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齐白石教案【篇一:初中美术齐白石教案】1、通过欣赏齐白石的绘画、书法、篆刻、诗歌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2、通过对齐白石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3、通过介绍齐白石在艺术追求过程中的几个小故事,了解白石的生平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的同进,激励学生做事要勤奋刻苦和持之以恒。
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难点:对作品表达自己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齐白石的作品及进行相关的简介师:在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有这样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欣赏齐白石的作品及进行相关的简介)师:他186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开始学木匠。
(欣赏幻灯片1)师:由于他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
因此,他的这类作品让人感到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欣赏幻灯片(2-5))师:除了画花鸟外,他还画有大量的山水作品。
(欣赏张幻灯片(6-8))师:他不仅擅长于作画,还精通于篆刻。
他的篆刻作品布局奇特,雄奇奔放。
(欣赏幻灯片9)师:在书法上他也颇有造诣,他的书法作品气象雄浑、自然纯朴中意趣奇出。
(欣赏幻灯片(10、11))师:他还擅长于写诗,他的诗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欣赏幻灯片(12))师:今天,我将带大家走进这位诗、书、画、印无所不精的全能型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出示第13张幻灯片)出示课题: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二、欣赏齐白石的作品1、介绍画中的虾。
师:首先,带大家走进的是白石老最擅长画的虾。
师:接下来,请大家带着屏幕上的这两个问题走进白石老人的这幅画。
问题:1、白石老人是如何通过用墨来表现出虾壳人的坚硬感和虾身透明感的,你觉得这样表现带给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师:确实啊,白石老人正是巧妙运用墨的浓淡来表现的,这样就让人很容易感受到虾壳的坚硬感和虾身的透明感。
)2、对于画中虾的游动姿态,有什么想说的?(师:你觉得这幅画中每一只虾游动的姿态都不一样,也就是说白石老人的虾画得真是形态多变、活灵活现啊。
师:那你知道白石老人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吗?接下来,我将大家走进一个白石老人画虾的小故事,请大家来读一读。
小故事:白石老人从小就熟悉河塘里的虾,在他63岁时,他画的虾已经十分形象了,但他认为还不够生动,没有在水中游动的感觉,虾的透明感、虾壳的坚硬感还看不出来。
于是,他就在家中养虾,为了观察虾的游动的姿态,老人还不时用笔拨一下水面,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写生,在他70岁前后,形成了自己画虾的风格。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师:读完这个小故事,你会如何评价白石老人在艺术追求的过程中态度?2、介绍画中的书法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白石老人那画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虾,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作品中的书法部分。
师:看完后,你觉得白石老人的这部分书法写得怎么样?生1:我觉得他写得很有力道(师:你觉得他写得很有力道,有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你们觉得呢?)生2:我觉得他写得很朴实,但在朴实中又有点活沷。
(师:你觉得他写得很朴实,但在朴实中透着活泼,你们感受到了吗?)生3:我感觉他的书法写得很大气。
(师:你感觉他的书法写得大气,有一种气势豪迈的感觉,你们觉得呢?)师:接下来,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再次走入这部分书法。
3、介绍画中的篆刻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白石老人那气势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的书法,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作品中的篆刻部分。
师:看到这幅篆刻你有什么想说的?生1:我觉得这幅(篆刻)的空白部份很多。
(师:是呀,在白石老人看来,篆刻中留有大量的空白,会让人产生强烈的虚与实的对比,极易调动起欣赏者的兴趣。
)生2:为什么白字会多了一竖?(师:你想问为什么白字会多了一竖,是呀,为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没有这一竖的篆刻吧。
对比一下,你什么感觉?少一竖让人感觉整个篆刻有点重心不稳,也就是说多了这一竖让整个篆刻多了一份稳重感。
)师:我们再来看“石”的这一横呈斜势,一撇呈弧形,这样就破了直线的僵直感,使整个篆刻的布局在稳重中多了一份活泼。
还有“白”字的那一撇在整个篆刻中可有着一种穿插之妙,他不仅起了隔开两个字的方口的作用,也为左下角的空白之处留有灵动之感受。
师: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再次欣赏这幅篆刻。
4、介绍齐白石的诗。
师:刚才,我们欣赏白石老人那布局奇特、雄奇奔放的篆刻,最后,带给大家的是白石老人所作的一首诗。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写得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师:你觉得他的写得很质朴,感情也很真挚,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
师:你们有这样的感觉吗?)师:接下来,请大家试着来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谁来?指名学生描绘师:刚才,大家都对这首诗,描绘了自己心中画面。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白石老人为这首诗所作的一幅画,请大家通过这幅画再来回味这首诗。
三、交流活动师:在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中,白石老人的哪些方面最吸引你?【篇二:初中美术齐白石教案】第一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目的: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知道齐白石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花鸟画有哪些明显的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齐白石的诗歌、书法、篆刻、绘画作品,知道齐白石是一位全能型的艺术家。
4、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准备:1、课件2、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上个世纪,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 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是谁? 1、你想了解齐白石老人哪方面的情况?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板书课题) 你对齐白石老人有哪些了解?请介绍一下。
二、欣赏作品:1、幼年时的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鱼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花鸟鱼虫的图片问题:认一认,这些花鸟鱼虫叫什么?画家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说一说你看后的感受。
2、欣赏齐白石的《群虾》作品。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容一下眼前看到的这群虾。
3、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
分析齐白石的这件作品为什么起这个名字,看到这幅作品听到娃声了吗? 4、小组合作探究,欣赏《竹楼河塘》的意境美。
5、欣赏齐白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三、评述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四、拓展过程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
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篇三:初中美术齐白石教案】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三、引导欣赏: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
他自己很不满意。
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
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
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
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
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
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
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
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
(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
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篆刻:鲁班门下书法:发扬民族文化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
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5.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课后反思:。