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霉菌防霉剂

霉菌防霉剂

正正技术专栏上海正正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主办2004. 10 总第3期最新进展国外饲料防霉剂开发研究新趋势目前,我国饲料工业普遍采用化学防霉法。

联合国FAO/WHO对防霉剂又有严格的要求,促使人们考虑如何开发研制防霉性能好、成本低、毒性小、安全可靠的新型防霉剂。

复合防霉剂由一种或多种有机酸与某种载体组合,既保持甚至增进有机酸原有的抑霉作用,又能消除或减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如防霉剂“Monoprop”,由50%的丙酸和50%载体组成,该载体具有使二聚体丙酸变为单体丙酸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抑菌作用。

又如,防霉剂“Mold一-x”,由丙酸、乙酸、山梨酸和苯甲酸均匀地分布在硅酸钙载体上而制成,其强大的抗菌活性来自各有机酸的协同作用。

特种防霉剂一些发达国家为开发新型天然防霉剂,把目光移向海洋生物类,如日本研制一种以牡砺壳为主体的防霉剂。

又如,在海洋中的马尾藻、裙带菜、海带等海藻中,加人碘酸钾、碘化钾、碘酸钙均匀混合,成为一种特种复合型防霉剂。

又如,从龟、鲟、鲱、鲭、鲻等鱼类中提取鱼精蛋白,该品对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从蟹壳、虾壳等甲壳中提取多糖,即壳聚糖又名脱乙酰甲壳质,也是一种天然防霉剂。

甜菜碱甜菜碱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从甜菜废糖蜜中提取。

当其浓度为4%时,对大肠埃希氏杆菌,枯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橘青霉菌有抗菌、抑菌作用。

总之,以天然防霉剂代替化学合成防霉剂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国外已有报道,栎树、枫树、柏树等的干馏液,经过提炼可得到一种天然植物源型防霉剂。

我国的竹子馏液,又名竹沥.也属此类防霉剂。

目前这些天然防霉剂的抑菌作用较弱,抑菌范围较小,同时伴有异叶杂色,价格也偏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

对果胶的分解产物、溶菌酶作为新一代防霉剂的开发研究也已展开。

中药防霉、防腐、灭菌优点很多,无残留、无污染,使用后可自然吸收,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若加以研究开发,用于饲料防霉,应是经济绿色饲料防霉剂。

——摘自《江西饲料》专家论坛小肽的营养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小肽的营养作用避免氨基酸之间的吸收竞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据报道,当赖氨酸与精氨酸以游离形式存在时.两者相互竞争吸收位点,游离精氨酸有降低肝门静脉赖氨酸的倾向。

当赖氨基以小肽形式存在时.前者对其吸收无影响。

当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高于相应的氨基酸日粮或完整蛋白质日粮,肽日粮组小鼠体蛋白质合成率较相应氨基酸日粮组高26%。

向猪十二指肠灌注寡肽后.血浆胰岛素的浓度高于灌注游离氨基酸组,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参与蛋白质合成中肽链的延伸增加蛋白质的合成。

日粮蛋白质完全以小肽的形式供给鸡,赖氨酸的吸收速度不再受精氨酸影响。

当以小肽形式作为氮源时,整体蛋白质沉积效率高于相应的氨基酸日粮或完整蛋白质日粮。

小肽日粮组小鼠体蛋白合成率较相应氨基酸日粮组高26%。

另外,由于小肽吸收迅速,吸收峰高,能快速提高动静脉的氨基酸值,从而提高整体蛋白质的合成。

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利用许多研究都证明,酪蛋白水解产物中有一类含有可与Ca 、Fe 结合的磷酸化丝氨酸残基.能够提高它们的溶解性。

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小肽制品后,血浆中的铁离子、锌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蛋壳强度提高。

对1—21日龄的乳猪饲料中分别添加小肽、右旋苷铁结果发现肽铁组血清蛋白的含量高于右旋苷铁。

说明小肽能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促进瘤胃微牛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大部分迅速分解成肽以后才被微生物利用。

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所需的氮大约有三分之二来源于肽和氨基酸,肽是瘤胃微片物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底物。

以可溶性糖作为能源时,小肤促进可溶性糖分解菌的生长速度比氨基酸的促进作用高70%。

奶牛瘤胃液内肽不足是限制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因而肽能否对微生物生长有进作用主要取决于碳水化合物的发酵速度。

对发酵速度快的可溶性糖,肽能够促进微生物生长,发酵速度慢的纤维素类物质,巨肽不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小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动物生产中优化蛋白质营养不再仅仅是对饲粮进行大致的氨基酸平衡,以肽的形式来提供蛋白质比提供合成氨基酸更好,蛋白质营养的未来是肽营养。

因此动物要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在动物饲粮中添加肽制品保持饲粮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完整小肽,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发挥其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在猪禽生产中的作用用猪组织水解制品取代仔猪饲粮中的乳清粉,添加率为6%,结果处理组在两周内具有较高的采食量和日增重以及较优的饲料利用率。

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小肽后,其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蛋壳强度也有提高趋势。

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黑白花奶牛吸收的谷胱甘肽在乳腺GTPase(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为Gly(甘氨酸)Gly可作为乳蛋白合成的原料,促进乳蛋白合成。

有研究表明,使用1-100mg/L的小肽一氨基酸混合物,可增加牛瘤胃有益菌合成菌体蛋白的数量,而10mg/L的小肽浓度是最理想的。

肽可以刺激瘤胃细菌的生长,试验研究饲料中的肽浓度影响绵羊瘤胃内的发酵速率,发现只添加氨基酸时不能刺激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生长.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应用用小肽代替部分海鲈苗日粮中的蛋白质后鱼苗的生长速度提高,提高增重率0.18-0.12个百分点。

在一定量的低蛋白饲料中补充适量的含小肽物质,可以发挥高蛋白日粮的生产水平。

在虾苗的饵料中添加0.5%小肽,能促进采食,增加进采食,增加生长速度及苗体的长度。

在6-10克的日本鳗鲡饲料中分别添加100mg/kg和200mg/kg的有5个氨基酸的肽EGPP-5,养殖60天后,试验组的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3%和37.5%。

而在6-10克的日本鳗鲡饲料中分别添加100mg/kg和200mg/kg的有29个氨基酸的肽GAPP-29,养殖60天后.试验组的体重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2%和33.7%。

小肽Ala-Gly-Gly,Ala-Val,Gly-Gly-Gly对虾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在鳗鲡饲料中分别添加了2%和4%的小肽制品,则添加了2%的小肽制品的试验组较对照组的生长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分提高了38.62%,13.53%和8.05%。

——摘自《饲料界》技术知识讲座仔猪早期断奶应激中的营养调控从营养方面减少早期断奶仔猪的应激结合本场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蛋白质原料大量使用植物性蛋白来满足早期断奶仔猪蛋白质需要是断奶仔猪应激并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绝大部分仔猪料中的豆粕用量均超过20%,而大豆蛋白质中的抗原成分可引起仔猪肠道损伤。

所以为断奶仔猪配制易消化利用的饲料显得尤其重要。

建议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豆粕含量不超过18%为宜,不足蛋白部分用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乳清粉、优质鱼粉、代乳粉等动物性蛋白原料来满足早期断奶仔猪蛋白质的需要,建议添加量分别为:4%-8%,5%-10%、5%-8%,5%-10%。

以上原料可结合本场实际,并对比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而进行不同品种和不同量的选择。

确定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与氨基酸的相对平衡(猪理想蛋白质的应用)目前绝大部分养猪场(户)认为断奶仔猪料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为迎合养殖户心理,致使饲料厂在仔猪料标签上注明粗蛋白含量在20%-22%以上,根据饲料价格(3.0-3.4元/千克)推定该饲料中的高蛋白(如果与标签相符)主要来源于植物性蛋白,断奶仔猪对其消化利用率很低,因此,仔猪腹泻较为常见,而低蛋白日粮者腹泻率明显偏低。

因此,结合我省现有实际,建议应用两种蛋白质水平:一是以动物性蛋白(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乳清粉、优质鱼粉等)为主的高蛋白日粮,粗蛋白可配到20%以上(目前我省有少部分种猪场使用,饲料价格约在5-6元/千克);二是配制氮基酸相对平衡的低蛋白日粮,粗蛋白可降到17%左右,但必须充分保证几种限制性氮基酸,如赖氨酸、蛋氮酸、苏氨酸、色氮酸的供给,同时做好大料配方的调整,使断奶仔猪日粮氨基酸相对平衡。

建议添加量:赖氨酸0.20%-0.25%、蛋氨酸0.04%-0.06%、苏氨酸0.05%-0.07%、色氨酸0.010%-0.015%.日粮中添加脂肪大量的试验表明,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以改善适口性、提高仔猪的增重及饲料利用率。

另一方面,从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来讲,添加油脂是很好的选择。

有试验表明,猪的自由采食量随日粮消化能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饲喂高能量日粮(一般在含消化能14.8MJ/kg左右)可以起到限饲的作用,从而减少因断奶仔猪贪食而引起腹泻的机率。

但日粮加脂肪的效果与所加油脂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刚断奶的仔猪对不饱和脂肪利用率高于饱和脂肪。

仔猪对植物性油脂如椰子油、玉米油、大豆油的利用率比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要好。

最好使用植物混合油,一般添加比例为2%.添加剂的适当应用添加酸制剂在断奶仔猪日粮中适当添加有机酸制剂可以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有机酸可降低胃内pH值,有利于胃蛋白酶活性增强及抑制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大肠杆菌的生长与繁殖,因此可提高仔猪对日粮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仔猪的腹泻。

一般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2%的柠檬酸为宜,可以显著提高蛋白质消化率,降低腹泻病的发生率。

益生菌的应用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在养殖业生产中,它在绿色饲料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乳酸菌、醉母菌等益生菌及寡聚糖等化学益生素,可以明显改善肠道微生物生存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及活性,从而防止断奶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酶制剂的应用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外源性复合酶(进口和国产均可,若用于高温制粒应选热稳定性好的酶制剂),可以减轻或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的影响,弥补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消除消化不良,减少腹泻的发生。

根据多次的试验证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5%的复合酶可使仔猪日增重提高10%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1.5%左右,腹泻发病率下降20%以上。

添加免疫增强剂目前市场上已生产出专用于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饲料和饮水,增强其免疫力和抗病力。

另外,据试验,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免疫球蛋白、谷氨酞胺等也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锌在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维持上皮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大量报告高锌可调节食欲,抑制消化道某些有害细菌的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减少大肠微生物的发酵等。

据试验,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2000毫克/千克的氧化锌(当然要考虑微量元素间的平衡)可使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降低16%,并可提高饲料转化率1.2%。

按要求添加适量药物。

一是使用中草药添加剂。

目前,市场上有用于仔猪抗应激、消食健胃、提高免疫力及促生长的复合中草药添加剂,一般添加量为0.5%-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