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之作文开头导学案学习目标:1.从中考佳作中学习开头技巧2.会运用一定方法写好作文开头教学过程引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对于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
托尔斯泰是很重视作品的开头的,《战争与和平》的开头,他先后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感到满意。
《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他曾经用了十种不同的写法,最后才确定下来。
古人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那意思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漂亮、优美。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同学们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题目拿到手,却总是动笔艰难,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后,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好的开头,文章写起来就顺畅的多了。
开头技巧一:巧用修辞,展示文采修辞开头——拟人、排比、对比、比喻、设问、反问、反复等。
好处:生动形象,易把读者带入文章境界中,有助于突出中心思想。
例文1:《诠释回报》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 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例文2:《把爱心带给他人》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早后的一场甘霖,滋润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例文3:《和善待人》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以善。
例文5:《童年》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
技巧点拨: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巧妙而乂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在考场作文中,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拟物、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则采用设问方式,先设下疑问,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练习:以“幸福”“母爱” “父爱”“语文”题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例文:《我关注生活环境》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河流恶臭难闻,一股股浓烟隐天蔽日时, 你的感想如何?面对这种情景,我会义愤填膺,大声呐喊:“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种普通但又实用的开头方法。
这篇作文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为展开下文奠定基础。
例文:《家》痛苦的时候,你会叵I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
家真好!技巧点拨: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
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好处: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技巧三:描写环境,烘托背景例文1:《考试》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例文2:《曾经拥有》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
我们默默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
当许许多多都已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虽然只是曾经拥有。
”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
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上面两段开头,第一段先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
笫二段通过“晚风,,,,夕阳眼秋箱”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
两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练习:以《中秋节》《黑色的星期天》为题目技巧四:设计悬念,吸引读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床上,四周黑漆漆的,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见我微弱的呼吸声例文1:《感受生活之美》技巧点拨:这篇作文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
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读者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效果好。
技巧五:广泛引用,突出主题引用法是一种很常见的文章开头法。
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名人名言、歌词、诗句,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例文 1 :《微笑》“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象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例文2:《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婉转的歌声又萦绕在耳旁,再一次唤起了我对小草的无限崇敬之情。
例文3: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人的周围,环绕着鲜花和掌声;失败人的前后,浸透着汗水与奋斗。
成功的歌是用鲜花和掌声为音符谱成的乐曲,失败的歌是用牺牲和奋斗为号子写成的催人奋进的战歌。
技巧六:巧用题记揭示主题如何写好题记作文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
作文中巧妙地设置题记,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提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文章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作品锦上添花。
一、题记既可以是交待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环境。
如《感悟高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此题记通过优美的描述,为全文创设了浓浓的氛围。
二、题记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
题记应是体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它应让读者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搏动。
如《抹去心中的界限》的题记:“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
”题记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题记应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如《感谢父亲》的题记“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年暮时■父亲是一部史书。
”题记中把对父亲的敬爱抒写得情味悠长,赞美了人世间这份平凡而又高尚四、题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题记既可引用如歌词、格言警句等,也可自行雕琢。
题记贵在简洁,绝不能太长,也不能晦涩难懂。
如《“回声”的启示》中:“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就恰当地应用了孟子的话,既揭示了主,又展示了才情。
如何拟写题记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点题式以题记来点示文旨,让人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
如2003年的天津中考作文,有位考生以《无言之书》为题,正文前的题记是:“书如父,父如书,幼稚的我一直想用稚嫩的手为父爱这本沉甸甸的书作出更加精辟的诠释,直至读到最后,看见书的最后一页上赫然写着'父爱无言'几个醒目的大字……”这段题记紧扣文题,通过题记可以明确领会标题含义:父爱如书,父爱无言。
题记点题,又画龙点睛地点出文章内容,独具匠心。
二、引用式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或诗文作为题记,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一学生在作文《我的美丽乡愁》中引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作为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此作题记,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未阅读正文之前就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张力。
三、注释式借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对其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2003年的四川省作文,有位考生以《真水无香》为题写了一段题记:“与人交往,应有真诚,而真诚的意义, 便是平淡,便是无香……”题目韵味十足,但不易理解,而有了这段题记阐释文题,我们就可轻易理解其中的哲理意味。
四、悬念式以题记创设一个富含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
湖北一考生2002年写的《无悔的选择》,其题记为: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她面对一连串的打击能挺住吗?假如她当初换一种选择,她的命运又将如何?作者在题记中设置三个悬念,启发读者思考,让读者生发迫不及五、交代式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角色。
一学生在作文《母亲河》中写的题记为:“谨以此文献给我深爱的母亲,献给天下所有普存爱心的母亲。
”题记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真诚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令读者动容。
一般题记的格式是在题目下面写上一句话,后面破折号,写上题记两个字。
一般作为题记的文字是比较优美的,或者是比较有哲理的,但是一般比较精炼,不宜很长。
也就是:开头空两格开始写题记的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一一题记”。
回顾:作文开头的技巧:巧用修辞,展示文采2、开门见山,亮明观点3、描写环境,烘托背景4、设计悬念,吸引读者5、广泛引用,突出主题6.巧用题记揭示主题练习以《为自己鼓掌》为题目,写一个的开头。
结束语:我真诚地告诉大家:文章不是机器,不能简单地把各个零部件组合,升篇作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你采用何种形式,它都要为中心服务。
勇敢地拿起你手中的笔吧,记录下你生活的点滴,你会发现:原来作文可以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