周间隙及后肾旁间隙。
急性重症胰腺炎渗液是腹膜后间隙的指示剂。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4
第二节
急性胰腺炎, 肾周筋膜增厚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5
肾旁前间隙
第二节
(1) 肾旁前间隙:位于肾前筋膜与后壁腹
膜之间,外侧止于侧锥筋膜、两侧的间隙
潜在相通,其内含胰腺、十二指肠的降部
、水平部及升部,升、降结肠以及供应肝
、脾、胰腺和十二指肠的血管。
CT是腹膜后间隙首选和主要的检查方法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3
正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双侧肾脏后方线状肾后筋膜影, 划分肾旁后间隙与肾周间隙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14
正常影像表现 第二节
腹膜后脂肪在T1WIT2WI上均为高信号,膈脚和腰大肌为低信号, 腹部大血管因流空效应呈低信号
3/11/2021
腹膜后间隙影像解剖
8
腹膜后间隙
第二节
(4)腹膜后间隙之间的交通:
尽管腹膜后三个间隙解剖上是完整的,
但它们之间存在潜在的交通,一个间隙的
病变可波及另外的间隙:
1)同侧的三个腹膜后间隙在髂嵴平面下
潜在相通。
2)两侧的肾旁前间隙在中线潜在相通。
3)两侧的肾周间隙在中线是否相通,存
在争议,多数人认为潜在相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